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歌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并被廣為傳頌。三·2班的同學(xué)們在課內(nèi)課外也積累了不少李白的詩歌,班會課上,他們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李白詩歌會,大家各抒己見,與老師和同學(xué)們分享自己最喜愛的詩歌。
主持人:他相伴明白,獨酌清酒,對影成三人;他眾鳥飛盡,孤云獨閑,相看兩不厭。他是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讓我們從他的詩歌中,去感受他的那份浪漫吧!
貝貝:我最喜歡的是《夜宿山寺》這首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以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寫道:寺院上的樓真高啊,似乎有一百尺,人站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而且站在這里不敢大聲說話,因為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李白用夸張的手法來描寫山寺的高聳云霄。整首詩無一生僻字,看似平平無奇,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
樂樂:李白的想象的確新奇,就像他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別出心裁地把月亮比作“白玉盤”和“瑤臺鏡”,生動地寫出了月亮的形狀、顏色和月光的皎潔,讀起來新穎又有趣?!昂簟焙汀耙伞边@兩個動詞,傳神地展現(xiàn)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這首詩我特別喜歡,一有時間就會背一背,反復(fù)品味其中的意趣。
安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崩畎椎倪@首《月下獨酌》寫出了他孤獨寂寞、借酒消愁的苦悶心情。樂觀豪放的李白也有孤獨寂寞、心情低落的時候,此時,他有一壺酒,卻沒有一起喝酒的朋友,所以他只能舉杯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來作伴了。表面看,作者似乎真能自得其樂,但從深層看,這種場景卻是極度凄涼的。讓人讀著讀著,內(nèi)心不禁生出疼惜之意。
彤彤:我最喜歡《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第一句中,“彩云間”寫出了白帝城早晨的景色之美。“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句中,“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和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形容船行駛的速度之快。在行船的過程中,還有不停啼叫的猿猴,不知不覺,所乘之船已經(jīng)穿過了千萬座山。整首詩中,表現(xiàn)出詩人歡快愉悅的心情。讀著這首詩,我仿佛跟著李白乘船順流而下,行駛在長江之上,那種心情美得難以言傳。
糖糖:大家來聽一聽這首《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這首詩寫了在洛陽城中,春風微拂的一個夜晚,喧囂的城市安靜下來,詩人在客舍里無意中聽到外面?zhèn)鱽砬辶恋牡崖暎恢呛稳苏诖底唷墩蹢盍?。在唐代,人們不僅在親友遠行時贈送柳枝,還會在分別之后的春天折柳寄遠,表達對親友的殷切懷念。詩人聽著如此婉轉(zhuǎn)又容易引起思鄉(xiāng)之情的曲聲,想到什么人聽到這首曲子能不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呢?詩人從二十多歲離開故鄉(xiāng)蜀地之后再也沒有回去過,漂泊異鄉(xiāng)是他生活的常態(tài),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也自然時常縈繞心頭。每首思念家鄉(xiāng)的詩歌都是他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讀來十分感人。
萌萌:我還讀過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展現(xiàn)了李白的豪邁奔放。大家聽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在李白的筆下,黃河的水是從天上而來,奔騰入海再也不會回來。在這兒,他用水一去不回比喻時光飛逝,永不停留。你看,高大廳堂中照出的頭發(fā),早晨還是“青絲”,晚上就變成了雪一樣白。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時光的短暫。所以他覺得人在得意的時候就要盡情歡快,不要讓金杯空空地對著明月。李白還特別自信,他覺得天地造就了自己的才干,必定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回來。讀李白的這首詩,感覺特別痛快,渾身充滿了力量。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每當我學(xué)習感到累了、困了的時候,讀一讀這首詩,瞬間覺得精神滿滿。
歐陽老師:同學(xué)們講得真好!李白的確不愧為“詩仙”,他寫快樂,會讓我們也跟著一起快樂;他寫孤獨,讓我們似乎也感到了孤獨。他在詩歌中運用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至今仍值得我們在寫作中借鑒。這就是我們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們歷經(jīng)千年仍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我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做好中華文化的小小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