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娜 朱伯慧 王庭敏 張樹光 韓雙雙 崔 玥 楊文娜 孔 立△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0;3.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0)
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患者平均年齡大,意識障礙,基礎病情復雜,通常需要長時間進行留置導尿,因此發(fā)生導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CAUTI)的概率也比較高[1-2]。據研究顯示患者的年齡、導尿管留置時間是ICU 引起CAUTI 的危險因子[3],長期臥床老年患者更是泌尿系感染高發(fā)人群[4]。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適用于大部分患者,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AUTI 的發(fā)生率,但是內容較為寬泛,缺乏針對性,舒適度上也有所欠缺。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被應用于ICU 留置導尿管患者護理中,可有效消除風險因素,預防導尿管相關性感染的發(fā)生[5]。近幾年中醫(yī)護理技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泌清熏洗方[6]、中藥水煎劑會陰沖洗[7]等在預防尿路感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降低ICU 長期臥床老年患者CAUTI的發(fā)生率,給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全面化的護理方案,發(fā)揮中醫(yī)護理的作用,筆者將中藥煎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會陰沖洗的方法運用于日常護理中,對ICU患者進行全面、科學、嚴謹?shù)淖o理,從而降低CAUTI 的發(fā)生率?,F(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住院時間≥30 d;年齡≥60歲;無泌尿生殖道炎性感染;無其他感染性疾病;無嚴重全身代謝性疾病。排除標準:留置尿管<48 h 者;艾滋病毒感染等免疫缺陷性疾病者;插尿管時有泌尿感染或泌尿系腫瘤者;有其他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者;出現(xiàn)尿管滑脫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重癥醫(yī)學科2021年1月1日至2022 年6 月30 日臥床時間≥30 d,排除膀胱造瘺的年齡≥60 歲的老年非炎性留置導尿患者共60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全部患者留置導尿的時間都在30 d 以內。對照組男性18 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76.80±8.66)歲;平均住院時間(37.63±6.34)d。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72.53±8.71)歲;平均住院時間(40.23±5.13)d。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項目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編號:AF/SC-08/02.0)。
1.3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扶泰水凝膠涂層硅膠導尿管(FT-SMS-05-A),每30 日更換1 次。集尿袋為抗返流集尿袋[1],每周更換2 次。1)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置管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留置導尿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尿管情況,妥善固定尿管,保證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性狀、量。每日用0.5%碘伏棉球擦拭會陰部位,每日2 次。2)觀察組。中藥煎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會陰沖洗護理方案。(1)置管前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4 名ICU 臨床經驗護士組成。組員進行導尿管相關性知識與操作的培訓,規(guī)范日常護理工作,使各項操作嚴格按照相關操作進行。情志變化可直接影響人的臟腑變化[8]。對于清醒患者,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留置導尿管的目的、配合要點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焦慮情緒。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尿道等情況選擇合適的型號,初選最小型號,之后序貫依次遞增型號。有研究顯示,此方法可有效預防和減少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發(fā)生[9]。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如導尿包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當使用。(2)置管時醫(yī)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認真洗手后戴無菌手套實施導尿術;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原則留置導尿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正確鋪無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無菌屏障;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適的消毒劑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皮膚黏膜,棉球不能重復使用。男性:先洗凈包皮及冠狀溝,然后自尿道口、龜頭向外旋轉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內向外的原則清洗外陰,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兩側大小陰唇,最后會陰、肛門。導尿管插入深度適宜,插入后根據導尿管型號向水囊注入適量無菌水,輕拉尿管以確認尿管固定穩(wěn)妥,不會脫出。置管過程中指導患者放松,協(xié)調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應當重新更換尿管。(3)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采取高舉平臺法,降低尿道損傷發(fā)生率[10]。避免打折、彎曲,保證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觸地面,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通暢,活動或搬運時夾閉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集尿袋內尿液大于2/3 時清空,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觸碰到收集容器。留取小量尿標本進行微生物病原學檢測時,應當消毒導尿管后,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標本送檢。留取大量尿標本時,可以從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開導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應當保持尿道口清潔,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潔后還應當進行消毒。患者沐浴或擦身時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能把導管浸入水中。若導尿管阻塞或不慎脫出,以及留置導尿裝置的無菌性和密閉性被破壞時,立即更換導尿管。每天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時盡早拔除導尿管,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管時間。醫(yī)護人員在維護導尿管時要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以含0.5%碘伏液的會陰護理包為患者進行每日2 次的會陰擦洗后,采用水煎液沖洗會陰,并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燥濕那方是孔立主任醫(y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研制。配方:黃芪30 g,黃柏15 g,苦參15 g,百部15 g,白鮮皮15 g,蛇床子15 g,蒼術15 g。每劑煎成2 包,每次取1 包藥液(400 mL 左右)倒進沖水罐里用來擦拭會陰。男性患者用紗布將陰莖固定,下拉包皮,自尿道口用棉棒螺旋擦洗龜頭,再洗凈冠狀溝及包皮,將陰莖、陰囊清洗干凈;女性患者用食指和中指將大小陰唇分開,用紗布棉球擦洗尿道口、前庭、兩側大小陰唇,最后會陰、肛門;要求每擦洗一個部位更換一個棉簽或者棉球,再次沖洗后用紗布擦拭,直到尿管被拔出為止。艾灸可選擇隔姜灸氣海、關元穴,每次30 min,每日1 次。艾灸氣海、關元穴能溫陽補腎、培補元氣,有效緩解膀胱、尿道刺激癥狀,增加患者的舒適度[11]。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拔除導尿管時應當訓練膀胱功能。拔管前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配合。拔管后鼓勵患者自行排尿,對于排尿困難者實施情志護理,增強信心。
1.4 觀察指標 依據《醫(yī)療機構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指南(2014)》[12],于第7、14、21、28天進行臨床泌尿系統(tǒng)感染情況觀察。每日評估患者尿路刺激癥狀、尿道口腺性分泌物,有尿路刺激癥狀或尿道口分泌物者,及時留取尿液及沉渣分析,白細胞計數(shù)男性>5個/高倍視野,女性>10個/高倍視野可診斷CAUTI;無尿路刺激癥狀者,分別在留置尿管后第7、14、21、28 天或拔除尿管時留取尿液行沉渣分析及尿液細菌培養(yǎng)菌標本。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導尿后不同時期的尿中白細胞計數(shù)比較 見表1。觀察組導尿后第21、28 天尿中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導尿后不同時期的尿中白細胞計數(shù)比較(×104,±s)
表1 兩組導尿后不同時期的尿中白細胞計數(shù)比較(×104,±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n 30 30 7 d 0.47±0.31 0.63±0.38 14 d 0.57±0.88 0.93±1.67 21 d 0.70±0.72△21.98±53.94 28 d 1.23±2.78△10.75±22.60
2.2 兩組導尿后不同時期的尿道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導尿后第7、14、21、28 天對照組的尿路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3.3%、6.7%、23.3%、33.3%,而觀察組的尿路感染率分別為0、3.3%、3.3%、10.0%,第21、28 天兩組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顯示長期臥床為尿路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13],同時ICU 患者年齡≥60 歲患者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是<60 歲患者的1.5 倍[14]。ICU 老年患者居多,因為病情危重,臥床時間長,生活不能自理等因素,常需留置導尿管,因其操作具有侵入性,損傷尿道黏膜,降低了泌尿系統(tǒng)的防御能力,易發(fā)生導尿管相關性感染[15]。目前臨床上對于CAUTI 的護理干預措施多以預防為主,方法單一,運用中醫(yī)護理技術較少。在中醫(yī)理論中,將CAUTI 歸屬于“淋證”[16]?!吨T病源候論》[17]記載“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shù),膀胱熱則水下澀”,主要由導尿等侵入性操作使尿道黏膜脈絡外邪入侵,加之濕熱內生所致。中醫(yī)藥治療淋證具有多靶點性、整體性,毒副作用小的優(yōu)勢,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療中[18]。研究顯示[19],使用中藥洗劑進行會陰擦洗可有效預防CAUTI 的發(fā)生,中藥沖洗的方法相較于擦洗來說,對皮膚無不良刺激,可提高留置導尿護理質量[20],對于皮膚的覆蓋度更高。我院長期將會陰沖洗用于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但細節(jié)處仍多有不足,缺乏系統(tǒng)性的標準。集束化護理理念是以循證干預為基礎,旨在幫助醫(y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根據患者的疾病特征及護理難點為其展開針對性護理干預,使臨床護理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21]。姜紅麗[22]、楊弘[5]等研究顯示,集束化護理在預防ICU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本研究將中藥煎劑會陰沖洗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使日常護理更加系統(tǒng)、全面、具體。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21、28 天時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此方可以有效降低ICU長期臥床老年患者CAUTI 發(fā)生率。中藥煎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會陰沖洗提高了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在防治CAUTI方面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本研究對導尿管置管流程與維護的護理措施已經細化與規(guī)范,但對人員等因素分析不夠,接下來要著重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規(guī)范化相關的培訓與考核,從而降低CAUTI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