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娜,袁斌香,楊孟鴻
(1.贛州農(nóng)業(yè)學校,江西贛州 341000;2.贛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隨著人群生活水平及消費水平的提高,肉類的消費逐漸上漲,人們對于動物食品的需求及要求日益增高(韓夢琪,2023),為了促進仔豬生長、提高飼料轉(zhuǎn)化率,過往研究發(fā)現(xiàn),丁梭酸菌可以顯著提高動物免疫功能,增加血清蛋白含量,改善腸道功能(劉公言等,2023 ;魯春靈等,2023 ;張紅芳等,2023),所以本研究通過探究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丁酸梭菌對仔豬ADG、ADFI、F/G 及DM,CP、Ash、EE 消化率的影響,以期為丁酸梭菌在仔豬養(yǎng)殖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在當?shù)胤敝硤鲑徺I豬齡和體重相差較小的79 頭仔豬用于試驗,基礎日糧參考NRC1998 年推薦的仔豬營養(yǎng)需要進行配制。具體組成如表1 所示。
1.2 試驗設計及飼養(yǎng)管理 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
將所有仔豬分為基礎組、1 組、2 組和3 組,其中基礎組有21 頭仔豬,飼喂基礎日糧;1 組有20 頭仔豬,2 組有18 頭仔豬,3 組有20 頭仔豬,1、2、3 組仔豬分別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250、500、750 mg/kg 的丁酸梭菌(活菌數(shù)為3×109CFU/g)?;旌暇鶆蚝筮M行飼喂,試驗共進行60 d,所有仔豬自由采食和自由飲水,自然光照,定期清潔,保持飼養(yǎng)環(huán)境干凈,按場區(qū)規(guī)定進行常規(guī)防疫消毒。
1.3 樣本采集 試驗開始和結束測量各組仔豬重量,稱重前一晚20 :00 停止飼喂,次日早8 :00 進行稱重,每周收集并記錄飼料剩余量,試驗結束前3 天,各組選擇3 只體重相差不大的仔豬收集糞樣,保存于4℃的環(huán)境下待測。
1.4 測量指標及方法
1.4.1 生長性能 生長性能指標包括平均每日增重(ADG)、平均每日采食量(ADFI)、平均每日料重比(F/G)(宋延飛,2014)。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ADG=(結束重量- 開始重量)/ 本次試驗時間;
ADFI=每只仔豬總采食量/ 本次試驗時間;
F/G=(飼料減少總量/ 試驗時間)/ 日增重量。
1.4.2 養(yǎng)分消化率 試驗結束前取各組仔豬飼料樣品和糞樣,飼料樣品低溫保存,所收集糞樣65℃烘干,之后采用內(nèi)源性指示劑法測量其中的干物質(zhì)(DM)、粗蛋白質(zhì)(CP)、粗灰分(Ash)、粗脂肪(EE)消化率。
1.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進行整理,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丁酸梭菌對各組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1 可知,與基礎組相比,1、2、3 組的末重及ADG,2 組的ADFI,3 組的ADFI、F/G 顯著上升(P<0.05);與1 組相比,2、3 組的末重、ADG、ADFI,3 組的F/G 顯著上升(P<0.05);與2 組相比,3 組的ADG 顯著下降(P<0.05),ADFI、F/G 顯著上升(P<0.05)。
2.2 丁酸梭菌對各組仔豬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2 可知,與基礎組相比,1、2、3 組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顯著提高(P<0.05),與1 組相比,2 組的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3 組的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顯著提高(P<0.05);與2 組相比,3 組的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顯著提高(P<0.05),但Ash 消化率顯著下降(P<0.05)。
表1 丁酸梭菌對各組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2 丁酸梭菌對各組仔豬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
3.1 日糧添加丁酸梭菌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本研究指出,日糧添加丁酸梭菌后,仔豬末重和ADG 都顯著提高,且當丁酸梭菌添加量達到一定量時,仔豬的ADFI 及F/G 也出現(xiàn)顯著提高。丁酸梭菌生成的丁酸能改善機體的生長發(fā)育(覃美蘭等,2022),且丁酸梭菌可以產(chǎn)生多樣維生素,從而補充機體所缺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幫助機體快速生長(于淼等,2020)。本次的研究結果與過往研究結果相似,李瑩等(2023)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白羽肉雞飼料中加入400 及600 kg/t 的丁酸梭菌時,肉雞末重和ADG 增長最為明顯。陳曉雨等(2023)研究發(fā)現(xiàn),丁酸梭菌組綿羊末重和ADG 顯著提升,F(xiàn)/G 顯著下降,原因可能與丁酸梭菌添加量和動物種類不同有關。
3.2 丁酸梭菌對仔豬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后,仔豬的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顯著上升,且在添加量達到500 mg/kg 時,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最高,繼續(xù)增加丁酸梭菌添加量,反而會使DM、CP、Ash、EE 養(yǎng)分消化率下降。丁酸梭菌產(chǎn)生的丁酸能增強腸道功能,改善菌群結構,促進動物的吸收消化功能(余榮等,2012),此外,丁酸梭菌可以分解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增加動物對飼料的吸收消化(李文茜,2019)。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似,李文茜(2019)研究指出,在犢牛日糧中添加丁酸梭菌后,其對養(yǎng)分的消化吸收顯著增加,日糧利用率顯著上升。胡志超等(2022)指出,在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顯著提高飼料DM 消化率,使肉牛腸道有害菌數(shù)下降。王遠霞等(2020)指出,在基礎飼料中加入丁酸梭菌能顯著增加仔豬空腸菌群多樣性,提高有利于腸道健康菌株的相對豐度,同時降低致病菌的相對豐度,改善菌群結構。
在日糧中加入500 mg/kg 的丁酸梭菌能顯著增加仔豬的ADG、ADFI 以及DM、CP、Ash、EE的養(yǎng)分消化率,但對F/G 沒有顯著提升,在飼料中加入750 mg/kg 的丁酸梭菌能明顯增加ADFI、F/G,但會減少DM、CP、EE 的養(yǎng)分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