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風
隨著我國養(yǎng)豬業(yè)規(guī)?;⒓s化程度不斷提高,養(yǎng)殖環(huán)境和條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岳西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皖西南邊陲、安慶市西部,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傳染性疫病如藍耳病等常呈地方流行或散發(fā),給養(yǎng)豬生產帶來嚴重危害;同時,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當及飼料營養(yǎng)水平低下導致的非病原感染性疾病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做好這些疾病的預防工作成為當前養(yǎng)豬場戶亟待解決的問題。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區(qū)的一些國家發(fā)生比較嚴重。豬瘟在仔豬多發(fā),各日齡均可感染,其中0~3 日齡最易感。該病以高熱、皮膚發(fā)紅、淋巴結腫大和出現(xiàn)黃疸為特征,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達100%。其流行特點是:仔豬之間相互傳染;病毒隨空氣傳播;呈流行性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寒冷季節(jié)和氣候突變時多發(fā);患病豬常突然死亡;種公豬、種母豬和保育仔豬多發(fā)生于3~4 月齡的仔豬,常為豬瘟的隱性感染。
豬瘟的預防措施:預防豬瘟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制度,禁止從疫區(qū)引進豬仔。從外地購進豬仔時,應加強檢疫工作,對運輸工具和豬仔本身進行消毒。飼養(yǎng)管理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豬場內部管理制度,確保場內無病死豬。加強豬舍環(huán)境消毒工作,避免細菌滋生,定期對豬場進行全面消毒。藥物預防:用豬瘟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注射后8~10 天即產生免疫力,7~10天后產生持久免疫力。藥物預防應選擇合適的藥物配方。①黃芪多糖注射液可作為豬瘟預防注射用藥,體重在15~30kg 的仔豬和種公豬每頭1mL;仔豬0~4 周齡,每頭2mL;5~6 周齡,每頭3mL;7~10 周齡,每頭5mL;10 周齡以上每頭8mL。②頭孢噻呋注射液:對于2~4 周齡的仔豬和種公豬的可肌注5mg/kg 體重或2mg/kg 體重;對于4 周齡以上的仔豬和種公豬可用8mg/kg 體重的劑量注射,必要時可重復注射。③豬瘟免疫球蛋白:對免疫后3 個月內的仔豬和種公豬可使用豬瘟免疫球蛋白1 瓶4~10mL;哺乳母豬在產后2 個月時,使用豬瘟免疫球蛋白2 瓶4~10mL,連續(xù)使用3 個月后間隔4 個月后再重復使用一次。
豬丹毒是一種由A 型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熱性傳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季多發(fā)。目前豬丹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和綜合防治措施。
預防豬丹毒:在豬丹毒流行地區(qū),應在每年6~7 月進行一次注射,而在發(fā)生豬丹毒的豬場,可在每年的12 月份進行注射。由于疫苗免疫接種,可使豬仔產生被動免疫,從而使其有較好的抵抗力。治療豬丹毒:豬仔出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時,可用磺胺類或青霉素進行藥物治療。同時,根據病情用阿莫西林和強力霉素配合治療,效果也很好??刂评^發(fā)感染:豬丹毒病毒常與其他傳染病混合發(fā)生,特別是與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瘟等混合發(fā)生時,可引起發(fā)病豬體溫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對發(fā)病豬可采用藥物治療和磺胺類或青霉素進行預防和控制繼發(fā)感染。對已發(fā)病的豬群:對病豬可以采用磺胺類藥物或青霉素進行治療。由于本病常發(fā)生于夏季,所以在治療時應在飲水中加入少量的樟腦磺酸鈉以防止飲水污染。如果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選用青霉素和鏈霉素混合肌注或靜滴。此外,可用中藥柴胡、黃芩、板藍根和連翹等配合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呼吸困難,流粘性鼻液,呈卡他性或膿性。個別病豬眼睛、口、鼻等處有出血性水腫。病豬皮膚上出現(xiàn)黃色或紅色斑塊,呈花斑樣。病豬眼結膜充血水腫,呈卡他性或膿性。病豬常因呼吸困難而臥地不起,病情嚴重甚至死亡。病理變化:病豬的鼻端、唇、頸、胸、腹和四肢內側皮膚有出血斑點。剖開肺臟可見其顏色變紫或蒼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脾臟腫脹變硬呈紫紅色,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胃粘膜可見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胃潰瘍常在病的中下部出現(xiàn)大出血點而致腸系膜淋巴結及腹腔有出血點;腎表面有針尖大的出血斑;淋巴結常腫大并與淋巴結粘連;脾腫大并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紫紅色壞死灶。
防治方法:加強飼養(yǎng)管理,要合理安排飼養(yǎng)計劃,保持欄舍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要經常清除豬舍附近雜草、枯枝落葉及污水污物。要嚴格禁止仔豬與病豬接觸,一旦發(fā)現(xiàn)豬群發(fā)生該病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將病豬隔離治療并對圈舍進行徹底消毒,一般可用1%~2%的漂白粉或10%~20%石灰乳溶液對圈舍進行消毒。對患病豬可用氯霉素、磺胺類藥物及磺胺嘧啶鈉等藥物進行治療。發(fā)病后期,病豬可用磺胺類藥物、青霉素等藥物治療,同時還可以注射青霉素及鏈霉素等抗生素進行防治。如果有繼發(fā)感染可在飼料中加復合維生素B 或多維或電解多維等中草藥制劑來進行輔助治療。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但病豬如果出現(xiàn)肺炎癥狀時可以對癥治療,選用中藥柴胡、清開靈、黃芪多糖、板藍根、雙黃連等中藥制劑加水煎汁內服,也可以用氯霉素、磺胺類藥物或磺胺嘧啶鈉等西藥進行對癥治療。中藥預防本病的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毒和消腫散結的中藥內服,也可以加少許維生素C 口服或者肌注以增強免疫能力。緊急接種豬肺疫疫苗是預防本病的一種重要措施,可在春季來臨之前對豬場進行預防性接種。及時隔離病豬并對其進行隔離治療,對病豬的用具、糞便和污染場地進行徹底消毒,加強豬舍衛(wèi)生管理,改善豬舍環(huán)境條件。改善飼養(yǎng)管理水平,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發(fā)生。
臨床癥狀:發(fā)病率一般為20%~100%,死亡率為10%~30%。病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食,體溫升高到42℃~43℃,呼吸困難,黏膜和漿膜出血。呼吸型癥狀主要是干咳和呼吸困難。關節(jié)腫大,全身關節(jié)發(fā)腫,病豬肌肉震顫,有的癱瘓或呈犬坐姿勢。有些病豬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
防治方法: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衛(wèi)生消毒工作,防止各種應激因素的出現(xiàn),選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病豬進行隔離治療,用抗生素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殺滅,對有病豬的豬舍要消毒滅菌處理。發(fā)現(xiàn)病豬時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和淘汰。預防接種,主要是指在豬易感動物的體內注射或灌服疫苗,達到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根據豬鏈球菌的血清型、血清型之間的免疫交叉反應以及當前流行的毒株,研制出能滿足豬鏈球菌病防控需求的疫苗,對豬鏈球菌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①豬鏈球菌滅活疫苗:該疫苗是目前使用最廣、效果最好的豬鏈球菌滅活疫苗。仔豬出生后注射接種,在3 周齡時即可產生保護水平高達10%-20%的抗血清,并持續(xù)1 年以上。②豬鏈球菌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該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豬鏈球菌溶血素基因導入豬鏈球菌中獲得的。免疫后可產生較強保護作用。免疫后可以獲得高達60%以上的保護效果,對仔豬副傷寒、鏈球菌肺炎等細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在豬鏈球菌病流行季節(jié),可用抗生素進行預防和治療。如果要做預防的話,要選擇敏感藥物進行預防使用:青霉素用80 萬單位,青霉素按12 單位/kg 計算。如果用磺胺類藥物的話,建議使用磺胺嘧啶鈉每公斤體重2mg,拌料飼喂,每天1 次,連續(xù)使用3~5 天為一療程。豬鏈球菌病的預防是減少本病發(fā)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通過制定免疫程序或采取綜合預防措施進行防治。
豬丹毒支原體性肺炎主要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咳嗽,初期鼻鏡干燥,后期變得濕潤;后期可見結膜潮紅,病豬有明顯的眼結膜潮紅現(xiàn)象;病豬在耳朵、背、腹下、腿、頭頸部等部位出現(xiàn)紫紅色斑點或斑塊,發(fā)病初期不一定會發(fā)病,有時母豬在妊娠后期也可能會出現(xiàn)繁殖障礙。
預防方法:豬場定期免疫豬丹毒支原體滅活苗,以預防本病的發(fā)生;加強飼養(yǎng)管理,采取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措施和防疫措施。做好豬舍衛(wèi)生消毒工作,及時清除欄舍內的糞便和雜物。豬場應設置固定的飼養(yǎng)員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每天對豬舍進行清掃、打掃及消毒。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治療:本病以預防為主,一旦發(fā)病可選用磺胺類藥物與敏感藥物配合使用。一般治療可用青霉素80 萬單位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另外要使用抗生素,如頭孢類等。此外還要用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與土霉素配合使用,療效較好。藥物預防:藥物治療可用青霉素、鏈霉素和卡那霉素等磺胺類藥物配合使用;中藥制劑有雙黃連、板藍根、魚腥草等中草藥制劑,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免疫:豬丹毒支原體肺炎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治療時可采用二聯(lián)苗或三聯(lián)苗進行免疫注射。
該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潛伏期5~6天,多數在2~3 天,個別在7~8 天,最短者5 小時。病豬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全身衰竭等癥狀,有的出現(xiàn)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病豬死亡后的尸體剖檢可見腦膜充血、出血,腦實質內有不規(guī)則的出血點、點狀或斑片狀壞死,腦膜充血、出血。肺淤血,呈“V”形或“U”形。肝臟腫大、邊緣鈍圓,質硬;腎臟腫大、萎縮,邊緣呈鋸齒狀;脾臟腫大,邊緣鈍圓或呈鋸齒狀??梢姷搅馨图毎奂叭庋磕[現(xiàn)象。有的可見出血性纖維素性肺炎。
防控措施:定期接種偽狂犬疫苗是防控偽狂犬病的關鍵措施,及時淘汰隱性感染母豬和仔豬是降低本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徑。做好消毒工作是防控偽狂犬的有效措施。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是防止本病傳播流行的基礎措施。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體系是防止偽狂犬病蔓延的保障措施。及時淘汰病豬并將其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可減少本病的發(fā)生與流行。
要使仔豬有充足的飲水,不要讓豬舍內有污水,潮濕的地方不要種植容易腐爛的植物。在飼養(yǎng)過程中,要使豬舍內經常保持干燥、通風,防止有害氣體和細菌滋生。在飼養(yǎng)過程中要加強對仔豬的管理,做好免疫、驅蟲等工作,保證豬群的健康。避免突然更換飼料品質差、飲水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應激反應。注意豬舍衛(wèi)生,特別是要做好豬舍內外、豬體內外消毒工作。加強對仔豬飼料中各種添加劑的管理工作,使其使用劑量、飼料品種、飼喂方法等符合仔豬健康需要。要根據仔豬的不同年齡和生理特點、季節(jié)變化及天氣變化合理調整飼料配方。天氣暖和時不要飼喂高熱量飼料,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要適當降低日糧中的能量水平;天氣寒冷時要適當提高日糧中的能量水平。合理搭配日糧中的飼料品種及比例,不同日齡、不同營養(yǎng)需要的仔豬要合理搭配。切忌將營養(yǎng)需要過高的飼料與營養(yǎng)需要較低的飼料混合使用。
豬舍內經常保持清潔衛(wèi)生,每天進行3 次通風換氣,每次通風30 分鐘以上,每周對豬舍進行1 次全面消毒,每次消毒間隔2~3 天。如果發(fā)現(xiàn)病豬應及時隔離治療,對污染的豬舍、用具和場地進行徹底的終末消毒,可用5%石灰乳消毒。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好豬場內和周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及時清除糞便、污水,防止細菌滋生,定期做好豬舍及周圍環(huán)境的消毒工作。消毒藥物的選擇: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消毒劑,可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消毒方法。
①紫外線消毒:對豬舍內部進行連續(xù)照射30~60 分鐘(即紫外線燈照射),可殺滅細菌、病毒和部分真菌。
②甲醛熏蒸:將福爾馬林稀釋成5%)密閉在容器中(或直接將甲醛溶液倒入容器中)熏蒸3~5 個小時。
③石灰粉:按每立方米用生石灰粉6g 加水100g 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后使用。此外,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豬場應定期使用高溫和陽光照射來進行消毒。
④消毒劑的使用: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用不同的消毒劑。1.3%~5%石灰乳溶液:可用于欄舍內地面、墻壁和地面的消毒;2.10%~20%生石灰乳溶液:可用于欄舍內地面和料槽、食槽的消毒;3.5%~10%高錳酸鉀水溶液:可用于欄舍內地面和料槽的消毒;4.10%~20%生石灰乳:可用于欄舍內墻壁和料槽、食槽的消毒;5.3%~5%氫氧化鈉溶液:可用于豬舍內地面、料槽以及其他用具和地面的消毒。此外,在對環(huán)境進行全面消毒時應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消毒劑。
飼養(yǎng)管理是防治豬病的基礎,應做到科學喂養(yǎng),合理調配,保持豬群的健康水平。首先要搞好豬舍衛(wèi)生,做到勤打掃、勤消毒。豬舍地面應保持干燥;經常打掃豬舍,保持空氣新鮮。定期用百毒殺等消毒藥對豬舍地面和墻壁進行噴灑消毒;豬舍內的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并在陽光下暴曬消毒;定期對豬進行免疫注射。對不能喂配合飼料的仔豬每天飼喂2~3 次,在每次飼喂時必須充分混合均勻。母豬哺乳期不宜過長,一般為45~60 天。哺乳仔豬在斷奶前5~7 天進行斷奶,并轉入育肥舍飼養(yǎng)。每天觀察豬群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病豬要及時隔離治療。病豬癥狀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肌肉震顫、眼結膜發(fā)紅等。對癥狀較輕的仔豬應給予抗菌消炎等藥物治療。每周用2 次5%來蘇兒溶液噴灑豬舍地面和墻壁及豬欄進行消毒。也可在豬舍內放置1%~2%的燒堿溶液,或2%~5%的來蘇兒溶液噴灑圈舍,使圈舍內有一定程度的堿化作用。及時進行豬群健康檢查及疫苗免疫工作,及時淘汰免疫失敗的仔豬;并在每批仔豬進舍前15 天進行首次疫苗接種(仔豬1 日齡皮下注射1ml 豬瘟、豬偽狂犬二聯(lián)苗)。加強飼養(yǎng)管理工作,做好仔豬保健工作,提高仔豬抗病力。在豬群轉群時,最好進行檢疫,防止引入病原微生物。病愈仔豬可繼續(xù)飼養(yǎng),但應隔離消毒。
總之,針對安徽省岳西縣春季常見豬病,建議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措施,堅持自繁自養(yǎng)原則,盡量減少引種次數,降低患病風險。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養(yǎng)殖區(qū)域,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蔓延。合理安排飼喂程序,保證飲水充足清潔衛(wèi)生。定期開展消毒滅源工作,及時清理圈舍糞污,保持良好通風換氣。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免疫接種計劃,適時適量注射疫苗,增強機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