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中區(qū)天地人和街小學四年級(2)班 楊 放
身材高大,皮膚黝黑,頭發(fā)烏黑濃密,一張大圓臉上長著一個小嘴巴——這就是我,一個急性子男孩。
因為急,我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闖禍精”:上數(shù)學課時因急于搶話被罰站;上書法課時因急于揮毫而打翻墨盤被投訴;上體育課時因急于搶球而推倒同學,被罰寫“認錯書”……
因為急,我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馬虎王”:每次數(shù)學考試,我的分數(shù)總是離滿分差一點;每次放學回到家,總是發(fā)現(xiàn)牙套落在了寢室;還有一次把眼鏡遺忘在操場,把衣服忘在路邊,把作業(yè)本擱置在家里;爸爸的茶盞和媽媽的手機也由于我的急躁而頻頻“遭難”……
因為急,我還沾染了一些“壞脾氣”:一旦同學誤會我,我的臉會馬上變紅;媽媽批評我時,我也會急著申辯……
然而,就是這樣的急性子,也讓我養(yǎng)成了凡事“急于探究”的習慣。遇到一道難題,我會想盡辦法找尋解題思路,直到能舉一反三為止;學某首詩時,我也會四處考證,比如李白的《靜夜思》,據(jù)我考證,原詩是“舉頭望山月”;讀王爾德的童話作品《巨人的花園》時,我會翻閱原文《自私的巨人》,了解其刪改原因后,我更喜歡“巨人最終沒有死去”的版本。
這種急性子也讓我養(yǎng)成了事事急于爭先的個性。因此,我喜歡比賽和挑戰(zhàn),熱愛比拼速度的運動,比如跑步、滑板、滑雪、自行車、平衡車等都不在話下,那種感覺真是美妙極了。
而我最自豪的,卻恰好與我這種從小“急于長大”的急性子有關,是它讓我早早就學會了獨立。
媽媽說,我一歲多就急著搶過她手中的喂飯勺,想自己吃飯;爸爸說,我從小就急著掙脫大人的懷抱,想自己走路。我急著幫奶奶拎菜籃,急著參與家里的各種活動和話題。當我擁有第一張護照、第一張身份證、第一張銀行卡、第一個網(wǎng)上購物賬戶時,都讓我欣喜若狂;媽媽讓我獨自買菜、獨自打車、獨自做早餐更讓我激動萬分。剛上一年級,當我推著行李箱獨自進入校園時,周圍都是小朋友的哭聲,我卻得意得像個奔赴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頭也不回地大步向前走。
我真急啊,急著快快長大。媽媽讓我收聽少年版教育軟件,我偷偷換成成人版知識軟件。雖然里面講的很多內容我都聽不懂,但是,我真想趕緊了解大人的世界是什么樣,未來的世界又是什么樣。我急著想長大,可以駕著我的愛車自由馳騁,可以做任何我喜歡的事。
這就是我,一個急性子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