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配對》原是一款記憶卡電子游戲。玩家需要將動物寶寶和成年動物一一配對,比如鴨子、貓頭鷹、刺猬、豬等,共有44對組合。攝影師杰拉德·格辛斯的作品靈感便源于此,他拍攝動物幼崽和成年動物,以此記錄跨越時間的生命歷程。
格辛斯在英國蘭開夏郡長大,現(xiàn)居倫敦。他曾為攝影師特瑞·奧尼爾工作十年,后自立門戶并成為了英國頂級動物肖像攝影師。在先前的攝影項目中,人類也是他的拍攝對象。比如2018年的“你看起來像你的萌犬嗎”,組圖中一只阿富汗獵犬與其長發(fā)飛舞的主人神形相似。不過,格辛斯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傾向于只拍動物:“動物聽不懂你說的話,但能夠理解你的肢體語言以及你與它們相處的方式。和人打交道時,情況要復雜得多?!?/p>
此次作品中這些毛茸茸、亂蓬蓬、大眼睛的幼崽顯然非常討人喜愛?!坝幸环N普世的可愛,”格辛斯說,“但不是我想展示的可愛。比如小賽鴿,它經(jīng)歷了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蛻變,從不太招人喜歡的黃毛小家伙變成了羽色斑斕的美麗鳥兒,飛行速度可達160公里/小時?!?/p>
拍攝前,格辛斯會近距離觀察小動物一段時間,以便捕捉它們最具魅力的時刻?!八鼈儽仨毷怯揍蹋荒芴?,否則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彼f,“最佳拍攝時間是幼崽出生后幾天內,它們站起來并睜開眼睛,展現(xiàn)生命的最初模樣。這真的很令人著迷?!?/p>
格辛斯抓拍了小動物們最可愛的瞬間:一只倔強站立的乳白色小羊羔,瘦弱的腿顫顫巍巍地用力著地;一只五官“比例失調”的小毛驢,它的大耳朵與長著絨毛的小巧口鼻毫不相稱;一只渾身長著淡黃色絨毛的小鴨子,正嘎嘎叫的時候被逮住了。
實際上,格辛斯所言“普世可愛”的特質已經(jīng)被認真研究過了。20世紀40年代,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聞名于世,因為他發(fā)現(xiàn)鵝寶寶會親近并跟隨它們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生物——無論是鵝媽媽還是勞倫茲本人。他還提出了“嬰兒圖式”的概念:不同物種的幼崽具有能觸發(fā)人類積極情感的共同特征,包括大大的腦袋和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胖乎乎的身子,以及讓人忍不住想捏一下的圓圓臉蛋。
這是一種惹人憐愛的美感。對于剛出生需要被照看、依賴父母的物種而言,能否引起關注可能事關生存。勞倫茲認為,這種吸引力是跨物種的——無論是被嬰兒的萌態(tài)打動,還是被小狗小貓的可愛吸引,其背后的心理機制是相同的。最近一項研究支持了這一觀點,進一步說明為何幼小、眼睛水汪汪的動物如此引人注目,指出可能正是這種吸引力驅使我們去照顧其他物種的幼崽。
不過,格辛斯拍攝的動物并非都是走可愛路線的:在一組配對照片中,一只斜眼成年變色龍趴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尾巴緊緊盤卷起來,背上立著一排細齒狀鱗片;雖然它的幼崽更為小巧玲瓏,卻也有著怪異的外形。即使是毛茸茸的白色貓頭鷹幼崽,也擺出了一副威脅的架勢,張開嘴尖叫著,仿佛在抱怨什么。它緊閉雙眼,撐開大爪子,這是格辛斯最喜歡的照片之一。
出乎意料的是,驢子引發(fā)的爭議最多。“在人們的印象中,它們通常是溫順可愛的,但事實上,它們野性十足?!痹谂臄z珍妮和它的驢寶寶時,格辛斯發(fā)現(xiàn)一只公驢在附近觀看,便示意讓它進來,這可是大錯特錯,“它沖了進來,發(fā)出可怕的聲音并撲向母驢,看來它真的很想傳宗接代。我們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沒能把它趕出去,這真是糟糕極了。誰都阻止不了發(fā)情的驢子?!?/p>
格辛斯所拍攝的肖像照清晰生動地記錄了動物們是如何成長和改變的。有的特寫鏡頭定格了一雙哀怨的大眼睛——那只蹬著蹄子的茶杯大小的豬幼崽,終將變成長著胡須、瞇著眼睛的成年母豬。而我只希望自己能像那只小賽鴿一樣,在歲月的流轉中,劃出愈發(fā)絢麗的生命軌跡。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