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芹,徐 美
(濟南市水利工程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71108)
大冶水庫位于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口鎮(zhèn)大冶村北,大汶河支流方下河上,水庫建成于1958 年7 月,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63km2,總庫容5293 萬m3,原興利庫容2870 萬m3,增容后興利庫容3860 萬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中型水庫。2010 年12 月完成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實施了壩基灌漿防滲、改建放水洞、新建溢洪閘,以及完善辦公和觀測設備等,水庫防洪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2015 年10 月至2017 年10 月實施了水庫增容工程,提高興利水位1.5m。2016 年完成了灌區(qū)改造工程,恢復灌溉面積1.5 萬畝。
由于本地區(qū)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造成水庫水源各分層水質差別很大。汛期有效降雨會使庫水面快速上漲,造成水庫各分層水質發(fā)生明顯變化。同時夏季氣溫高,容易滋生藻類等水生植物,有些年份甚至有微量藍藻生成。庫水淺表多有樹葉、枯枝等淤積雜物,取水攔污柵容易被堵塞,形成淤泥甚至是黑臭水,從而增加水處理的難度。汛期流域內(nèi)河道源短流急,攪動水庫底部泥沙、淤泥等,致使水體渾濁,甚至有“異重流現(xiàn)象”,出現(xiàn)最難處理的低溫低濁水,水庫底層水便是這種低溫低濁水質層。生化分析表明,底層水比表層水有更高濃度的氨、氮、硫化氫、磷酸鹽等。水庫淺表水與底層水的水質均較差,水中的異味與新生有害物質增加了水處理的成本和難度。
城源水廠從大冶水庫放水洞取水供給萊蕪市區(qū)居民的生活用水屬底層水,原水水質較差,處理成本很高,存在水質不安全因素。為確保飲用水安全,降低水處理成本,在取水口實行分層取水十分必要。
通過分析相關資料,廣西西云江水庫(最大壩高21.5m)豎井和3 層閘門的分層取水塔,3 層閘門底坎高程分別為147m、152m 和157m。經(jīng)分析,大冶水庫現(xiàn)取水口工程現(xiàn)狀與廣西西云江水庫取水口工程現(xiàn)狀相似,完全可以借鑒其分層取水方案。為保證萊蕪區(qū)城市居民供水安全,提供優(yōu)質水資源,結合大冶水庫取水口工程實際,并經(jīng)省、市水利專家研究討論和實地踏勘,確定了大冶水庫放水洞分層取水改造方案。
分層取水口在原放水洞上方設置6 個,分別在:(1)高程234.46m,取水口尺寸DN1000;(2)高程232.46m,取水口尺寸DN1000;(3)高程230.46m,取水口尺寸DN1000;(4)高程228.46m,取水口尺寸DN1000;(5)高程226.46m,取水口尺寸DN1000;(6)原有取水口高程223.19m,取水口尺寸DN1300。分層取水口對原有取水口及興利水口沒有影響。
3.2.1 管道施工安裝方案
(1)豎井式取水管安裝。經(jīng)現(xiàn)場實地踏勘,放水口管底高程221.69m,放水口管徑DN1300,引流部位為錐形喇叭口暗渠導入。本方案擬從放水洞內(nèi)側立面向水庫中心位置沿錐形喇叭口暗渠延伸至8.75m 處,設直徑DN1300 鋼制導流管;延伸部分鋼管采用水下自密實混凝土澆筑穩(wěn)管,穩(wěn)管長度6.3m,澆筑高度為暗渠上沿,混凝土等級不低于C30;擬在延伸至1.5m 位置為中心點向上開DN1300×DN1500 三通口,安裝直徑DN1500 豎井式鋼管作為取水干管,安裝鋼管頂部高程240.00m;取水口分別安裝同口徑拍門,用懸臂吊控制拍門開啟,拍門和懸臂吊之間采用不銹鋼鋼絲繩鏈接;拍門取水口設格柵防護;取水口位置以垂直于原放水洞鋼筋混凝土墻為軸線,從最底層依次在軸線中心設置1 個,與軸線夾角45°處各設2 個,與軸線夾角90°處各設2 個,以防止懸臂吊與拍門之間鋼絲繩出現(xiàn)“絞絲現(xiàn)象”。
(2)豎井式取水管加固。豎向立柱為直徑22mmH 型鋼,斜撐和橫向筋為直徑18mm 槽鋼,頂部為平臺采用10mm 花紋板焊接;原放水洞內(nèi)側面植入直徑20mm 膨脹螺絲,焊接厚度為12mm 鋼板作為焊接連接件,各連接件橫向間距800mm,豎向間距1000mm;鋼制件連接部位均采用氬弧焊打底;井架與原鋼筋混凝土用膨脹栓連接,豎向間距1500mm,橫向間距1000mm,焊接連接。
(3)豎井式取水管吊裝。①對施工人員進行現(xiàn)場安全教育,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帶和其他安全防護用品;②對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工機具做好提前檢修和保養(yǎng)工作,確保完好無損進入施工現(xiàn)場;③按照施工順序,依次將機械設備、工機具落實到位;④吊裝過程中,設總指揮一名,依照現(xiàn)場安裝順序分單元依次吊裝,并在吊裝中安裝側拉繩穩(wěn)控組件。
3.2.2 電器設備組安裝工藝
懸臂吊電機組的選型:懸臂吊型號DJB-P500,荷載500kg,臂長6000mm,通過3 組電機分別控制左右、上下、前后3 個方向(左右電機1 組,功率0.75kW;上下電機1 組,功率4kW;前后電機1組,功率0.4kW)??刂乒癜卜庞谠蟹潘床僮鏖g,并設置啟停開關及大于63A 漏電保護裝置;懸臂吊安放于操作平臺中心位置,懸臂吊立柱采用圓管制造,兩端分別焊接底板和旋轉軸,上部安裝腰圈軌道。底板通過化學螺栓與鋼板地面連接固定,保證懸臂吊的穩(wěn)定性。旋轉軸上開有通孔,實現(xiàn)電纜從立柱內(nèi)部隱蔽穿線。腰圈軌道用于懸臂吊旋轉,軌道上有若干通孔,用于安裝旋轉限位擋塊,可以實現(xiàn)0°~360°角度限制。
3.2.3 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
(1)隔板阻斷。從放水洞內(nèi)側向里延伸至10m位置用定尺寸鋼板阻斷水流,阻斷部位靜態(tài)水流自然流出,以保證基底清理時人員和設備安全。
(2)基底清理。澆筑混凝土部位原有碎石、淤泥、藻類等沉積物需在澆筑前徹底清理,以保證新舊混凝土良好的結合。
(3)沉管施工。施工現(xiàn)場采用25t 吊車將水下部分預制管按預定方案沉入引流部位錐形喇叭口暗渠內(nèi),在暗渠頂部用焊接型鋼固定水下沉管,下部DN1300 拍門處于打開狀態(tài),以便滲出部分水流通過。
(4)混凝土澆筑。澆筑用混凝土標號C30。澆筑前對與原放水洞接觸面膠墊圈和鋼管焊接部位進行檢查,確保膠墊圈未老化、破損及焊縫未開裂。澆筑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因故中斷時間不宜超過45min;流動性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并一次性澆筑至設計標高。
施工順序:施工準備→土方開挖→立柱施工→鋼圍檁施工→鋼橫梁施工→支撐安裝施工→預應力施加→土方工程和支撐工程循環(huán)施工。本工程裝配式組合內(nèi)支撐鋼構件安裝,采用分件吊裝的方法,吊裝圍檁、角撐以及對撐,結合現(xiàn)場出土計劃,按照從南、北兩邊同時推進的方式拼裝;在完成管道豎向型鋼支撐后,為防止冬季水面出現(xiàn)“凍漲”現(xiàn)象,本工程擬從原設計支撐南北兩側各安裝3 道450 斜撐加固,采用22mmH 型鋼;橫撐采用18mmH 型鋼,間距1000mm;支撐底部預埋件預埋于600mm×600mm×1000mmC30 混凝土內(nèi),預埋鋼板厚度20mm。
經(jīng)過對鋼絲繩的破斷控力計算與安全系數(shù)確定,選擇確定出安全系數(shù)較高的吊裝用鋼絲繩。
分層取水工程實施后,有效避免了因汛期洪水歷時長、來水量大、水中泥沙、淤泥含量高而導致的停水現(xiàn)象,明顯地提升了水質,極大地降低了水廠水處理成本,節(jié)約了運行費用,有效提高了供水保證率,為萊蕪區(qū)城市居民飲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