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傳普
2005年年底,紫砂陶傳統(tǒng)制作工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對于宜興的紫砂匠人們來說,這其實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在紫砂藝術千百年世世代代的傳承之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經(jīng)典的器型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紫砂藝術和其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相互融合,交相輝映,形成了以紫砂陶刻為代表的工藝呈現(xiàn),不僅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使用,而且可以提升我們的藝術審美品位,蘊藏著人文情感的寄托之情。
這件紫砂藝術作品《有鳳來儀》采用了傳統(tǒng)的罐體形態(tài),但是其中的處理還是非常的精致細膩,適合我們用來醒茶或者作為文房筆洗也是非常的合適,其實就是這樣的一件文房用品,加入了陶刻的內容“有鳳來儀”。對于陶刻藝人來說,關于鳳凰的題材屢見不鮮,但是如何刻繪得更加具有靈動感和藝術性,則是永恒的主題。這件作品圍繞罐體的形態(tài)展開巧妙的布局,在精益求精的基礎之上,匠心獨運地把鳳凰和祥云紋飾有機地組合起來,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紫砂陶刻藝術的無限魅力。從俯視的角度來看,是鳳凰華麗的羽毛,上面通過作者刻刀的深淺不一而產(chǎn)生了良好的層次感,如果上手摩挲的話,更加的直觀清晰,旁邊則是滿刻的祥云紋飾,宛如身臨其境地穿梭在云海之端一般,令人觀之賞心悅目,特別是翅膀邊緣的處理,能夠看到非常清晰的線條以及在著墨之后的紋理凸顯,特別地適合我們長期把玩,如果這樣的作品在文房之中能夠長期地陪伴我們的話,那簡直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陶刻藝術作品《有鳳來儀》,如果說作者是為了炫耀自己精湛的陶刻技法也不為過,因為從畫面的布局和整體的設計來看,本身就非常的具有高級感,再加上不同元素的交相呼應,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有鳳來儀的那種氣勢,非常的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人文素養(yǎng),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和啟迪,為紫砂陶刻內容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斷地升華著紫砂的藝術審美和文化創(chuàng)新。
有鳳來儀,在我們古代是一種非常吉祥的征兆。鳳凰,就是傳說中既美麗又具有浴火重生精神的堅韌,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崇拜。在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中,能夠看到許多關于鳳凰的題材,往往和龍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我們非常熟悉的龍鳳呈祥的圖案,往往給人以高貴、吉祥的祝福之情。在《尚書·益稷》之中有著這樣的記載:“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币馑际钦f,當演奏虞舜時期的簫韶樂時,由于音樂美妙動聽,把鳳凰也引來了。在后來的演繹之中,形容杰出人才的降臨,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之情。結合紫砂藝術,鳳凰這樣的陶刻內容還是比較的常見,往往為了凸顯出它的華麗和高貴,對于刻功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都比較高,特別考驗匠人們的精力和耐力,而且結合了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后,更多的關于鳳凰題材的演繹層出不窮,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色。這件作品《有鳳來儀》從造型的設計方面來看是比較簡單的器物,但是上面的陶刻內容非常的精致典雅,藝術的氣息撲面而來,特別適合陳列在書房文案之上,除了能夠增加空間的人文氣息之外,還能夠讓我們有一種美好的祝福和體驗,對紫砂陶刻藝術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
總之,紫砂這樣的材質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之外,質樸的肌理之感特別適合陶刻裝飾的運用,從紫砂誕生起,許多的文人雅士就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情感表達通過鐫刻的形式來呈現(xiàn)在紫砂上面,而且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以至于我們在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穿越歷史而來的銘文鐫刻和畫面的勾勒,為我們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