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斌
夢想不會發(fā)光,發(fā)光的是追尋夢想的人。
在湖南桃江,無論是縣城的主要路段、政務(wù)大廳、車站銀行,還是街道社區(qū)、學校醫(yī)院甚至偏僻村落,200 多名功勛軍人的事跡隨處可見,那些閃耀的星辰,時時刻刻環(huán)縈身邊、觸手可及、撞擊心靈。
剛剛套改中士軍銜的湖南桃江青年郭鵬常常想,如果沒進軍營,青春會是什么顏色,是三尺講臺上的“白”,還是奔波忙碌的“灰”,可當他在張子清紅色教育基地、馬跡塘戰(zhàn)史陳列館,在盛大莊嚴的緬懷英烈儀式上,聽到溫偉彬烈士生平事跡,聽到這位從桃江大栗港鎮(zhèn)走出的優(yōu)秀空軍軍官,生命永遠定格在37 歲時,郭鵬心緒難平,他找到了自己追尋的航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空“藍”。
郭鵬在飛行日記中寫道:“天空是離群星最近的地方,我的終點就是藍天;向鯤將邊境巡邏路上的每一塊界碑重新描紅……每個人都在用生命寫就自己的壯麗史詩,而最激蕩悲壯的詩文,往往在最慘烈、最殘酷的旋渦里分娩。因為寫它的不是筆墨,而是奉獻生命的偉大壯舉。”
坐落于鳳凰山腳之下的桃江縣第一中學,正門右側(cè)的山頭,一架銀灰色戰(zhàn)斗機傲視長空,像一枚閃亮的勛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專門捐贈給桃江一中的殲教-6 退役戰(zhàn)斗機,作為對桃江一中為祖國輸送大批飛行員的獎勵。近三十年以來,從桃江起飛的空軍飛行學員有256 名,飛行員總數(shù)居湖南省縣級單位第一,打造了一塊招飛“金字招牌”。三年來,先后有3 名飛行員榮立一等功。一個英雄就是一顆不落的星辰,時刻懸掛在目之所及的天空。
成百上千個跟郭鵬一樣的桃江人,每年從這里走進軍營,從課堂走到營房,這是使命信仰的“續(xù)航”,這是前赴后繼、生生不息的奮進之源。這些年輕人用汗水和心血澆灌著奮進強軍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執(zhí)勤、每一次沖鋒,體現(xiàn)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擔當。
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但只有英雄知道:成功這道窄門,只開放給逆境中抬頭奮進、順境里埋頭趕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