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云大師
《生經(jīng)》有一則《我所鳥》的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大香山,滿山遍野長滿了各種藥草。山里住著一種鳥,名叫“我所鳥”。每當(dāng)春天藥果成熟時,上山采藥的人可說是絡(luò)繹不絕。這時,我所鳥總是悲鳴地叫喚:“這山是我所有!這藥果是我所有啊!我的心實(shí)在痛苦,你們?yōu)槭裁匆獊韸Z取我的所有?!蔽宜B晝夜頻頻呼喚,撲翅哀鳴要人止住,但是人們?nèi)耘f采擷不停。最后,我所鳥終于嘶竭力盡,吐血身亡。
我所鳥渴愛著大香山的一切,就如同我們渴愛著世間一切,由于愛而執(zhí)為實(shí)有,由于執(zhí)為實(shí)有而不能接受無常變化,由于無常變化而憂悲苦惱、不能自在。
每個人的心里大都有著一種認(rèn)為:我所有。土地房舍是我所有的,錢財衣物是我所有的,美貌名望是我所有的,這本書是我所有的,那支筆是我所有的,這面墻是我所有的,那塊地是我所有的……為著種種“我所有”,與人刀槍相向、斤斤計較,讓自己忙得昏天暗地、無法靜心。
古人都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比绻つ孔分鹬拔宜小保瑘?zhí)著不已,一朝無常來到,我們究竟還剩下什么呢?
(摘自《禪師的米粒》,上海人民出版社,斤禾圖)
文/燕趙任俠
李春是隋代的石匠。有一次,王員外家要用石頭壘墻。經(jīng)過考核,李春和一個姓孫的石匠同時被招募去了。因?yàn)槎际沁h(yuǎn)近聞名的石匠,因此兩個人都認(rèn)識,關(guān)系也不錯。王員外讓他們分別負(fù)責(zé)兩面石墻,規(guī)定干完之后給工錢,至于如何選料,都是他們自己負(fù)責(zé)。
二人到山上選好料后,就開始動工了。李春速度較慢,孫石匠進(jìn)展卻很快。沒過三天,孫石匠就把墻壘好了,而李春連一面墻都沒有壘好。李春感覺不可思議,就去看孫石匠壘的墻,而此時,孫石匠也正在看李春壘的墻。
當(dāng)兩個人都看完對方的墻,重新聚在一起時,李春說:“孫兄,我看你壘墻用的都是大石頭,這墻不堅固??!”孫石匠說:“老弟,我說你是死心眼你還不信,你用小石頭打好地基,又用小石頭填縫,這樣耽誤時間,有什么意義呢?”
李春說:“地基好,上面的石頭才不會塌方;用小石頭填縫,石頭與石頭之間才能更緊密,這墻才能用很多年?!?/p>
孫石匠連連搖頭說:“人家墻用多少年和你有什么關(guān)系?你拿的是這次砌墻的錢,就你那認(rèn)真樣,我干三個活兒,估計你連一個活兒也干不完。”李春說:“我們身為手藝人,就要憑良心和手藝吃飯?!?/p>
沒過一年,孫石匠壘的墻就倒了,而李春壘的墻十年都沒事。后來,朝廷招募石匠去建橋,王員外擔(dān)保推薦了李春。
李春沒有讓大家失望,他主建的趙州橋,歷經(jīng)千年,至今還雄姿不減,堅挺地屹立在洨河之上。以天下之至拙破天下之至巧,什么事都能做好!
(孤山夜雨摘自《演講與口才·成人版》2023年第4期,Stacy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