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生
《三國演義》里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許多讀者讀了,只覺得有趣,或者贊揚孔明的智慧和關云長的義氣。但你可想到,這個故事包含的意義,遠不只是有趣,還有軍事科學中直到現(xiàn)在還被人研究著的“反推法”。反推級數(shù)越高,獲勝可能性越大。
赤壁之戰(zhàn)中,孔明派關云長把守華容道,并要他立下軍令狀,不放曹操逃走。華容道號稱難走,關云長問:“若曹操不從那條路來,如何?”孔明道:“我亦與你軍令狀?!边€對他說:“云長可于華容小路高山之處,堆積柴草,放起一把火煙,引曹操來?!?/p>
云長問:“曹操望見煙,知有埋伏,如何肯來?”
孔明道:“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他見煙起,將謂虛張聲勢,必然投這條路來?!?/p>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曹操果然走華容小路,而且望煙火起處走去,于是恰好碰上了關云長。
孔明在這場調兵遣將中,用的便是反推法。
蘇聯(lián)國防部軍事出版社曾出版《思考·計算·決策》一書,把“反推”作為評判軍官智力功能表現(xiàn)的重要一項。書中寫道——甲和乙是敵人,甲要追乙。乙所躲的洞有兩個出口,一個容易一個難。按反推等級劃分,局中人的考慮方案,有如下三種:
一、雙方的反推級為零。誰也不模擬(考慮)誰的判斷。這時乙走容易的路,甲也從這條路去追,結果怎樣,決定于速度。
二、甲的反推為零級,乙的反推為一級。乙做如下考慮:“甲當然要走容易的路追我,所以我走難路為上策?!币揖吞拥袅?。
三、甲的反推為二級,而乙的反推僅為一級。
則乙的考慮如前,選擇難路。甲卻多一級考慮:“乙想我會走容易的路,所以他會走難走的路,我當然要走難路,乙是絕對想不到這點的?!苯Y果,乙被追上了。
還可以做等級更高的反推。
這部軍事讀本論及上述反推法,卻不曾以具體故事說明;而《三國演義》寫了具體故事,卻沒有稱之為“反推”。但我們分明看出,甲等于孔明一邊,乙等于曹操一邊。曹操用了反推的一級,孔明卻用了二級,加上放煙火,則成為三級,于是曹操便不能不自投羅網(wǎng)了。
(摘自《三國小札》,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