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馜
指導老師 雷碧玉
外婆經(jīng)營著一家不大但溫馨的饅頭鋪,她做的饅頭,格外松軟香甜,吃起來一點兒都不噎。
每天早晨,我路過小店,總會看見工人們站在鋪子門口,等待外婆從熱氣騰騰的蒸籠中拿出一個個白花花的饅頭。一些爺爺奶奶喜歡站在鋪子前面,拎著饅頭和外婆聊天。
我喜歡窩在小鋪里。晴天時,幾縷陽光射進小鋪,照在外婆揉著的面團上,面團映襯著柔和溫暖的光線。饅頭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個,小麥的香味混合著陽光特有的味道在嘴里蕩漾。
外婆揉面的樣子特別溫柔認真,從面粉到面團的每一步都格外細致,似乎把所有的愛都揉了進去。躺在案板上醒發(fā)的面團們像極了潔白的云朵。
我兒時大多數(shù)時間是和外婆一起在饅頭鋪度過的。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顧客來到這里,有匆忙趕路的上班族,有嬉笑打鬧的學生,有悠閑買菜的大媽。他們大多會買兩個饅頭和一袋豆?jié){,有的邊走邊吃,有的往包里一塞就匆匆離開。
看著顧客們吃得一臉幸福的樣子,外婆總是心滿意足。用他們的話說,外婆做的饅頭就是不一樣,大清早吃上兩個特別舒服,一直暖到心里。話雖樸實,卻是最高級的贊美。
不知不覺,饅頭鋪陪我度過了數(shù)個春秋。長大后,我陪在外婆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大人們勸外婆放下饅頭鋪的生意,享享清福。可外婆似乎對那個小鋪有了感情,說什么都不肯走。大人們沒辦法,只能勸外婆多注意身體,不要過分勞累。
一日,我走進小鋪,外婆一如既往地在案板上和著面團。我輕輕地叫了一聲,外婆轉(zhuǎn)過身,笑著說:“哦,原來是囡囡來了!”
我逗趣道:“哎喲,您和以前一樣充滿干勁。”
“哈哈,你的小嘴可真甜!”外婆說。
“外婆,能掙錢的生意那么多,您為什么選擇做饅頭呢?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準備,不僅辛苦,而且根本賺不到多少錢?!?/p>
外婆放下手中的面團,沉默了一會兒,緩緩抬起頭,看著我的眼睛說:“囡囡,外婆開饅頭鋪不只是為了賺錢,還為了來這里買饅頭的人。很多工人喜歡我們家便宜又管飽的饅頭,我怎么忍心放著他們不管呢?”
外婆喝了口水,繼續(xù)說:“還有,你看到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因為兒女們都在外地工作,他們都喜歡過來找我聊聊天,打發(fā)打發(fā)時間。況且我的身體還算硬朗,多動動也是有好處的?!?/p>
外婆是個閑不住的人,忙碌了一輩子,她的心里始終是知足、高興的。
外婆把愛揉進了饅頭里,把甜蜜的香氣揉進了饅頭里,把幸福的味道揉進了饅頭里。做饅頭的人眉開眼笑,吃饅頭的人心滿意足。
(責任編輯/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