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住東邊的老城區(qū),離文體中心比較遠?,F(xiàn)在,文體中心對面新建了寬敞的停車場,離得近不說,車位還挺大,再也不用為找車位麻煩了。”響水縣居民劉華梅笑容滿面,牽著孩子邊走邊稱贊。
◎響水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四級人大代表視察民生實事項目。
群眾出行日益便捷,棚改安置有序推進,居住品質不斷提升……近年來,響水縣人大把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全過程監(jiān)督與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努力推動政府把一樁樁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問需于民,全方位匯聚民意。“民生”要讓“民聲”定。每年10 月,常委會即啟動征集民生實事項目工作,突出項目普惠性、公益性和社會效益,通過媒體、人大“一微一網”、代表履職平臺、代表“家站點”等多渠道廣泛搜集群眾意見建議,經過整理、分類和篩選,作為政府民生實事立項的重要來源和參考。今年初人代會上,全體人大代表票決產生的2023 年30 件民生實事項目,充分吸收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老舊小區(qū)改造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焦點、堵點問題,年內計劃新增550 個停車位等跟老百姓生活出行息息相關的項目均位列其中,民生實事項目一經公布就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問智于民,全過程督查項目。為推動民生實事項目監(jiān)督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人大常委會年初制定出臺《響水縣民生實事項目監(jiān)督推進工作方案》,推動形成常委會分管主任牽頭、對口委室負責、市縣代表參與的“1+1+N”工作機制和每月現(xiàn)場督查、季度分檔亮牌、半年視察詢問、年終滿意度測評的全過程監(jiān)督機制。常委會在組織每月督查推進的基礎上,每季度還會同政府辦、發(fā)改委等部門組織開展聯(lián)合督查形成督查通報,報縣委主要領導批示后,在全縣予以通報。7 月,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省市縣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民生實事項目并召開專題詢問會議。截至目前,今年已在長江東路、金海路等人群密集路段新增420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縣城停車位緊張的難題。10 個老舊小區(qū)實施雨污分流、更新外立面等改造項目,受益群眾3031戶。
問效于民,全覆蓋評價項目。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fā)言權。作為該縣目前最大的品質安置房項目,灌江書苑安置房備受關注。在人大監(jiān)督推動下,該項目提前2個月即竣工,近期將向1170戶家庭交房。金城家園安置小區(qū)已完成交房457戶、988套。縣人代會前,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各代表小組深入走訪聯(lián)系群眾,廣泛征詢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意見和建議,為公正測評打好基礎已成為該縣民生實事監(jiān)督工作的一個好做法。會上,代表們聽取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報告,結合群眾建議意見進行客觀評價;會后,常委會通過媒體、網站測評結果,推動保障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真正把民生實事項目辦成群眾的暖心事、幸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