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冬
我經(jīng)常從小市場的某個攤位買菜,妻子知道后,說:“別從那兒買了,忒假?!辈恢俏叶洠€是信任妻子,從此就換了別處。我的“改弦更張”,肯定讓那個攤主受了損失。有時候,別人的一句話,可能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盡管我們不一定有切身體驗。
喜愛一位京劇演員,她戲演得好,人也美,是女神般的存在。但別人的一句話,讓我的好感沒有了,她失去了一位忠實粉絲。那是和一位戲迷聊天,這位戲迷說,他見過這位演員,是在一次演出后,粉絲們都去后臺見她,希望能簽名、合影,哪怕說上幾句話也好。沒想到她冷若冰霜,不耐煩地說:“都走開,你們煩不煩。”還朝最前面的他翻了個白眼,那樣子看上去很丑。他和我講述這些時,仍氣得直咬牙。
一個藝人想要口碑好,須是要“德藝雙馨”,那需要長期的自我修行和人氣積聚。而失去一個人的好感,不一定要有正面、直接的沖突,“別人的一句話”就夠了。
我有位同事,人緣差,好多負(fù)面印象,都來自別人之口。我納悶兒,在我印象里,他溫文爾雅,連生氣都不說臟字,出手大方、樂于助人,何至于人人討厭?甚至有位新同事,竟也對他沒有好感。我問這位新同事,他做過傷害你的事嗎?新同事說沒有。那你怎么也說他不好呢?新同事說,某某跟我說,他這人很虛偽。
看來,人一旦傷害了一個人,那么,就可能同時傷害了很多人,“別人的一句話”,會成幾何狀擴(kuò)散。
我問妻子,那個賣菜的人不錯啊,有次我去買香菜,說買多了吃不了,總是爛掉,少了又沒法買,只買兩根香菜,怎么開口呢?他笑著說,那我就送你兩根。所以,我覺得這位攤主好,才會去那里買菜。但妻子說,那都是假象,以前她也愛去那兒買菜,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菜比別處貴,還以次充好,“也就是嘴甜”,妻子說,“所以我說他忒假?!?/p>
后來,我也有意觀察,發(fā)現(xiàn)那位人緣差的同事,所謂的“溫文爾雅”,其實是他送給我的幾根“香菜”。不過我不想成為“別人”。有一次應(yīng)酬遇到一人,竟和他認(rèn)識,聽起來關(guān)系還不錯,聽說我們是一個單位的,那人就夸他很講義氣。我笑了笑,找了他的優(yōu)點作回應(yīng):“他籃球打得才棒呢?!蔽抑溃绻野选疤搨巍眱勺终f出口,會對他們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影響。更何況,同事對這個人,或許足夠真誠,也未可知。
我自己也遭遇過類似的事。比如有位朋友,近兩年莫名其妙對我冷淡了,我細(xì)想,這兩年,我并沒有做過傷害他的事,也沒說過不該說的話,雖然不常見面,但在我心里,一直拿他當(dāng)最好的兄弟,這其中,會有什么誤會呢?后來猛然醒悟,說不定,是我遭遇了“別人的一句話”,在我們共同的朋友圈里,我也實實地得罪過幾個人。我竟有些釋然,因為我知道,一個真正好的人,自然會眾口成碑,而一個的確有問題的人,難免會因“別人的一句話”遭受點兒“損失”,得到點兒教訓(xùn)。我不是完人。
“別人的一句話”,我認(rèn)為有時并非造謠、中傷,可能是一種基于事實的真話。我們總是感嘆人言可畏,我倒覺得,可畏的不是人言,而是自己做成什么樣的人。這是有難度的。
【選自大公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