◎若怯若愚
畢淑敏的一篇著名散文《孩子,我為什么打你》寫出了母親對孩子含淚的愛。在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轉變孩子陋習的情況下,打罵便是引導孩子深刻記憶并向良性轉變的唯一方式。在打罵孩子的時候,沒有哪個母親的心不是淌著淚水的。
我記得小時候,不管我們兄弟姐妹犯了再大的錯,母親是絕不允許誰在吃飯的時候打或責罵我們的。她總是對忍不住揚起巴掌的父親說: 吃飯時別打罵孩子,會落下病根的。
母親說得不錯。早在古代,人們就總結出很多育兒經(jīng),其中“育兒七不責”就是關于打罵孩子與時機的關系,其言“對眾不責,疾病不責,飲食不責,暮夜不責,悔愧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這便是古人育兒七不責的主要內(nèi)容,意思是責罵孩子要分時候和場合。
在眾人面前不要責罵孩子,因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傷了自尊心,或許會對孩子的精神和心理上產(chǎn)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責罵孩子。病痛下的孩子,身體本就虛弱,抵抗力低下,此時責罵會如雪上加霜,使孩子情緒更加低落,抵抗力進一步下降,加重原有病情。
吃飯時要避免責罵孩子,帶著被責罵的情緒吃飯,會影響消化腺分泌,造成孩子的消化功能下降。時常這樣,就會使孩子脾胃功能失調(diào),影響健康成長。
夜間即將睡覺前不要責罵孩子。睡前的平靜對優(yōu)質(zhì)睡眠非常重要。夜晚睡覺前責罵,會使孩子入睡困難,睡眠質(zhì)量下降,甚至噩夢相伴。
在孩子認識到自身錯誤,并為之悔愧不已的時候,不要責罵。這時候的責罵,會使孩子悔愧過度或物極必反,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
在孩子特別開心快樂時,一定不要責罵他。人在高興時,經(jīng)脈一般處于極為通暢的狀態(tài),此時突然責罵孩子,經(jīng)脈會立刻瘀堵,這對孩子身體的傷害是極大的。
孩子哭泣的時候,不要責罵??奁欠N宣泄方式,不良情緒會通過哭泣的眼淚慢慢抒發(fā)掉。這時責罵,會使抒發(fā)的過程受阻,不良情緒留在身體里,對孩子是很大的傷害。
畢淑敏最后感嘆說:“打與不打都是愛?!逼鋵崳P鍵是看責罵是否適時。適時的責罵可以使孩子警醒并幫助改正錯誤,不適時的責罵則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