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躍 李勝利 王偌飛 張亞敏 商海紅 李 波 李 洋
(1 河南歐蘭德種業(yè)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8;2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河南鄭州 450002;3 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鄭州 451162;4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01)
河南省臨潁縣采用小麥套種朝天椒模式,兩種作物播種、采收均采用機械化,可節(jié)省人工成本500 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產(chǎn)量350 kg 左右,僅朝天椒收益就能達到6 000 元以上。
河南是全國朝天椒生產(chǎn)大省,常年栽培面積達18.7 萬hm2(280 萬畝)左右,年產(chǎn)銷量約60 萬t。商丘、漯河、安陽地區(qū)是河南朝天椒的主要產(chǎn)區(qū),其中臨潁縣是漯河市最主要的辣椒生產(chǎn)基地之一,有著“辣椒第一縣”的稱號,多采用小麥套種朝天椒的栽培模式。目前臨潁縣朝天椒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干椒的采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果實轉(zhuǎn)紅后人工分批采摘鮮椒,機械烘干后上市;另一種是果實全部轉(zhuǎn)紅且部分失水后人工一次性采收自然晾曬或者機械烘干。在整個生產(chǎn)過程中,朝天椒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摘上市等環(huán)節(jié)基本依靠人工進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勞動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生產(chǎn)效益,同時也制約了朝天椒規(guī)?;?、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近年來,為了破解朝天椒生產(chǎn)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的問題,臨潁縣等地開展了小麥套種朝天椒機播機收栽培技術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采用小麥套種朝天椒機播機收模式,每667 m2可生產(chǎn)朝天椒(干椒)350 kg 左右,僅辣椒的每667 m2收益就能達到6 000 元以上,同時每667 m2節(jié)省人工成本500 元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益,現(xiàn)對此技術要點進行總結,以供生產(chǎn)參考。
1.1 品種選擇 建議選擇早熟、抗性好、辣度高、易失水、成熟期一致的簇生型朝天椒品種,如神英1845、好農(nóng)515、天紅16、粟椒9 號等。
1.2 套種模式 該模式小麥的播種時間為每年10月13—22日,收獲時間為翌年5月20日左右,而此時辣椒植株高度僅有15~20 cm,且小麥收割機的輪胎寬度剛好位于麥茬位置,因此在小麥收割時不會對辣椒造成影響。生產(chǎn)上采用的小麥套種辣椒模式包括“二二式”和“三三式”兩種種植布局?!岸健奔捶N2 行小麥預留2 行空擋,2 行小麥種植帶寬0.3 m,預留的朝天椒種植帶寬0.4 m;“三三式”即種3 行小麥預留3 行空擋,3 行小麥種植帶寬0.4 m,預留的朝天椒種植帶寬0.8 m。
1.3 地塊選擇 朝天椒喜濕但不耐澇,因此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高、土壤疏松且不易積水,同時地勢平整、適宜大型機械作業(yè)的地塊進行種植。
1.4 整地施肥 為提高朝天椒品質(zhì),建議基肥多施有機肥,適量施用化肥。一般采用機械撒施有機肥,優(yōu)勢是施肥均勻、效率高,每667 m2施腐熟雞糞1~2 m3。將復合肥和殺蟲劑均勻混合后倒入施肥旋耕機的施肥桶內(nèi),施肥深度0.1 m,這樣有利于殺蟲劑和基肥與土壤均勻混合,殺蟲效果好。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N-P-K 為15-15-15)50 kg、過磷酸鈣20~25 kg(目的是預防臍腐?。瑫r每667 m2施5%辛硫磷顆粒劑1.5 kg、3%噻蟲嗪顆粒劑2 kg,用于防治地下害蟲、蚜蟲、白粉虱等危害。
1.5 種子處理 辣椒種子較小,為了便于機械化播種和提高出苗率,采用種子精選、種子引發(fā)、種子丸粒化處理等方式,同時可以確保播種后出苗整齊。
1.6 朝天椒直播時間及關鍵技術 朝天椒一般于3月10日之后開始直播,而此時小麥剛剛返青,高度僅有20 cm 左右,且辣椒種植帶寬度是根據(jù)辣椒播種機輪距所設計,因此采用機器播種不會對小麥造成影響。采用洛陽一拖集團的東方紅CR502 辣椒播種機(電驅(qū)離心氣吸式播種),每穴播種兩粒,播種深度2 cm,行距30 cm,株距19.7 cm,每667 m2種植7 000~8 000 株。該機器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可以在播種時同步鋪設地膜和滴灌帶,采用先鋪膜后播種的方式,省去了出苗后人工進行打孔掏苗的環(huán)節(jié)。采用厚0.012 mm、寬0.8 m 的銀黑色地膜。最好采用一次性貼片滴灌帶,成本較低,孔徑16 mm,孔間距20 cm。3月25日前后,當?shù)販厣吆蠊嗨哐砍雒?,為滿足朝天椒生育期生長需求及適應小麥茬口,應在3月25日前完成朝天椒直播工作,以保證朝天椒于4月初陸續(xù)出苗。
2.1 苗期管理 朝天椒出苗后,及時查看田間出苗情況,將隱藏在地膜下的幼苗掏出;每穴留1~2株健壯苗,同時間掉的苗可以用來對未出苗的播種穴進行補苗,確保出苗率。由于簇生型朝天椒是自然封頂,分枝數(shù)越多意味著產(chǎn)量越高,因此應注意整枝打杈工作,即辣椒長到12~15 片真葉時,及時掐除植株主頭,去除頂端優(yōu)勢,使植株分化出更多的側(cè)枝。辣椒苗期溫度適宜,且有地膜覆蓋,土壤墑情一般較適宜,在保證地表土壤見干見濕的情況下,盡量不澆水或澆小水,促進根系向下生長。苗期最好施1 次提苗肥,每667 m2隨水沖施平衡型水溶肥(N-P-K 為20-20-20)10 kg、礦源黃腐酸鉀2 kg,以促進植株生長。朝天椒苗期因溫度較為適宜,一般很少發(fā)生病害,以百菌清、霜霉威鹽酸鹽等廣譜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預防為主;易發(fā)生煙青蟲和白粉虱危害,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0 倍液,或20%呋蟲胺可溶粒劑1 500 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連噴2 次,每次間隔5~7 d(天)。同時苗期要根據(jù)朝天椒植株生長勢做好控旺工作,以防營養(yǎng)生長過旺。
2.2 開花期管理 在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盡量少澆水,每667 m2可隨水沖施磷酸二氫鉀3~5 kg、中微量元素1 kg,促進植株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殖轉(zhuǎn)變,促進花芽分化。
2.3 坐果期管理 為了防止朝天椒植株落花落果,坐果期盡量不澆水或澆小水,同時每667 m2葉面噴施液體硼40 mL、磷酸二氫鉀100 g 以及少量的鈣、鎂、鋅等中微量元素。辣椒坐果前期應注意防治薊馬、白粉虱。河南省7—8月雨水偏多且溫度偏高,此時期應注意辣椒疫病、葉斑病、炭疽病的暴發(fā),尤其是雨后突然放晴的天氣情況下,要及時進行預防。由于辣椒根系淺、怕澇,此時期應加強雨后的排水工作,防止因田間積水過久導致的大面積漚根、死棵,若淹水時間超過48 h(小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可用惡霉靈、惡霜·錳鋅(殺毒礬)、礦源黃腐酸鉀、魚蛋白等進行灌根處理,促進新根的發(fā)生,同時由于根系受損,吸收養(yǎng)分能力下降,可以葉面噴施0.136%蕓苔·吲乙·赤霉酸(碧護)、硫酸二氫鉀、氨基酸水溶肥以及殺菌劑等預防病害、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
2.4 成熟期管理 朝天椒進入果實膨大期后,對鉀肥的需求量增加,此時應采取大水大肥的方式進行管理,每667 m2施高鉀型水溶肥(N-P-K 為14-6-40)10 kg,每10 d(天)沖施1 次,連續(xù)沖施2~3 次,促進果實膨大;同時注意防治煙青蟲。隨著果實膨大、質(zhì)量增加,必要時可進行適當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2.5 轉(zhuǎn)色期管理 朝天椒進入轉(zhuǎn)色期后的主要問題是“花皮”,尤其在高溫、太陽光線較強的天氣下最易發(fā)生,會直接影響朝天椒后期的產(chǎn)量和效益,主要由炭疽病、日灼病以及煙青蟲危害引起。防治炭疽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 000 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葉面噴霧,間隔5~7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日灼病又稱臍腐病,是一種因缺鈣導致的生理性病害,高溫、干旱的天氣易發(fā)生,可葉片噴施氯化鈣或硝酸鈣進行預防,同時配合田間澆大水,提高田間濕度等措施,減少病害發(fā)生。煙青蟲易產(chǎn)生抗藥性,且藏在果實內(nèi)部不容易滅殺,可輪流使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 倍液,或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750 倍液,或15%茚蟲威乳油2 500 倍液等殺蟲劑進行防治。
3.1 脫葉 為了便于機械化采收,減少采收后的雜葉,在果實全部轉(zhuǎn)紅后停止?jié)菜3痔镩g處于干旱狀態(tài)20 d(天)以上,然后葉面均勻噴灑辣椒專用脫葉劑,每667 m2用量150~200 g,脫葉可以使朝天椒果實全部暴露于陽光之下,便于自然曬干。如果脫葉不完全,可再次噴灑。
3.2 機收 臨潁縣朝天椒機械采收時間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為了減少采收后辣椒的晾曬時間,盡可能降低植株上朝天椒果實的水分,當果實脫水率達到60%以上時即可進行機械采收。采用洛陽一拖集團生產(chǎn)的東方紅4JZ-3100 辣椒收獲機進行不對行采摘,該收獲機具有高效復采、自動清選、自動糧倉等功能,可以直接預處理清雜,減少莖稈、干葉等雜質(zhì)。
3.3 去雜 采收后的朝天椒中會混入一定比例的莖稈和干枝枯葉,可采用辣椒去雜機械將朝天椒和雜質(zhì)進行分離。
3.4 二次脫水 由于機械去雜后的朝天椒還未達到干椒的含水量標準,因此選擇晴天將辣椒鋪設到曬場上進行晾曬、風干,晾曬厚度不超過15 cm,期間要多次進行翻動,防止霉變;或者利用大型烘干設備進行烘干處理,待辣椒含水量達到標準后進行貯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