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家祥, 李小珍, 劉映飛, 林旭彤, 宋振陽, 萬 岱, 宋林云, 孔 欣
(福達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溫州 325025)
在電觸頭材料中,AgW 和AgWC電觸頭因其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電熱性,良好的耐電磨損性,被廣泛用于各種斷路器中作為動觸頭。AgW 電觸頭由于易于加工,能承受大電流電弧侵蝕,在斷路器中使用量明顯多于AgWC。不過近年來,隨著斷路器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比較惡劣的環(huán)境中,比如海上、高溫高濕等場所,對電觸頭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避免電觸頭在使用前被腐蝕導致接觸電阻變高,甚至不導通,目前行業(yè)內(nèi)普遍采用焊接后電鍍銀層的方法,使鎢或碳化鎢與空氣隔絕。但由于電鍍銀層在斷路器出廠前的校驗中或在使用初期即被燒損掉,電鍍銀層并不能解決電觸頭在使用過程中被腐蝕。除了在電觸頭表面電鍍銀層外,觸點制造過程中在其表面直接滲出一層銀層也是一種方法,近來也有通過加入添加物來提高AgW耐腐蝕能力的研究。
為此,本研究對比了粉末冶金熔滲工藝AgW和AgWC 電觸頭在高低溫交變濕熱及鹽霧環(huán)境中的耐腐蝕能力,以明確其耐腐蝕能力的強弱。
將Ag粉、W粉和T粉(添加物)用混粉機混合均勻,將混合粉制粒,然后初壓成型,再將壓坯與熔滲Ag片一起進爐熔滲,得到不同成分的AgW 電觸頭。用WC 粉代替W 粉,采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AgWC 電觸頭。其中混粉時間為2 h~6 h,熔滲溫度為1000 ℃~1300 ℃。
按上述方法分別制得AgW-1(T:0~0.5%)、AgW-2(T:1%~1.5%)、AgW-3(T:2%~2.5%)和AgWC(T:1%~1.5%)4 種產(chǎn)品(詳見表1)。每種產(chǎn)品各取8粒,去除表面銀層,使鎢和碳化鎢顆粒裸露出來,取其中4 粒做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取其余4粒做鹽霧試驗。
表1 試驗材料成分
將電觸頭置于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中,試驗條件如圖1 所示。溫度從25 ℃升至90 ℃用時1 h,于90 ℃恒溫9 h,90 ℃降至25 ℃用時1 h,25 ℃恒溫1 h,25 ℃降至-25 ℃用時1 h,-25℃恒溫9 h,-25 ℃升至25 ℃用時1 h,完成一個周期。-25 ℃時濕度為0%,25 ℃時濕度為50%,90 ℃時濕度為90%。
圖1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條件
將4 種電觸頭置于鹽霧腐蝕試驗箱中,試驗條件按GB/T 6458—1986 執(zhí)行。主要試驗參數(shù):試驗溫度35 ℃;氯化鈉溶液濃度5%;pH 值6.5~7.2;持續(xù)噴霧。
觀察了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第6 周期、第14 周期(試驗結束),鹽霧試驗72 h、240 h(試驗結束)后的電觸頭表面氧化情況,具體結果見表2,外觀見表3。
表2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和鹽霧試驗后產(chǎn)品外觀氧化程度(目視判斷)
表3 試驗結束后產(chǎn)品外觀照片
利用掃描電鏡對試后電觸頭表面進行檢測,分析其氧化程度(根據(jù)表面Ag、O 和W 的含量變化判斷)。圖2~圖5 分別為4 種電觸頭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第14周期后的表面形貌。
圖2 AgW-1
圖3 AgW-2
圖4 AgW-3
圖5 AgWC
從表2 及圖2~圖5 掃描電鏡分析可見: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中,AgW 產(chǎn)品隨著添加物含量的增加,其耐氧化能力相應提升;AgWC 產(chǎn)品不受交變濕熱影響,14周期后產(chǎn)品表面仍沒有變化。
圖6~圖9 為4 種電觸頭在鹽霧試驗240 h 后的表面形貌。
圖6 AgW-1
圖7 AgW-2
圖8 AgW-3
圖9 AgWC
從表2 及圖6~圖9 掃描電鏡分析可見:在鹽霧試驗中,AgW 電觸頭和AgWC 電觸頭在240 h 試驗后均未發(fā)生明顯氧化。
金屬腐蝕的本質(zhì)是金屬或合金與周圍接觸到的氣體或液體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引起損耗的過程。在本研究中,無論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還是鹽霧試驗,其試驗溫度都遠低于鎢或碳化鎢在空氣中的氧化溫度。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環(huán)境下,觸點表面產(chǎn)生凝露,空氣中CO2、SO2等氣體溶于水中形成電解液,比較活潑的金屬鎢失去電子而被氧化,產(chǎn)生電化學腐蝕。在AgW 電觸頭中加入比鎢更活潑的添加物,使添加物先發(fā)生氧化,可以延緩鎢的氧化。AgWC電觸頭由于WC 活潑性差,與Ag的活潑性更接近,因此產(chǎn)生的電化學腐蝕極慢。在鹽霧試驗中,雖然有NaCl 溶液作為電解液,也會發(fā)生電化學腐蝕,但由于試驗溫度較低,腐蝕速度很慢。
(1)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中,無添加物AgW電觸頭氧化速度最快,有添加物AgW電觸頭氧化速度有所減緩,隨著添加物含量的增加,氧化速度變慢。
(2)在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中,AgWC 電觸頭在14個試驗周期結束后仍未發(fā)現(xiàn)有氧化跡象。Ag-WC電觸頭耐腐蝕能力明顯優(yōu)于AgW電觸頭。
(3)在鹽霧試驗中,AgW 電觸頭和AgWC 電觸頭在240 h試驗后均未發(fā)生明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