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農業(yè)機械發(fā)展中心 付云峰
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是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體現,與穗收方式相比,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損失,確保玉米豐產豐收。
根據自然條件,選擇經國家或省在當地已經種植的立稈性和抗倒伏性強、株型緊湊、籽粒脫水速度快的玉米品種,如鄭原玉432、農大32、豫單995 等。
立稈性和抗倒優(yōu)性較強的玉米品種更適合機械化籽粒收獲,植株具有較強的莖稈韌度和穗柄硬度,籽粒在穗軸上有較好的緊密度,活稈成熟,成熟后苞葉松散,自然張開,容易剝皮,玉米穗自然下垂且不易脫落,秸稈堅韌抗倒伏,在有雨水或露水的天氣,玉米穗濕度不會增加太多,給機械化籽粒收獲造成影響較小,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收獲作業(yè)的損失。
玉米根據葉片生長情況,分為平展型、半緊湊型、緊湊型三種。適合機械化籽粒收獲的品種有緊湊型和半緊湊型,適宜高密性種植。玉米具有很好的透光和通風條件,在后期灌漿和成熟時,籽粒脫水速度較快。
玉米籽粒分為硬質型和粉質型,硬質型玉米概率低于粉質型玉米,粉質型玉米脫水速度比硬質型的快,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品種。脫水速度較快的品種,也應選擇適合機收時間,若水分過低籽粒容易破損。
機械化收獲玉米籽粒時,玉米成熟度會給收獲造成很大影響。就玉米生長周期而言,應盡量選擇生長周期較短、脫水較快的品種。從玉米生理成熟到能夠利用機械收粒還有一段脫水時間,部分玉米成熟較慢,脫水時間較長,玉米含水量較高,不適合機械收獲籽粒。
機耕道路平坦開闊,田塊平整,適合機械收獲玉米籽粒。若土地塊不平整,收獲時茬口會出現長短不齊,銜接不完整。地塊的選擇直接影響玉米的生長周期,平整的土地施肥、澆灌方便,有利于機械收獲玉米籽粒。
根據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生產條件、品種特性及生產目的、株距、行距等合理配置,確保適宜種植密度。種植方式一般采用60 cm 等行種植,株距依據種植密度確定。機械收獲玉米籽粒一般可比當前大田種植密度增加500 株,勻播中晚熟品種留苗每667 m2種植4500~4800 株,中早熟品種留苗每667 m2種植4800~5200 株。在一個地區(qū)盡量統(tǒng)一種植方式,以提高機具作業(yè)效率和質量。
玉米播種期要做到小麥隨收,玉米隨播。播種期對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的影響主要是玉米成熟度,若播種期適合,玉米會更加成熟,籽粒水分在收獲時會降低,破損率也會下降,從而增加玉米的產量。
綜合管理包括科學除草、科學施肥澆水、病害防治等,以確保玉米長勢良好,為機械收獲玉米籽粒打下堅實的基礎。
玉米在成熟期即籽粒乳線基本消失,基部黑層出現時,即可進行籽粒收獲。玉米成熟后仍需要在田間晾曬10 d,籽粒水分降至28%時,達到適合籽粒直收水平,即可收獲。即使脫水速度較快的品種,也應該選擇適合的時機。若水分過低,收獲時易出現籽粒破損現象。
機械性能主要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標準,其他主要指標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等行距收獲的玉米籽粒收獲機一般適應行距為35~65 cm,行距偏差不應超過5 cm,在適宜收獲期,玉米籽粒收獲作業(yè)地塊符合一般作業(yè)條件時,作業(yè)質量指標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總損失率≤5%,籽粒破損率≤5%,籽粒含雜率≤3%。
玉米籽粒收獲機械化要求持續(xù)喂入量最大,籽粒含水率為25%~30%,植株倒伏率≤5%,果穗下垂率≤5%,玉米最低結穗高度≥35 cm。玉米籽粒收獲機械行距應與玉米種植行距相適應。注意,應選擇適時早熟,成熟時籽粒含水率低,脫水進度快的品種。
玉米籽粒直收需要配套糧食烘干設備,籽粒直收后立即烘干,達到標準儲存水分13%后入倉儲藏。
秸稈還田可采用聯合收割機自帶粉碎裝置,或收獲后采用秸稈粉碎還田機粉碎還田,莖稈切碎長度≤10 m,切碎長度合格率≥90%,拋散均勻。
玉米籽粒收獲機械是復雜的大型農業(yè)生產工具,產品種類繁多,結構差異較大,但操作基本類似,使用規(guī)范與維護也基本相同。要想保證玉米籽粒收獲機械發(fā)揮最大效能,必須全面了解其工作原理,熟練掌握操作技巧,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范,尤其要注意重要零部件的安全使用與維護。
作業(yè)前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對機具進行全面保養(yǎng)、檢查、調整、試運轉、調試,保證玉米籽粒收獲作業(yè)機組符合技術要求,作業(yè)前適當調整摘穗板間隙、摘穗臺和秸稈還田機高度,按機具操作規(guī)程進行田間作業(yè)。
1.起步時,鳴喇叭警示,保證周圍人員人身安全。收獲機運轉時不允許觸碰運轉部件,嚴禁人員搭乘糧箱。操作卸糧手柄卸糧,使糧箱上舉翻轉,運轉1~2 min 再分離主離合,排除殘留物。卸糧時,嚴禁人員爬到糧箱內助推玉米籽粒。
2.嚴禁在下坡時脫擋滑行;禁止在斜坡路面、松軟路邊行駛;糧倉裝滿籽粒后,收獲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7 km·h-1。
3.禁止在高壓線下停車;禁止在斜坡路面、松軟路邊等處停車。
4.摘穗臺和莖稈粉碎還田機放在地表和支撐物上,變速器操縱桿置于空擋位置,主離合器操縱桿置于分離位置,拉上駐車制動。操作主離合手柄應迅速;緩慢柔和放松踏板,使離合器平穩(wěn)接合;速度相同時,能用低擋提速不用高擋低速。
特別注意清理附著在水平和垂直攪龍、糧箱及中間輸送裝置上下交接口處的殘留作物粒籽,避免殘留籽料發(fā)芽損壞機器零部件。
徹底清理液壓油箱、燃油箱、發(fā)動機表面、輸油管路、液壓閥、油缸等表面的油污,檢查是否有滴油現象。
使用鋼絲刷或砂布將割臺攪龍或其他薄鐵皮件表面的銹蝕清理干凈,涂上防銹漆。
將所有傳動帶摘下后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干凈后在陰涼處晾干,保持松馳狀態(tài)存放。拆除蓄電池電源線,卸下蓄電池,每30 d 充電1 次。
將機油散熱器、發(fā)動機機體、水箱等處冷卻水徹底排凈,將柴油油箱放干凈,液壓缸處于卸荷狀態(tài)。
將割臺用堅固的木塊支撐牢固,保持割臺左右高低一致。輪胎要離地,放出輪胎2/3 的氣體,以免輪胎過早老化。
機械收獲玉米果穗,從收獲、運輸到剝皮、晾曬、脫粒、清選,每667 m2需要機械投入124 元,人工投入122 元;而機械收獲玉米籽粒,每667 m2機械投入113元、人工投入52 元。與機械收獲玉米果穗投入相比,機械收獲玉米籽粒節(jié)約生產成本81 元,籽粒收后直接烘干每千克售價比穗收晾曬玉米高0.05 元。按示范區(qū)3年平均每667 m2產量530 kg 計算,每667 m2增收26.5 元。采用機械籽粒收獲技術每667 m2節(jié)本增收107.5 元。此外,機械收獲玉米籽粒還可以解決收獲季節(jié)晾曬玉米占道等鄉(xiāng)村環(huán)境治理難題。機械收獲玉米籽粒時,苞葉、穗軸等可粉碎還田,培肥地力。使用機械收獲玉米籽粒技術,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