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今年3 月的一個周末,7 歲的兒子嘟嘟在公園門口買了兩只毛茸茸的小鴨子,取名小黃、小黑。
每天早上,嘟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黃和小黑喂食。轉眼,小黃和小黑來我們家兩個多月了,已經由毛茸茸的小鴨子長成了大鴨子,體形增大了好幾倍。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嘟嘟的煩惱來了——小黃和小黑每天的排泄物越來越多,家里白天沒人,等晚上回來,鴨箱里臟兮兮的,散發(fā)著臭味。
嘟嘟開始厭煩清理鴨箱的工作,總是捂著鼻子央求我:“媽媽,你來弄吧,好惡心。”我只好代勞。但不到10 天,我也厭煩了,跟嘟嘟提議:“要不,咱把小黃和小黑放生吧?”
“不!”嘟嘟的反應很強烈,“堅決不!那樣的話它們很快就會死掉?!?/p>
我告訴嘟嘟,家養(yǎng)的鴨子放生后是能夠成活的,它們的野外適應能力很強,可以吃魚蝦、蚯蚓、泥鰍等。嘟嘟搖著頭根本聽不進我的話。
一個周末,我?guī)о洁降浇紖^(qū)的一個公園玩兒,看到公園的湖里有十來只鴨子正自由自在地游著,其中有兩只小花鴨,一直依偎在一起。就在離我們不遠處,一個年輕女子正蹲在岸邊,招呼不遠處的兩只小花鴨:“花花,來吃食……”
我一問,才知道那兩只小花鴨是女子半個月前放生到湖里的,它們顯然已經完全適應了湖里的生活,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確信放生后小鴨能在湖里生活得很好,我再次對嘟嘟提議將小黃和小黑放生。
嘟嘟仍有些猶豫,我說:“把小黃和小黑放生,它們就有更多的小伙伴一起玩兒,會更開心,而且,放生并不代表咱們不要它們了,更不代表永遠離別,你和它們之間的感情會在心中長存,你們仍然是好朋友,你可以常來看它們。要知道,總有一天它們會離開我們,回歸大自然。”
嘟嘟想了想,勉強同意了,但提出一個條件:每個周末都要來看看小黃和小黑。我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當我和嘟嘟按事先約定再次來到公園的湖邊,準備放生小黃和小黑時,嘟嘟又不舍得了。我提醒他:“來吧,現在,你該跟小黃和小黑告別了。讓它們去過更自由的生活吧?!?/p>
嘟嘟這才極不情愿地慢慢打開鴨籠。接下來的一周,嘟嘟每天都計算著日子,看還有幾天能去公園看小黃和小黑。
到了周末,再次見到小黃和小黑,發(fā)現它們都活得好好的,嘟嘟開心得不得了:“媽媽,它們真厲害。”
看著他坦然的樣子,我欣慰地感到,他已經學會了與心愛的寵物分離,也學會了放下,而這些都是他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以后的日子里,他會變得越來越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