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哥特式浮雕、古早風格的吊燈、蜿蜒的旋梯……漫步在這所校園里,一股濃郁的歐陸風情撲面而來,娓娓訴說著時光留下的故事。它的三個校區(qū)由北至南跨越22個緯度,必須搭乘高鐵和飛機才能逛完。在這里,僅憑怎么讀這所學校的校名,就能判斷出你是否為當地人。沒錯!它就是東北人口中的“哈工大”。
創(chuàng)建于1920年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以鐵路建筑和電氣機械工程起家,在20世紀50年代就憑借“工程師的搖籃”而享譽全國。在祖國建設最困難的時刻,馬祖光、秦裕琨、王光遠等青年懷揣熾熱的報國之心,從祖國各地齊聚哈工大,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7.5歲的教師隊伍,就是人們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壯士”,他們鑄就了哈工大百年發(fā)展的力量源泉。
中國第一臺會下棋、能說話的計算機、第一顆高校牽頭自主研制的小衛(wèi)星、世界首次人機協(xié)同在軌維修技術試驗、首創(chuàng)中國天眼主動反射面結構方案……從中國到世界,一個又一個“第一”“首次”,在浩瀚的歷史畫卷上鐫刻著哈工大人的自信。
有人說,理工科生都是“鋼鐵直男”,一點兒都不懂得浪漫。其實,對哈工大人來說,“浪漫”不只是甜言蜜語,還有蘊含在航天夢里的“小心思”。買塊蛋糕慶祝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都是常規(guī)操作,在校園里,蘊含航天元素的景觀隨處可見:圖書館門前的問天樹、“神舟攬月”和“臥震蒼穹”主題廣場等都是師生打卡的熱門地標。還有去年的錄取通知書,外觀酷似芯片主板,加之學校自主研制的金剛石/藍寶石封固在右側,表面雕有校徽,下方有“規(guī)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與之對應,科技感十足。
但你以為學霸只會學習嗎?他們不僅學習能力強,玩的能力更強。位于“冰城”哈爾濱,怎么能不玩雪呢?冰雕、雪雕、冰雪建造節(jié)、冰壺、雪合戰(zhàn)……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擋哈工大人“盤”雪了!
如果你覺得玩雪太常規(guī),不如來了解一下哈工大的“硬核創(chuàng)新團隊”。一個合格的哈工大人可不止會修電腦、通下水道、裝軟件……還能玩得了賽車,操控得動機器人,發(fā)射得了衛(wèi)星,玩得轉月球車。在這里,玩的是速度與激情,拼的是不同凡響的夢想。
從嫦娥探月到載人航天、從深空探測到小衛(wèi)星研制,一代代哈工大人為打造國之重器,始終用奮斗書寫著最美的人生答卷。
資料來源:學校官網、新華網微信公眾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