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永軍
在新加坡舉行的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上,幾件以“蟬”為主題的黃楊木雕作品吸引了當?shù)赜^眾的目光。
這些作品的作者叫唐琦,是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渝派黃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他半生與蟬結緣,以雕蟬聞名于海內(nèi)外。
唐琦出生于浙江,4歲時舉家搬到重慶。兒時,嘉陵江邊、小樹林里,到處是他和小伙伴們玩耍的身影。
一根長竹竿,一頭粘上膠,慢慢靠近,迅速出手……捉蟬,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如今,他還經(jīng)常把兒時的這種樂趣與孩子們分享。
唐琦從小喜歡美術,當年本想考美術院校。雖然這一愿望最終未能實現(xiàn),但他并沒有停止追逐夢想??吹椒侵弈镜褡髌泛螅浅O矚g,便自購刻刀,開始慢慢鉆研。此前他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雕刻起來全憑一腔對藝術的熱愛。
他作品的主角,就是他最熟悉的蟬。
說起蟬,唐琦滔滔不絕: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地下度過的,幾年蟄伏,換來破土而出后幾周的生命,但這并不妨礙它熱烈地歌唱……
唐琦雕刻的蟬涵蓋了蟬一生的各個階段:從地下蟄伏,到破土而出,再到金蟬脫殼……他雕的蟬栩栩如生,離不開他平時的仔細觀察,更緣于他對生命的感悟。
一個偶然的機會,唐琦了解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渝派黃楊木雕”藝術家柯愈勄的事跡,于是登門拜訪。他拿出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件件作品給柯愈勄看,柯愈勄對他贊賞有加,覺得“孺子可教”。2007年,唐琦正式拜柯愈勄為師。
柯愈勄以雕刻青蛙而聞名,但他對唐琦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方向,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柯愈勄的指點下,唐琦的黃楊木雕擺件作品《螳螂捕蟬》獲重慶第一屆工藝美術展銅獎,還獲得了2012“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黃楊木有“木中象牙”之稱,韌性、硬度都不錯,而且年代越久顏色越深、包漿越亮,是上乘的雕刻材料。唐琦繼承發(fā)揚了恩師柯愈勄的“亂刀疊刻法”——動靜結合、刀法細膩、層層疊疊、亂中有序。一件作品要刻幾十萬刀,刀刀見功力。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扶。在唐琦的雕刻世界里,主體是蟬,載體是千變?nèi)f化的樹葉、蓮蓬、竹節(jié)、石頭……就像相聲中的逗哏和捧哏,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古詩中描繪的意境,很好地體現(xiàn)在了唐琦的生活中。他在重慶沙坪壩雙碑堆金村的一個小山坡上租了一間民房搞創(chuàng)作,過著悠閑恬淡的日子。
唐琦搞創(chuàng)作時,常有周邊的孩子慕名前來觀賞。他不僅與孩子們分享自己雕刻的蟬,還帶著孩子們爬樹捉蟬、撿蟬殼……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雕蟬半生,唐琦期待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也希望將自己童年的樂趣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傳遞給大家。
唐琦說,一切藝術都來源于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