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軒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 北屯 836000)
小麥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居各類作物之首[1]。在中國,小麥種植面積占糧食作物面積的22%左右,產量占糧食總產的20%以上[2-3]。采用優(yōu)良品種是實現(xiàn)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前提條件[4]。為有效控制小麥新品種(系)在生產上的應用風險,同時優(yōu)化本地品種結構。筆者選擇了8個較有潛力的小麥新品種(系)進行對比試驗,以篩選出適宜北屯區(qū)域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抗病的小麥品種(系)。
為加快構建以產業(yè)為主導,企業(yè)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一體化的現(xiàn)代農作物種業(yè)體系,加快科研成果產業(yè)化開發(fā),鑒定評價新選育(引進)的適宜新疆種植的春小麥品種(系)的豐產性、穩(wěn)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表現(xiàn),為小麥新品種(系)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小麥材料由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新疆農業(yè)科學院核技術生物技術研究所和新疆金天山農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共計8份小麥品種(系)(表1),以新春37號為對照品種。
表1 春小麥品種(系)田間調查
各試驗小麥材料種植采用平作方式,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12行區(qū),行長7.0 m,行距0.2 m,小區(qū)面積16.8 m2。不覆膜,播后鋪設滴灌帶,滴灌帶間距40 cm。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試驗地在一八七團4連6斗1號地,北緯47.3°、海拔430 m。土質屬荒漠淡棕鈣土,爍石多,土層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試驗地土質為荒漠淡棕鈣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下,pH為8.06,全氮0.76 g∕kg,水解性氮71.0 mg∕kg,有機質12.0 g∕kg,有效磷17.0 mg∕kg,速效鉀142 mg∕kg。
2022年3月21日,聯(lián)合整地機整地,達到“齊、平、墑、碎、凈、松”六字標準。試驗于3月25日帶墑播種。人工劃行條播,播種量40萬粒∕667 m2,覆土鎮(zhèn)壓,播深3~5 cm。采用滴灌模式隨水滴肥。全生育期灌水13次,施用尿素總量為61 kg∕667 m2,磷酸一銨23 kg∕667 m2,硫酸鉀20 kg∕667 m2。分別于4月21日、4月28日、5月5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5日、6月2日、6月9日、6月15日、6月21日、6月27日、7月4日、7月10日根據小麥需肥特點分階段施用。
試驗小麥于5月7日進入分蘗期,田間雜草進入三至四葉期,采用化學除草方式,采用苯磺隆30 g∕667 m2和二甲四氯鈉15 g∕667 m2混合藥劑進行防治,除草效果良好。全生育期人工拔草1次。
小麥各品種(系)主要農藝性狀調查項目有播種期、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生育期、倒伏率、生長勢等;主要病害調查項目有白粉病、葉銹病和條銹病等;與產量相關調查項目有畝基本苗、畝最高總莖數及畝穗數等。具體調查結果見表1。
小麥各品種(系)主要室內考種項目有株高、穗長、穗粒數、千粒重、容重、粒色、籽粒飽滿度、黑胚率等。具體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參試小麥品種(系)主要農藝性狀
參試小麥各品種(系)收獲,取3次重復平均值換算小區(qū)平均產量,并折算單位面積產量,經與新春37(CK)對比,按產量高低排序。各參試小麥品種(系)產量表現(xiàn)見表3。
表3 參試小麥品種(系)產量
2.2.1 生育期
參試小麥品種(系)生育期在97~100 d,其中金麥7號生育期97 d,金春189號和金麥10號生育期100 d。
2.2.2 抗逆性
2.2.2.1 抗倒伏性
部分參試小麥品種(系)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詳見表1)。
2.2.2.2 抗病性
參試小麥品種(系)田間均未發(fā)生葉銹病、條銹病、白粉?。唤瘥?號黑胚率最低為0.2%,核春5244黑胚率最高,達到13.0%,對照新春37號黑胚率為5.0%。
2.2.2.3 容重
各參試小麥品種(系)容重均在810 g∕L以上,其中金春189容重最高,為845 g∕L,其次是核春5244(836 g∕L),金麥9號容重最低,為810 g∕L。
2.2.3 優(yōu)質高產小麥品種(系)
石大216:產量排第1位,平均產量626 kg∕667 m2,比對照增產9.6%。生育期98 d,與對照新春37號相同;千粒重較高,達53.0 g,容重830 g∕L。籽粒白色,角質,飽滿度好,落粒性緊,生長勢較強,耐旱抗倒,黑胚率4.0%。未發(fā)現(xiàn)銹病和白粉病。
金麥7號:產量位居第2位,平均產量621 kg∕667 m2,比對照增產8.8%。生育期97 d,比對照新春37號早熟1 d。該品種生長勢較好,容重818 g∕L,千粒重47.74 g,黑胚率低至0.2%。未發(fā)現(xiàn)銹病和白粉病。
核春2號:產量位居第3位,平均產量587 kg∕667 m2,比對照增產2.8%。生育期98 d,與對照新春37號相同。該品種生長勢較好,容重高達834 g∕L,千粒重51.68 g,黑胚率3%,未發(fā)現(xiàn)銹病和白粉病。
金麥9號:位居第4位,平均產量583 kg∕667 m2,比對照增產2.1%。該品種生長勢一般,容重810 g∕L,千粒重較高,為47.21 g,黑胚率8%,未發(fā)現(xiàn)銹病和白粉病。
綜合各參試小麥品種(系)田間農藝性狀調查、室內考種分析和產量測定情況,石大216、金麥7號、核春2號和金麥9號綜合表現(xiàn)優(yōu)良,建議進入下一年度區(qū)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