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兒子收到1000多元壓歲錢,想著他已經(jīng)12歲,對金錢有一定的認(rèn)識,我決定把錢交給他自己保管。前些天,兒子參加了學(xué)校的籃球隊,想買雙專業(yè)籃球鞋。我建議他用壓歲錢買,沒想到他早把錢花光了。我又驚又惱,拒絕了他買鞋的要求,兒子很生氣。
晚上,我和老公說:“兒子這樣不行,我們要引導(dǎo)他合理使用金錢?!崩瞎c頭。我們商量,通過記賬的方式讓兒子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觀和儲蓄觀。
周六吃早餐時,我和老公聊著天,我說:“哎喲,干家務(wù)太累了,我腰都疼了,要不請阿姨來干吧?!崩瞎f:“行?。 比缓竽闷鹗謾C邊查邊說:“現(xiàn)在請鐘點工真夠貴的,一個小時就一百多呢?!崩瞎f完瞅了瞅兒子,又說:“其實咱家也不臟,不過是掃掃擦擦,不如,這錢你來賺吧?!眱鹤右宦?,立刻笑了:“行啊,我可以試試!”老公見狀,乘勝追擊:“但是有個要求,你的每筆收入和支出,都要寫到記賬本里,看看月底是否能做到收支平衡。”兒子頭點得跟雞啄米似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一天下來,兒子把家里全打掃了一遍。晚上,當(dāng)他拿到人生第一筆“辛苦錢”時,立刻捧出賬本,在嶄新的一頁上重重地寫下:100元。老公拍了拍他的肩膀:“兒子,通過勞動賺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不是更有意義?”兒子兩眼笑成了一條線,滿臉自豪。
這幾天,兒子承包了家務(wù),我也樂得清閑,背著手四下轉(zhuǎn)悠。兒子桌上的記賬本引起了我的好奇。翻開賬本,一張張紅色的紙幣散落在地,我立刻蹲下身子撿,想將它們放回去。翻閱本子,看到收入欄里一串串的數(shù)字,我突然發(fā)現(xiàn):余額和現(xiàn)金數(shù)不符,差了整整100元!難道是我剛剛弄丟了嗎?我趴在地上,把各個角落都搜了一遍也沒有找到。
好不容易熬到兒子放學(xué)回來,他前腳剛進屋,后腳就沖進他奶奶房間,“砰”一聲關(guān)上了門。我輕輕走到門前,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奶奶,你可以給我100元嗎?”
100元!這是巧合嗎?我心里不禁一顫。等兒子出來,忍不住問他:“這100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的小臉漲得通紅,聲音如同蚊子般微弱:“我從存錢盒里拿了100元買零食,怕你怪我亂花錢,不敢記到賬本里,只好找奶奶要來補窟窿?!蔽疑鷼獾卣玖似饋恚骸疤焯炀椭纴y買東西!”兒子聽到批評,不太服氣地說:“你不也天天買嗎?快遞收個不停,有什么資格說我!”
我愣住了。是啊,我喜歡包,老公喜歡數(shù)碼產(chǎn)品,這些年我們可沒少買東西。父母花錢這樣大手大腳,又怎么要求兒子自律呢?我和老公商量了一晚上,決定也一起記賬,一家三口彼此監(jiān)督。
周末,兒子同學(xué)約他去公園玩兒。兒子習(xí)慣性向我要錢,我提醒他:“你自己不是有錢嗎?可以用來買書、買零食,但這些支出明細(xì)必須記到賬本里?!彼D時笑開了花,一溜煙跑出去了。
晚上,兒子回家后沉默不語,直奔房間。我十分納悶,走過去問他:“怎么了?”他一聲不響地在賬本上寫下今天的支出:雪糕15元、游戲幣40元、麥當(dāng)勞35元……不一會兒,他小聲道:“我把錢全花光了,其實有些東西我可以不買的?!笨粗鴥鹤哟诡^喪氣,我心中五味雜陳。
走到客廳,看著今天還沒來得及拆的幾個快遞,我問老公:“我們是不是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了?”老公看著我,遲疑了幾秒:“我們把花唄關(guān)閉,停掉信用卡,把賬本放玄關(guān)柜子上,每天進門就登記當(dāng)天的花銷?!弊鳛楦改?,我們也要在反思中用實際行動與孩子共同成長。
幾周后的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各自捧著賬本,匯報這段時間的成果。老公指著賬本上的余額,開心地問兒子“炫耀”:“我們亂花錢的毛病已經(jīng)好了許多,但仍需努力?!眱鹤右膊桓适救酰骸俺舜驽X,我還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買了一套球服,這種感覺真好?!蔽液屠瞎B忙鼓掌,兒子害羞地一笑,露出了小虎牙:“哈哈,記賬太有用了!”
我很慶幸當(dāng)初的決定?,F(xiàn)在,我們一家三口對每筆花銷都會詳細(xì)登記,哪天沒記心里就不踏實。
晚飯過后,一家人又開始記今天的賬。平日里絮絮叨叨的兒子突然變得安靜起來,這使我忍不住向前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兒子賬本上一筆200元的支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有些忐忑不安,兒子回頭,解釋道:“籃球隊的一位同學(xué)想買一個籃球,他的父母不同意,所以我把錢借給他了。”
我呼出口氣,仿佛把積壓在心頭的擔(dān)憂吐了出來:“兒子,伸出援手幫助同學(xué)很好。但與其借錢幫他解決問題,不如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給他?!眱鹤勇牶笕粲兴嫉攸c了點頭。
回想這段時間的體驗,很慶幸兒子通過記賬對金錢有了新的認(rèn)知。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給孩子錢,但不能永遠(yuǎn)陪伴在他們身邊。只有讓他們擁有正確的金錢觀,他們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里自己掌握財富。
(資源支持:《婚姻與家庭》)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