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江江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論是應用以讀悟寫還是讀寫結合的方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都需要將閱讀和寫作兩個模塊結合起來,在高效整合和宏觀統(tǒng)籌的基礎上,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機會,進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诖?,語文教師在掌握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借助閱讀的形式來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能夠使得學生的文章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可讀性,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構建的教學目標。
針對語文學科閱讀和寫作兩大核心板塊的關系而言,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語文教師在高效利用各類現(xiàn)代化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重點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和指導作用,以閱讀為媒介來針對性地調(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能夠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和自主創(chuàng)作空間。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介搜集相似的寫景文章提供給學生閱讀,以此來提升學生對這類文本素材的理解程度。精心篩選出優(yōu)質(zhì)的、具備較高閱讀價值的材料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故此,精心篩選高質(zhì)量的閱讀材料,在了解和掌握學生閱讀興趣和寫作學情后,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中情感基調(diào)、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又如,在教學《故鄉(xiāng)》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聯(lián)系文章創(chuàng)作時社會現(xiàn)狀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通過閱讀同類型、同時期的文本素材,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學習機會,進而實現(xiàn)舉一反三式的學習。這種賦予學生自主閱讀時間以及學習空間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在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師獨攬課堂、包辦課堂的現(xiàn)狀,在多元化文本閱讀的輔助下,以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寫作和閱讀能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需要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契合其學情特點的寫作方法,輔助學生突破寫作過程中的重難點部分,鼓勵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大膽仿寫閱讀材料,在模仿和自主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掌握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
在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適當?shù)剡\用寫作技巧能夠為文章增添色彩,進而創(chuàng)作出可讀性較強、辭藻優(yōu)美的文本。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不能夠靈活性地應用各類寫作技巧,甚至部分學生在寫作上還停留在背誦例句寫作的基礎層面上,這就使得學生寫作的文章出現(xiàn)大量相似性的詞句,整體看起來千篇一律,缺乏鮮明的特點和可讀性。在語文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外,還需要圍繞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技巧開展教學探究。語文教材文本內(nèi)容中選編的文章都是名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部分作品寫作技巧運用嫻熟,極具代表性和欣賞性,語文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這部分文章的示范性,引導學生在閱讀情境中不斷思索、探究、分析和歸納,才能夠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掌握寫作技巧,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通過閱讀提升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白楊禮贊》時,作者圍繞在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展開文字,通過詳細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不折不撓、堅韌挺拔地去對抗西北風的白楊樹形象。文章的作者還使用了象征的寫作手法,借助贊美白楊樹的方式來歌頌北方農(nóng)民的勤勞、堅韌、樸實的良好精神品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為了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象征”這一寫作手法,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白楊禮贊》的含義,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白楊禮贊》中蘊含著的其他內(nèi)涵,理解和掌握白楊樹和北方農(nóng)民之間的相似之處,以此為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將細讀和精讀相結合開展閱讀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閱讀速度節(jié)省閱讀時間,同時還能夠通過精讀的方式來掌握作者修飾語句的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細讀《背影》就意味著深入研究這個故事,仔細分析其中的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學生可以關注故事中的細節(jié)描寫,如故事一開始便提到父親挽著兒子的手,在火車站送別他的時候,父親突然走到了面前,轉身和他擦肩而過,只給了他一個背影。通過細讀,學生可以品味出父愛的偉大和深沉,體會到作者通過背影這個形象所傳達的情感。此外,學生還可以關注文章中的描寫手法,如比喻、對比等,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這些手法,使敘述更加生動有趣。精讀《背影》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圖和表達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研讀相關的文學評論和解讀,了解這篇文章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同時,學生還可以查找作者的背景信息,了解他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思考。通過精讀,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背影》中蘊含的人文關懷和家庭情感,從中吸取寫作的啟示。學生也可以模仿作者的敘述方式、句式運用等,提升自己的表達技巧。通過細讀和精讀,學生能夠學會借鑒《背影》中的情感描寫和句式運用,創(chuàng)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也能夠從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愛的偉大,從而在寫作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此外,細讀和精讀的方式,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對文學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學生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巧后,通過反復性的練習才能夠提升其寫作實踐能力。故此,語文教師除了要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改善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外,還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課后練習實踐。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nèi)成立“讀書會”“寫作交流會”等小組,引導學生在閱讀指定的文學作品后摘抄文本中辭藻優(yōu)美的句子,及時記錄閱讀后的思想感悟,并在“讀書會”“寫作交流會”上進行交流和探討,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拓寬閱讀視野,在提升自身語文理解和表達運用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進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除了對考試中寫作素養(yǎng)的考查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導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來回顧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記錄生活以及總結思想等等,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圍繞在“以讀悟寫”主題上,課外閱讀和寫作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奇妙的閱讀體驗中體會到閱讀和寫作的獨特魅力,進而充實學生的人生思想感悟。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運用以讀悟寫、以讀促寫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寫作實踐過程中,將自身的思想情感帶入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結合自身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提升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目標。同時,語文學科教學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閱讀策略,學生可以拓寬視野,培養(yǎng)對不同文體、不同主題的文本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促進學生實現(xiàn)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