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輝
面對寂寞,經(jīng)歷不同、心態(tài)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寂寞是苦的,至少它不甜。好在,甜有甜的味道,苦有苦的滋味?!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苦與寒,便無梅之香?;ㄈ绱耍艘嗳?。古人云:“居不幽者思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實踐表明,人只有在幽靜孤獨的時候,才能真正認識自我。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寂寞,是人生最好的沉淀。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先生,當年初到北京時,一直寄居在地下室。身邊既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陋室里,他寫出了自己的第一本隨筆。周國平后來回憶說:“那是一種充實的快樂?!?/p>
受盡病痛折磨的作家史鐵生,在與命運抗爭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終極寂寞。他在《我與地壇》中寫道:“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钡]有被痛苦和寂寞吞噬,相反,他獲得了一種孤獨的自由,他說:“我盼望寂靜中自由的到來……”用史鐵生自己的話說,最終,他用紙筆在報刊上、在文學事業(yè)上碰撞開一條路。
生活,充滿波瀾,也夾雜寂寞。有些許坎坷,也許更富有魅力;有些許寂寞,也許更凸顯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