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亞娟
新課伊始,平老師送給大家一句名言: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意思是寫文章要講究立意,主題思想是文章的宗旨,不能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用華麗的辭藻堆出來的文章是華而不實的,是沒有靈魂的。
平老師:我們來看看《夏天里的成長》中哪一句話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中心句。
虞巍然:文章的中心句是“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
平老師:很好,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句寫的呢?
宋博瑞:我發(fā)現(xiàn)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很多事物,山、河、鐵路,還有人的生長。
平老師:文章的思路特別清晰,圍繞第一段的中心意思,作者從不同方面展開描寫,請大家對照思維導圖進行梳理,清晰地再現(xiàn)作者的思路。
一、根據(jù)中心意思選取典型事例
平老師:作家鐵凝在《盼》這篇文章里,選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來展現(xiàn)中心意思“盼”?
張睿旂:課文先寫了小女孩得到新雨衣,盼著下雨。
肖家和:小女孩盼下雨,終于落了幾個雨點兒,就借各種理由想外出。
薛曉煒:小女孩出不去又怕雨下完,盼著雨停呢!太可愛了!
陳依嫻:第二天,小女孩終于盼到了雨,如愿以償?shù)卮┥狭擞暌隆?/p>
平老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哦!我們來看課文結構的思維導圖——
二、根據(jù)中心意思安排內容詳略
平老師:同學們,作者鐵凝在描寫不同事例的過程中有沒有平均用力呢?
葛依甜:沒有,“盼穿新雨衣”這部分寫得最詳細。
駱彥琳:其他幾件事情寫得比較簡略,占的篇幅比較少。
小談:為什么這部分要詳寫?
平老師:同學們,誰能解答這個問題呢?
葛依甜:這部分最能反映“盼”這一心理活動,最能反映小女孩純真可愛的形象。
平老師:在詳略分布上,作者把“盼來雨,盼外出”作為重點詳寫的部分,其余幾件事略寫,但不論內容的詳略,每件事都是緊緊圍繞著“盼”這一核心要點來寫。
三、借助細致描寫把中心意思寫具體
平老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批注作者是如何借助細致描寫把中心意思“盼”寫具體的。
徐天樂:我覺得作者非常擅長捕捉能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動作。如第2自然段,小女孩剛收到雨衣時的動作,讓我們感受到小女孩對新雨衣的愛不釋手。
宋博瑞:在第18~20自然段,又下雨了,“我”如愿能穿上新雨衣時,“我”的動作是“跑、理直氣壯地打開、拿出、挺、跑下了樓梯、甩”,這些動作一氣呵成,把“我”的喜悅和興奮展示得淋漓盡致。
張睿旂:我覺得作者的心理描寫比較突出,“我”一心盼著下雨,但天就是不遂人愿,于是埋怨起了太陽和天氣預報。
肖家和:比如第17自然段,看到窗外雨后的美景,想到的卻是“雨點兒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我”滿腦子都是新雨衣,“我”的盼望溢于紙上。
姚夢溪:文中還有多處環(huán)境描寫,側面烘托了“我”的情感。如文章最后一段中寫到雨點兒“起勁地跳躍”,其實跳躍的是“我”快樂的心情。
平老師:大家講得很好,除了動作、心理、環(huán)境等描寫,還有人物對話,如文章第5~14自然段都是由人物對話構成的,情節(jié)在人物對話中逐漸展開,“我”的情緒也在一來一回的對話中發(fā)生著轉變。請看下面的表格——
平老師:同學們,圍繞中心意思寫文章的這些妙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選材,并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把典型事例寫具體,寫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