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柯群英
德國作家弗里德里?!は照f:“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班級凝聚力是班風建設的靈魂所在,也是班級的生機和活力所在。它是班級文化的深層內核,是一種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提升班級凝聚力,對強化班級管理、增強全體學生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和實現共同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長期的一線教學、帶班實踐中,班級凝聚力影響著各科教育教學進程,貫穿班級成長發(fā)展的各個階段。
設定共同目標,激發(fā)團隊意識
共同目標凝聚人心,共同行動形成合力。歷史劇《大秦賦》中,秦國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發(fā)展史讓觀眾心潮澎湃。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地理位置偏僻,耕地狹小。但秦國貴族們多次抓住機會,先是實現了從士族到貴族的轉換,在秦國建立之后又連續(xù)奮斗五百余年,最終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在秦國厲兵秣馬、縱橫捭闔的宏圖大業(yè)中,富國強兵、統(tǒng)一天下的目標跨越了時間的壁壘,超出了生死的界限,激勵著一代代秦地人民前赴后繼、上下求索。拿破侖曾說:“我們應當努力奮斗,有所作為。這樣,我們就可以說,我們沒有虛度年華,并有可能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我們的足跡?!惫餐膴^斗目標會讓個性、稟賦、經歷不同的人求同存異、彼此包容、團結一致、同心同德,讓團隊中每一個體都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般迸發(fā)出強大的力量。
班級的共同目標,既有宏觀的,也有具體的,既關注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也涵蓋學生的個性素養(yǎng)。好的班級目標需長、中、短期均衡制定,輪番上陣。開學伊始,我們確立了“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的班訓,以此喚醒學生沉睡的優(yōu)秀因子,鼓勵學生勤奮學習、踏實做人、強健體魄;以“立志、修身、精進、堅毅”作為班級座右銘,明確奮斗目標的具體范圍,樹立班級發(fā)展的核心價值觀。學生優(yōu)秀與否,絕不是只看單方面的成績,而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核與衡量。優(yōu)秀的前提是良好的素質和教養(yǎng),優(yōu)秀的目的在于開啟心智、開闊眼界,在將來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班級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對一個班級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首先在于班主任的以身作則。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遵守紀律的風氣的培養(yǎng),只有領導者本身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才能收到成效。”作為班主任,要有決策者的高瞻遠矚、執(zhí)行者的雷厲風行、宣傳者的一呼百應和反思者的躬身自省。在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班主任就要思考怎樣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班級的運行和設計如何起步。在執(zhí)行過程中,班主任要以愛心、細心、恒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關注、關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最終,這些良性關系會成為每一位班級成員成長的推動力,最大可能發(fā)揮其在集體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勵其為班級共同目標努力,一個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管理和監(jiān)督的班級氛圍由此形成。
組建干部隊伍,凝聚集體實力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班主任不一定要比所有學生都能干,關鍵是能不能將各有所長的人組織在一起,培養(yǎng)一支班主任用得放心、科任老師滿意、學生信賴的班干部隊伍,帶領班集體為實現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因此,識別有才之人,用好有才之人,是班主任管理藝術的重要體現。晚清重臣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對后世影響極大,他之所以能以一介書生之身領兵數十萬,血戰(zhàn)疆場十多年,對清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均產生了重要影響,除了因為他卓越的人格、學識、才能,更離不開他獨到的用人觀。曾國藩的用人之術可以歸納為八個字:廣收、慎用、勤教、嚴繩,班干部隊伍建設也同樣如此。首先要廣泛招攬人才,做好班干部的儲備工作。在選拔標準上以德為先,班干部要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富有能力但個性張揚、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者不予任用或不予重用。在日常組織管理中,班主任要留心觀察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對其進行督導和教誨;成立紀檢小組,立法度,定規(guī)矩,對班干部的行為加以約束,對班干部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抓住機會進行表揚,樹立其在班級和同學中的威信,督促他們更進一步自覺自愿為同學服務,真正成為班風建設的積極分子和帶頭人。
精心組織活動,做好養(yǎng)成教育
在高中校園,各式各樣社團活動與豐富多樣的俱樂部不僅給予學生培養(yǎng)興趣的空間,也創(chuàng)造了諸多鍛煉學生管理能力、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機會。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放松身心、開拓眼界、提升責任感和綜合素質、形成自己的朋友圈,還會在無形中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在城關高中,課外活動按照性質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學術類 目前被國內大學認可的高中學術性課外活動主要由奧林匹克科學競賽組成,涉及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四大學科。我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對知識掌握程度也千差萬別,尤其是專業(yè)知識不夠精深的遠城區(qū)學生,在學力和綜合素質上遠不及中心城區(qū)學生?;谖倚5默F實情況,此類活動重在參與,不以獲獎為目的,鼓勵學生勇于接觸社會、了解知識的金字塔,從而找出自身與他人的差距,便于課外時間有計劃地開展奧賽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將志同道合的學生組成相應的學科圈,以小組為單位形成對抗性的學習和競爭氛圍,從而形成敢于超越、勇當先鋒的良好學風,以增強學習上的粘合力。
演講類 每年新生入學季,我校都會開展主題各異、規(guī)模宏大的演講比賽,通過自愿報名、個人展示、師生無記名投票海選出最佳演講選手,之后由富有經驗的學生團隊從儀態(tài)、發(fā)音、動作、臺風、表情管理等多個維度對參賽選手進行一對一培訓,經過層層考核、重重訓練的選手最終都不負眾望,在比賽中取得出色成績。演講活動極大帶動了全校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躍了校園、年級、班級氛圍,許多學生在參與、設計、組織活動等方面殫精竭慮,感受到了集體協(xié)作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人文科技類 人文科技節(jié)是我校一年一度的特色節(jié),旨在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能力,從活動策劃、海報設計、到班宣傳、活動流程、商業(yè)贊助、活動規(guī)則等均由學生自主完成,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常有班級之間為爭奪同一主題的主辦權激烈競爭,互不相讓。比創(chuàng)意、賽流程、競口才、曬贊助,可謂唇槍舌戰(zhàn),全力以赴。為榮譽而戰(zhàn),為出彩而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形形色色的課外活動中,學生鍛煉了能力,提升了自信,也凝聚了精神。
善于協(xié)調矛盾,構建班級生態(tài)
作為班主任,要善于協(xié)調班級內部沖突和矛盾,“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更要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于團結那些反對自己并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接納、包容每一位學生,既要以三春暉、無聲雨滋養(yǎng)、呵護幼苗,也要有“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的殺伐決斷。班主任還要充分利用班會的教育、引導作用,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對作出貢獻、為班級帶來榮譽的同學予以表揚鼓勵,對損害班級利益的行為予以嚴厲批評,讓歪風邪氣無處可藏,不斷提高班級凝聚力。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涸,一粒沙只有放進沙漠才會保持永恒??偠灾?,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應該是充滿集體凝聚力的,讓所有成員有歸屬感,并從中獲得力量和激勵的組織。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善于打造凝聚力、融合凝聚力、引導凝聚力、激勵凝聚力、維持凝聚力,才能建立起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換言之,劍心所指,即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奧秘所在。
(責任編輯/孫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