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 胡曉興 黃彩鳳 黃旭華
作者簡介:林珊,女,大專,主管護師。
【摘要】? 目的? ? 探討婦科手術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影響因素及制定相關護理策略。方法? ? ?對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汕頭市中心醫(yī)院手術室進行婦科手術的107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tǒng)計患者蘇醒時間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 ? 患者是否存在低體溫、惡性腫瘤和使用鎮(zhèn)靜劑的蘇醒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
示,MAP及麻醉時間與患者蘇醒時間具有相關性(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低體溫、惡性腫瘤、使用鎮(zhèn)靜藥、麻醉時間、MAP均為婦科手術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 ? 低體溫、惡性腫瘤、使用鎮(zhèn)靜藥、麻醉時間、MAP均為婦科手術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的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因素采取相應護理措施,以縮短蘇醒時間、提高蘇醒質(zhì)量。
【關鍵詞】? 婦科手術; 蘇醒時間; 護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R4?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0-005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0.017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婦科開腹手術逐漸被淘汰,腹腔鏡術逐漸成為婦科手術的首選方法[1]。雖然腹腔鏡術為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創(chuàng)傷較小,致疼痛程度較輕,但腹腔鏡術需要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2-3]。全麻后患者會出現(xiàn)痛覺消失、遺忘、反射抑制、神智消失等情況,術后還會出現(xiàn)寒戰(zhàn)、疼痛、煩躁、復蘇延遲等并發(fā)癥。有研究表明,麻醉后蘇醒時間與麻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呈正相關[4]。麻醉后蘇醒時間延長,與有限的手術床位、快速運轉(zhuǎn)術后患者的矛盾日漸明顯。因此,縮短術后麻醉蘇醒時間,提高蘇醒質(zhì)量尤為重要。本研究探討婦科手術后患者蘇醒時間相關影響因素,針對性予以護理,旨在縮短術后麻醉蘇醒時間,提高蘇醒質(zhì)量。現(xiàn)報告如下。
1? ? 對象與方法
1.1? ? 研究對象? ? 選取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汕頭市中心醫(yī)院手術室進行婦科手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本研究納入107例患者,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57.64±11.24)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3.65±3.31)kg/m2。納入標準:擇期手術;行腹腔鏡手術;年齡≥18歲;術后進入復蘇室復蘇;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存在心、肺、腎等功能障礙患者;伴器質(zhì)性腦病變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1.2? ? 資料收集? ? 資料來源于醫(yī)院電子病歷管理系統(tǒng),通過病例資料查詢的方式獲取所納入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身高、體質(zhì)量、文化程度、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糖尿病史、是否低體溫、是否患惡性腫瘤、麻醉方式、心功能、是否使用鎮(zhèn)靜藥、心率、血液二氧化碳、血紅蛋白、術中補液量、術中出血量、入復蘇室的平均動脈壓(MAP)、麻醉時間、蘇醒后疼痛評分(NRS)等各項資料,對收集的資料內(nèi)容進行核實,保證真實性和準確性。資料收集完畢后,對所有資料進行匯總、錄入且建立數(shù)據(jù)庫,分析患者蘇醒時間的相關影響因素。
1.3? ? 統(tǒng)計學方法? ? 本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非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用M(Q1,Q3)表示,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Kruskal- Wallis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以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 結果
2.1? ? 不同特征患者蘇醒時間比較? ? 婦科手術后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5~223 min,中位數(shù)為15 min,其中超過30 min未蘇醒患者有22例,占比20.56%。患者是否存在低體溫、惡性腫瘤和使用鎮(zhèn)靜劑的蘇醒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低體溫、患惡性腫瘤以及使用鎮(zhèn)靜劑患者蘇醒時間明顯長于無低體溫、無惡性腫瘤或未使用鎮(zhèn)靜劑患者(P<0.05),見表1。
2.2? ? 患者蘇醒時間與年齡、 心率、BMI等指標相關性? ?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MAP及麻醉時間與患者蘇醒時間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2。
2.3? ? 患者蘇醒時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低體溫、惡性腫瘤、使用鎮(zhèn)靜藥、麻醉時間、MAP均為婦科手術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3? ? 討論
3.1? ? 低體溫? ? 由于長時間手術、 環(huán)境溫度低、大量輸注藥液、麻醉藥物使用等,導致部分患者出現(xiàn)了低體溫。本研究中,低體溫患者占24.30%,且低體溫患者蘇醒時間明顯長于正常體溫患者。有研究表明,低體溫是復蘇期間患者蘇醒延遲的危險因素[5]。人體溫度過低時,血液分布會有所改變,血流速度隨之降低,肝、腎等代謝減緩,從而藥物代謝減緩,延長了麻醉藥物效果,導致患者蘇醒時間延長。針對復蘇期低體溫患者,護理人員應實時監(jiān)測患者體溫,及時追蹤患者機體復溫效果,予以患者預熱的靜脈輸液液體以及預熱的液體沖洗傷口,降低因輸液或傷口清洗造成的低體溫[6]。采用足部放暖水袋、蓋被、提高室溫等方法協(xié)助低體溫患者機體復溫。對于昏迷患者應注意防燙傷,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3.2? ? 惡性腫瘤? ? 本研究中,患惡性腫瘤患者蘇醒時間明顯長于非惡性腫瘤患者,其原因可能為患有惡性腫瘤患者經(jīng)過多次化療,降低了身體正常免疫等,導致抵抗力下降、手術創(chuàng)傷大,容易造成炎癥、代謝紊亂等狀況。有研究表明,惡性腫瘤患者術后復蘇時間往往比非惡性腫瘤患復蘇時間要長,還會引發(fā)惡行腫瘤患者躁動、寒戰(zhàn)、延遲蘇醒等并發(fā)癥[7]。針對此類患者的護理,護理人員應先對患者年齡、手術創(chuàng)傷等進行評估,主動升溫增進藥物代謝,圍術期嚴格按照質(zhì)控標準降低或避免有創(chuàng)性操作、避免感染,提高惡性腫瘤患者舒適度,縮短蘇醒時間。
3.3? ? 使用鎮(zhèn)靜藥? ? 本研究中,使用鎮(zhèn)靜藥的患者蘇醒時間顯著長于未使用鎮(zhèn)靜藥物患者,可能和鎮(zhèn)靜藥物的鎮(zhèn)靜、催眠以及抑制中樞神經(jīng)等作用有關,與何丁秀[8]研究結果一致。鎮(zhèn)靜藥對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的影響不盡相同,如楊加兵等[9]的研究表示腹腔鏡手術中使用了鎮(zhèn)靜藥的患者蘇醒時間比未使用患者長,而許曦鳴等[10]的研究結果則顯示術中有無使用鎮(zhèn)靜藥物患者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赡苁褂玫逆?zhèn)靜藥種類或劑量不同導致研究結果不一致。本研究對于使用鎮(zhèn)靜藥影響蘇醒時間的機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自身情況以及用藥情況進行評估,注意患者藥物代謝以及其他臟器功能,及時采取停止鎮(zhèn)靜藥物使用、適當刺激患者蘇醒、主動升溫加快代謝等多項措施,以加快患者蘇醒。
3.4? ? 麻醉時間? ? 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麻醉時間和患者蘇醒時間呈正相關。手術時間長短不同,患者手術所需進行全身麻醉時間也不同,而麻醉時間決定了麻醉藥物的用量,由此患者蘇醒時間受到影響。有研究表明,長時間麻醉需要加大麻醉藥物劑量,加之患者往往處于空腹狀態(tài),長時間麻醉可降低機體功能,可能導致灌注量不足從而引發(fā)血壓降低風險[11]。針對手術期間需要長時間進行麻醉的患者,護理人員在患者復蘇期間,需了解患者麻醉時間以及麻醉藥物的用量等信息,關注患者肝、腎的代謝效能,積極升溫,促進患者機體藥物代謝、縮短麻醉時間,避免蘇醒時間延長。而對于長時間未蘇醒患者,護理人員還需關注患者長時間臥位而引起的壓瘡風險。
3.5? ? MAP? ?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入蘇醒室時的MAP水平和蘇醒時間呈負相關,其原因可能與術后復蘇期間的麻醉藥物殘余作用、抑制壓力反射功能等有關,同時患者的基礎血壓有所降低。有研究表明,腦組織供血不足可能會引起組織壞死、水腫等問題,對患者復蘇存在嚴重的威脅。正常的血壓是醫(yī)療安全有力的保障[12]?;诖?,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密切監(jiān)測,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對癥處理,謹慎選擇合適患者血管活性藥物以及對應劑量,適量進行補液以加強患者外周循環(huán),從而加快患者蘇醒。
3.6? ? 小結? ? 影響婦科手術術后復蘇室蘇醒時間的相關因素多種多樣。本研究中低體溫、惡性腫瘤、使用鎮(zhèn)靜藥、麻醉時間、MAP均為婦科手術患者復蘇室蘇醒時間的影響因素,應針對影響因素采取相應護理措施,以縮短蘇醒時間、提高蘇醒質(zhì)量。本研究樣本均來自汕頭市中心醫(yī)院,且均為資料回顧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對于全麻后蘇醒時間的臨床研究主要關注用藥方案[13-15]、不同麻醉技術[16]等,本研究結果并未體現(xiàn)。還需多地區(qū)、多中心、加大樣本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婦科手術后蘇醒時間影響因素,制定更加全面、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策略,為提高患者蘇醒質(zhì)量、加速運轉(zhuǎn)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 石嘉桐.婦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的細節(jié)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23(22):104-106.
[2] 許淑仙,李霞,張建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腹腔鏡手術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4):576- 579.
[3] 劉竹韻,沙曉妍,高玲玲.我國麻醉??谱o理發(fā)展現(xiàn)狀[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33(4):402-404.
[4] 高欽萍.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全麻患者蘇醒質(zhì)量的影
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2):219-220.
[5] 許立倩,曹艷冰,戴紅霞,等.充氣式保溫毯用于麻醉復蘇室全麻恢復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9,34(14):31-32.
[6] YI J,XIANG Z,DENG X,et al.Incidence of inadvertent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in Beijing:a prospective regional survey[J]. PLoS One,2015,10(9):e0136136.
[7] 卓潔,蘭星,張波,等.婦科微創(chuàng)術后復蘇患者蘇醒時間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0,35(22):41-43.
[8] 何丁秀.右美托咪啶對全麻術后患者復蘇時間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8,30(12):90-92.
[9] 楊加兵,劉成龍,鄭杰.右美托咪定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麻醉深度及蘇醒質(zhì)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 17(14):65-67.
[10] 許曦鳴,鮑麗娜,張玉杰,等.小劑量泵入右美托咪定與氯胺酮對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覺過敏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6):696-698.
[11] 許菁,徐敏,李平,等.老年患者腹股溝斜疝丙泊酚麻醉術后低血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5):32-35.
[12] 楊光. 術中血壓水平對老年患者全麻手術后發(fā)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D]濱州:濱州醫(yī)學院,2016.
[13] WANG W,YU W Y,LV J,et al.Effect of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on bispectral index and recovery quality during the general anaesthesia emergence period in elderly patien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 Int
Med Res, 2018,46(3):1063-1072.
[14] LIU T,GU Y,CHEN K,et al.Quality of recov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vs desflurane anesthesia[J].Int Forum Allergy Rhinol,2019,9(3):248-254.
[15] TOKUSHIGE H,OKANO A,ARIMA D,et al.Clinical effects of constant rate infusions of medetomidine-propofo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thoroughbred racehorses undergoing arthroscopic surgery[J].Acta Vet Scand,2018,60
(5):71.
[16] 馬小翠,王怡,黃澤清.胸科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時間Nomogram預測分析[J].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19,7(3):160-163,166.(收稿日期: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