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辰
大人們最愛講的一句話是“學生的主業(yè)就是學習”。但學習不是什么輕松的事情,上課不好玩,寫作業(yè)很累人,考試更是讓人壓力很大,考不好還要挨批評。是啊,學習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煩惱,到底圖個什么呢?
首先,要問問你,不學習行不行呢?
可能有人要說,當然行。特別是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坊間流傳著許多“一夜暴富”的故事,比如,短視頻平臺上的“網紅”,在美顏濾鏡背后跳一段舞、唱幾首歌,就有人給他們送禮物;還有很多年輕藝人們,十幾歲就是大明星;電競的職業(yè)玩家,贏一場國際比賽獲得的獎金就很豐厚……甚至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做生意的親戚朋友,他們可能沒讀過太多書,但是事業(yè)依舊做得挺好,日子過得也不錯。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的確有很多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變得出類拔萃。
但是我們只看到了他們聚光燈下的風光,可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走這條路,對于天賦有著極高的要求,你擁有的那個特長,得特別“長”才可以!很多時候,他們的成功也有運氣的成分,本身就是一場豪賭。比如,著名電影導演李安,天賦夠高了吧?他在職業(yè)生涯初期也有6年時間沒有影片可拍,在家里虛度時光。他曾在《十年一覺電影夢》這本書中說:“當機會快來時,我已經瀕臨谷底,快要不行了。”
所以,愛好這條路其實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輕松好走,它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不懈地堅持,這并非一條人生的捷徑。如果你真的喜歡、想做,那么首先就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夠強的專業(yè)能力支撐自己的理想;更要想到:你是否真的做好了吃苦的準備。
在我的學生里,有一個男生就覺得學習沒意思,非常想做電競選手。于是,老師專門帶他去一所電競學校來了一場“圓夢之旅”。結果,他連學校的入門測試都沒通過,他不甘心,便和這所學校的學生比賽了一局,也敗得很慘。他明白了,要成為有所成就的電競選手,需要極高的天賦,在平時訓練中吃的苦也并不比學習少。于是他結束了短暫的“電競生涯”,回到了讀書學習的軌道上。
現(xiàn)在的你,就像我的這位學生一樣,人生剛剛開始,擺在你面前的是無限的機會、無限的可能性。在這個時候如果把自己的未來發(fā)展全部賭在一條路上,甚至為此放棄學業(yè),也就失去了更廣闊的世界、更多的選擇空間。這樣未免太冒險,更有些可惜。
人生很長,一輩子可以嘗試很多事,高學歷給你更多的選擇空間,也能為你將來的生活幸福提供一份保險。多點亮一些技能燈,肯定不會吃虧。
因此,好好學習、學有所成,或許很難讓一個人暴富或出名,卻一定能給你的生活以保障、給你的人生以選擇的權利,給你一份“穩(wěn)穩(wěn)的幸?!?。
那萬一我們堅持想要沿著自己的愛好與特長之路走下去呢?那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不過不要忘記,我們學習時獲得的那些技能,其實是可以遷移的。也就是不論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在學習文化課時獲得的硬知識和軟技能都會幫助你走得更遠。這里面就包括勤奮與毅力、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還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比如,同為“網紅”,畢業(yè)于高等藝術院校的就可能會獲得更多資源,而很多人卻只能靠唱歌跳舞來留住那點隨時可能流失的觀眾。
所以,有厚實的文化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托底,不管你想做什么,未來的人生之路都會走得更有底氣。如果有一天在特長發(fā)展上遇到了瓶頸,你也可以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出口,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找到依托。
讀到這里,可能你要問:如果學習是為了給人生托底,那么是不是我隨便上個學,以后找份工作,能賺錢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了?為什么還要努力學習呢?
其實,我們今天努力學習,還不僅僅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幸福的生活,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在物質富足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感覺不幸福。因為,他們雖然收獲了物質上的滿足,卻缺少心靈上的營養(yǎng)。而真正的幸福來自我們所取得的成就和因此獲得的尊重,來自一種“我的生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的感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種體驗,那就是當我們做成一件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完成一項有難度的任務時,獲得的那種“成就感”。比如,當我們反超對手贏了一場籃球賽,或者是解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背會了一篇課文。這種靠我們自己努力達成目標的感受,是特別快樂的。
我們學習,其實正是因為它可以帶給我們成就感,而且是持久、穩(wěn)定,會讓我們越來越好的成就感。有了這樣的成就感,學習這件事就會變得刺激、有趣起來,我們會進入一個越學越高興的良性循環(huán),也就會不斷挑戰(zhàn)自我、變成一個越來越厲害的人。
這時候大家可能會說,學習好會有成就感,但如果自己是個“學渣”,受打擊還來不及,這種成就感從哪兒來?
的確是這樣,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來說,這是挺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面前的困難越大,戰(zhàn)勝困難帶給我們的成就感也會越強烈。
我們可以把學習當作一個有點強的對手。越是到了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慫!不斷挑戰(zhàn)自我,持續(xù)積累能量,不斷打怪升級,最終戰(zhàn)勝“大魔王”。
拿我自己來說,我在高中那幾年也經歷了從一個“學渣”到“學霸”的成長歷程。很艱難,從總是寫不完作業(yè)到慢慢學著做計劃,從每天忍不住看手機到要求自己放下手機專注學習,從恐懼和逃避數學到考到平均分,整個過程像一部大片一樣,非常刺激。最后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膨脹”了!那種戰(zhàn)勝自己、證明自己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夠我津津樂道一輩子。
事實上,上學時我們偷的懶、欠的債,常常需要我們以后多吃很多苦、多繞很多彎路來還。如果不努力學習的話,我們失去的,可能不只是考試卷子上的分數,而是很多人生的選擇權和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到那個時候你們會發(fā)現(xiàn),虛度了本來可以努力的時光,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
所以學習其實真的不是為了父母或者老師,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過上有成就感、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為了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摘自《一認真你就贏了》,接力出版社,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