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謝云霓 圖:本刊資料
Brendan Lee Satish Tang作為一名加拿大籍華裔藝術家,以多元的文化視角融合生活中的當代流行文化(如塑料玩具和日本漫畫)和藝術史(如中國明朝的船只和18世紀法國的洛可可藝術),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頗具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并以此深入探討作品背后的社會和文化含義,是如何反映和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思維方式。Brendan發(fā)現(xiàn)黏土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模仿”能力,可以完美復刻出他的創(chuàng)意。在其《機器人》假肢作品中,他就利用黏土精細地模仿出金屬質感,令人驚嘆于其逼真的程度。Brendan最為人所知的藝術作品是他的“Manga Ormolu”雕塑系列,靈感源自日本漫畫,卻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實現(xiàn)一種獨特的融合:將中國元、明、清時期傳統(tǒng)的青花瓷工藝與未來派的機器人科技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他還借鑒18世紀法國從中國進口陶瓷,并在其上添加“洛可可式”細絲的裝飾方法。Brendan作品中的未來主義裝飾可能會給人留下過度、甚至略顯荒謬的印象。然而,這些元素正是他借以展現(xiàn)人類對于將創(chuàng)新思維具象化為具體物件的強烈渴望的工具。事實上,追求超越是人類文化史的一個共同特征,這一特性在Brendan使用的樸素且任意可塑的黏土材料中得到完美體現(xiàn)。
“Manga Ormolu”雕塑系列作品
正如Sabine Marcelis所有作品一樣,工作室給人帶來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美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