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含勇 余里 龍婷婷
成都的公主“花花”,憑借多次沖榜的頂流熱度,成為熊貓界的“女明星”;北京動物園外號“西直門三太子”的陽光男孩“萌蘭”,以擅長“越獄”而聞名全國。旅美大熊貓“丫丫”的回家之路更是牽動無數國人的心。這個春天的網紅頂流,非熊貓莫屬。
而作為中國第一代大熊貓研究保護工作者,胡錦矗見證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史的每一個重要瞬間,2023年2月16日,94歲的胡錦矗在四川南充去世。他被譽為“中國大熊貓之父”“守護國寶的國寶”。
1957年,來自四川開江的胡錦矗從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脊椎動物研究班畢業(yè),隨后回到南充師專(現(xiàn)西華師范大學)任教。這一年,南充師專的生物系剛剛成立,胡錦矗的研究方向還是飛鳥與魚。還要等14年,他才會和大熊貓這一命中注定的伙伴相遇。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偕夫人訪華,專程去北京動物園參觀了大熊貓。在周恩來總理的特批下,中方決定將兩只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作為珍貴禮物送給美國。這一年, “熊貓外交”的時代拉開序幕。
1974年,45歲的胡錦矗受命進入四川臥龍,組建一支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組織和領導全國第一次大熊貓野外調查研究,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搞清楚中國到底有多少只大熊貓。
作為此次調查的隊長,胡錦??疾炝怂拇ㄋ械拇笮茇垪⒌?,他發(fā)現(xiàn)很難在野外看到大熊貓,即便遇到也是匆匆一瞥,相機還沒掏出來,大熊貓就轉身匿入山林。
胡錦矗想到,大熊貓每天要吃竹子,要排便。不同大熊貓的糞便,其殘留竹節(jié)的長短、粗細、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過比較可以了解大熊貓的大體年齡、種群數量和活動范圍等——這套方法后來被命名為研究野生大熊貓的“胡氏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調查隊員打著簡易的棉質綁腿,穿著單薄的解放鞋,翻越高山、蹚過急流,測樣方、住帳篷。歷時4年、行程9萬公里,川、陜、甘的2459只大熊貓,特別是四川省的1915只大熊貓,就這樣被胡錦矗和隊員們用“胡氏方法”“找”到了,并最終形成一份20多萬字的《四川省珍貴動物資源調查報告》。
基于這份寶貴的調查報告,臥龍自然保護區(qū)從原來的2萬公頃擴建為20萬公頃。這次調查還榮獲了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獎,胡錦矗開始慢慢意識到,“可能我這一輩子,都要和大熊貓打交道了”。
胡錦矗病重時言語不清,“五一棚”3個字卻說得很清晰。
“五一棚”位于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東南核心地帶,如今已成為全球大熊貓研究者的“朝圣之地”。但在1978年剛建立時,這里只有幾個簡陋的窩棚。
“因為棚區(qū)距離最近的水源地,要走51級臺階,所以取名‘五一棚?!边@個故事胡錦矗已經講述過多次,但每一次回憶時,他都臉帶笑意。
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定位戴著無線電頸圈的幾只大熊貓。夜晚,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雪地,踩著沒膝深的積雪,反復測試,確定大熊貓的位置。一夜下來,胡錦矗的軍大衣凍成冰甲,走起來如機器人一樣咔嚓作響。
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胡錦矗帶領團隊用長達8年的時間,在35平方公里區(qū)域內,建立了7條觀測線路,并獲得了大量有關大熊貓生物學的第一手材料。這也是迄今為止野外觀察追蹤大熊貓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次科考,他們首次系統(tǒng)地對大熊貓生態(tài)學、行為學、繁殖學等進行了基礎性研究,取得了寶貴的研究成果。
1985年,胡錦矗編寫的首部關于野生大熊貓生態(tài)研究的學術專著——《臥龍的大熊貓》出版,首次揭秘了大熊貓在密林里的“隱士”生活。這部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權威的大熊貓保護科研基礎性資料。
以“五一棚”為起點,胡錦矗帶領的團隊雖扎根在四川臥龍的山野之間,卻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國大熊貓保護事業(yè)開始走上正軌、走向國際。
1980年,以大熊貓為會標的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后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即WWF)進入臥龍,與中國政府展開合作,增設帳篷,擴點建站,派駐專家。這不僅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大熊貓保護工作的起點,也是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的第一個保護工作。
“因為胡錦矗,中國的大熊貓保護事業(yè)才能取得這樣豐富的成果。”被譽為“20世紀三位最杰出野生動物研究專家”之一的美國動物學家喬治·夏勒,這樣評價胡錦矗在大熊貓保護上的成就。
科研遇到關鍵節(jié)點,已經七八十歲的胡錦矗,仍然選擇上高山、進森林、住窩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拿到最真實、最一線的數據資料。一直到92歲生日之前,胡錦矗都堅持每天去辦公室工作。人們把胡錦矗視為一個大熊貓數據庫,和大熊貓有關的一切問題,似乎都能在他那里找到答案。
胡錦矗曾說自己一生的驕傲,就是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人才。退休前,胡錦矗培養(yǎng)出近20屆研究生,他們中的多數,已經成為大熊貓研究界的扛鼎者。談及人生中的遺憾,他則說:“人生有限,培養(yǎng)的學生還不夠多。”
教書育人、做好研究,是胡錦矗一生最大的事業(yè),他說:“我們有世界上唯一的種群和棲息地,科研搞不好,對誰都沒法交代?!?/p>
(摘自2023年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本刊有刪節(jié),知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