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鄧曉婷
黎顏 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qū)雙捷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
在生源和師資接連流失的情況下,一所鄉(xiāng)村學校要實現(xiàn)突圍,并非易事。
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qū)雙捷鎮(zhèn)中心小學一共有15個班,今年開學,4名教師被調(diào)往城區(qū),因招生縮額,全校的學生數(shù)量相比去年少了30多名。早在2014年,學校就開始綢繆,針對住校留守兒童組建了足球隊。近10年來,雙捷鎮(zhèn)中心小學在水泥地上踢出多個冠軍,學校頻上地方新聞,陽江市各學校將其列為“最強對手”。
然而,足球作為特色,畢竟只能帶動一小部分孩子的成長。在這種擔憂里,語文教師黎顏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課堂,從知識和情感的交匯處開始,用課外閱讀延展他們對世界、對生命的感悟。她堅信,作為班主任,要帶著心細如發(fā)的觀察力,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小學教育無論如何都要竭盡全力為每一名孩子尋得更廣闊的天地,即便出發(fā)點是鄉(xiāng)村。
2023年9月,黎顏到北京教育學院培訓學習。待她“下課”后,我們相約在初秋的南鑼鼓巷交談心得。黎顏說每天都有很多“作業(yè)”要做,語氣中既有壓力,也流露出一位年長教師拒絕“躺平”的積極心態(tài)。即便已近退休年齡,但黎顏從未想過把退休當作教師生涯的終點。筆者深感,一名好教師應如同一名長跑選手,越奔跑,越“興奮”。
10年前,城南一小的王老師曾到雙捷鎮(zhèn)中心小學交流學習,所見景象令她吃驚:“學生滿操場‘亂’跑,基本上很難管束?!彪S著足球隊的成立,學校漸漸將孩子們這種過于“奔放”的活力轉(zhuǎn)化到體育運動中來?!皠印钡膯栴}慢慢解決了,而要“靜”下心來,閱讀永遠是優(yōu)選。在鄉(xiāng)村,家庭教育是相對缺失的,學校必須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黎顏認為,對于鄉(xiāng)村孩子而言,學生喜不喜歡閱讀,課堂影響相當重要。
2015年起,黎顏著手系統(tǒng)地在學校開展課外閱讀實踐。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她先給學生講授《三顧茅廬》《空城計》《赤壁之戰(zhàn)》等故事,讓學生對諸葛亮的人物特征有所了解,在故事中感受他的智慧與魅力。“故事不夠聽,津津有味之余,有些學生開始讀《三國演義》,課余時間還會找我交流讀書感想。”
教學《一夜的工作》之前,黎顏向?qū)W生介紹了周恩來的背景資料,重點講到了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故事,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課文時就會更易理解。課后,有學生專門找來有關周恩來的書,有的還上網(wǎng)搜索了周恩來的事跡,閱讀后寫下感想:“人民的好總理,每讀一遍都會再感動一次?!?/p>
為了營造閱讀環(huán)境,黎顏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關于讀書的名言,搭建起“圖書角”?!昂芏鄬W生家里其實是有一些書籍的,但家里的閱讀氛圍不一定有學校好。就像學校的圖書角,他們課間就喜歡待在那里?!闭J識到這種情況,黎顏發(fā)動學生把家里的課外書帶到班級的圖書角,在互換分享中,學校的圖書量逐漸多了起來,學生也更愿意沉下心享受閱讀。
為了激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以及交流各自閱讀的感受,學校在樓道設置了“快樂書吧”和“童話書屋”,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有書可讀。黎顏還鼓勵學生利用課前10分鐘入情入境的朗讀,引導學生誦讀和積累,逐步提高朗讀水平。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同桌賽讀、小組賽讀、師生共讀等形式的比賽。多年來,在市級朗讀、作文比賽中,雙捷鎮(zhèn)中心小學從嶄露頭角逐漸有了更多的亮相。
每到夜幕降臨,黎顏總是循著宿舍樓的燈光,檢查每間女生宿舍,陪她們談談心,看看就寢情況,才會放心地離開。對于黎顏而言,班主任不只是一個稱謂,一種職務,更指向一種歸屬感?!白霭嘀魅?,要有一顆纖細如發(fā)的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表現(xiàn)等,去發(fā)現(xiàn)他們遇到的困難,以及閃光點?!?/p>
如今在廣東陽江某婦產(chǎn)醫(yī)院任職的曉雪,還記得20年前的場景:濕乎乎的回南天,她和同學趴在教師辦公室的窗臺,透著朦朧的玻璃,靜靜看著班主任黎顏老師認真批改作業(yè)。曉雪家境貧寒,少時敏感自卑,書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念著,生怕輟學。是黎顏的出現(xiàn),讓曉雪的學業(yè)生涯回到正軌,給了她面對生活和未來的勇氣。
談及童年生活的挫折,曉雪數(shù)次哽咽:“我們那時候小學的學費不便宜,每次交不上學費,都是黎老師出面解決。長大后才知道,黎老師當年其實也很為難。那時候她也很年輕,一面要去和校長‘求情’,一面又要顧及我們,盡量不傷害我們幼小的心靈?!睍匝┱f,即便自己已近不惑,但提起“學費”,她還是忍不住要流淚。
前幾年,黎顏班級里有一位活潑開朗、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陳亮。令她意外的是,某次期中考試,陳亮的語文成績才剛過及格線,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據(jù)一段時間的觀察,陳亮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和同學們也漸行漸遠。黎顏心急,決定找他談心,但陳亮總以沉默待之。家訪后才得知,原來陳亮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把他寄養(yǎng)在奶奶家生活。
“這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缺乏家庭的幸福感?!崩桀伵c陳亮父母溝通后耐心開導他:“父母離開家庭、離開他們的父母和孩子外出做建筑工,是很不容易的,他們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能給你提供更好的物質(zhì)保障。做子女的,也要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xiàn)去感恩父母?!痹趯W校里,黎顏一有時間就去關心陳亮,給他講古今中外的勵志故事。
“我知道這個孩子喜歡踢足球,就鼓勵他多參與集體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多訓練基本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痹趯W校的第四屆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中,陳亮主動報名參加,且表現(xiàn)出色,為班級奪得了六年級組足球聯(lián)賽的第一名。在合影留念中,陳亮拿著獎狀,笑得很甜。
在黎顏的班級里,她尤為關注那些在集體中有些“出格”的孩子。
初見瓊芳時,黎顏只察覺這個孩子有些孤僻,日子一久,更嚴重的事情發(fā)生了?!八龔膩聿蛔寗e人碰書包,如果發(fā)現(xiàn)誰碰了她的書包,會狠狠反擊,有一次,她差點拿書包直接砸人。”瓊芳的反常表現(xiàn)讓黎顏十分苦惱,她嘗試心平氣和地與瓊芳聊天找原因,但孩子始終很抵觸。
通過家訪,黎顏了解到瓊芳父母已離異,母親長年外出打工,瓊芳從小寄養(yǎng)在外公外婆家。年幼時,瓊芳患有眼部殘疾,經(jīng)常流淚,且無法再醫(yī)治。“以前有同學常叫她‘眼屎妹’,她最反感這個稱呼,也最怕這個稱呼。眼部的殘疾,逐漸成了她的‘心病’,以致她不愿和同學交流,也不讓其他同學靠近,總是以對老師、對同學的戒備狀態(tài)來掩飾內(nèi)心高度的自卑感?!?/p>
黎顏同班長溝通后,安排她與瓊芳同桌,讓班長在生活、學習上給瓊芳多一點真心的幫助,并多次私下做其他同學的思想工作,叮囑同學們絕不能在她面前提起“眼屎妹”,讓她慢慢感受集體的溫暖。黎顏以班長為“橋”,及時了解瓊芳的動態(tài),也會在她的作業(yè)本上寫下“悄悄話”,表揚她點滴的進步。
悄悄話逐漸成了黎顏和瓊芳溝通感情的方式。慢慢地她發(fā)現(xiàn)瓊芳對自己不那么抵觸了,也會當面和她交談。往后的時間里,在越來越溫暖的大家庭,瓊芳有了可喜的轉(zhuǎn)變。那年冬天,見到瓊芳衣服單薄,整天都顯得哆哆嗦嗦的,黎顏把女兒穿過的兩件大衣和一雙鞋送給了她,她感動得落淚,在日記里寫道:“黎老師,您就像我的第二個媽媽,您送給我的不僅僅是衣服,是溫暖,是母愛,我會一輩子記住您的好?!?/p>
從小跟隨做教師的父親生活在校園,黎顏深信父親所言:“無論走什么樣的路,都要留下腳印,學會堅持?!痹谘哉Z和行動的溫暖處,黎顏一直在靜守改變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