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華,施佳萍,李煌俊
1.浙江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工程學院(杭州 310018);2.浙江巨邦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杭州 310018)
核桃是世界上消費最廣泛的商業(yè)種植樹堅果之一。核桃有許多健康益處,包括降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癥的風險,以及減輕與年齡相關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癥狀。食用核桃對健康的好處歸功于它的脂肪酸組成,它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特別高的ω-3∶ω-6比率,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1-2]。然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氧化的敏感性很高,這限制了核桃的保質(zhì)期[3]。核桃氧化過程導致必需脂肪酸的流失,腐爛和異味的出現(xiàn),有毒化合物的產(chǎn)生和不利的顏色變化,從而降低產(chǎn)品的感官、化學、營養(yǎng)和產(chǎn)品質(zhì)量,最終導致消費者排斥[4]。
在手剝即食核桃加工過程中,為了延長核桃產(chǎn)品的保質(zhì)期,可以添加抗氧化劑來延緩酸敗的發(fā)展。合成抗氧化劑在核桃產(chǎn)品加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因其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5]。陳樹俊等[6]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五香手剝核桃中添加TBHQ可以有效延緩其氧化酸敗的過程。另外,趙聲蘭等[7-8]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核桃油中使用TBHQ作為抗氧化劑,可以獲得最佳的抗氧化效果。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趨關注,尋找高效、低毒的復配抗氧化劑對于防止紙皮核桃氧化具有重要意義[9]。
混料試驗設計作為一種受條件約束DOE的特殊類型,可以輕松對混合物設計進行數(shù)字和圖形分析,在食品新產(chǎn)品研發(fā)和工藝配方優(yōu)化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10]。研究以紙皮核桃為研究對象,以天然抗氧化劑為主體,輔以少量人工合成抗氧化劑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復配進行混料設計,以產(chǎn)品在保質(zhì)期內(nèi)酸價和過氧化值的變化為評價指標,研究其對核桃氧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以期開發(fā)一種以天然抗氧化劑為主體的復配抗氧化劑,實現(xiàn)核桃保質(zhì)期的延長。
新疆185核桃(新疆果業(yè)集團有限公司);TBHQ(食品級,山東百事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油溶性茶多酚(食品級,>98%,安徽紅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異抗壞血酸鈉(食品級,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無水檸檬酸(食品級,山東英軒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冰乙酸、無水乙醇、異丙醇、乙醚、酚酞、石油醚(30~60 ℃)、氫氧化鉀、硫代硫酸鈉、三氯甲烷、碘化鉀、無水硫酸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HH-SJ電動攪拌器(常州金壇西城新瑞儀器廠);ZQM小型研磨機(鶴壁市冶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V-52 CS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雅榮生化設備儀器有限公司);CP224 C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1013 ES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LRH1150 F型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復配抗氧化劑試驗設計
綜合考慮成本及抗氧化效果,根據(jù)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11]確定了各組分添加的上限。TBHQ的添加量由前期單因素試驗確定,采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Design-Expert 12.0.0.1(Stat-Ease Inc.)中的D-optimal設計方法。
復配抗氧化劑在紙皮核桃料液中的添加量為3~5 g/kg,約束條件如表1所示。
表1 抗氧化劑添加量的設定
1.3.2 核桃制備工藝流程
核桃開口→清洗→殺青→料水配制→添加復配抗氧化劑→浸泡→機械瀝水→烤制→冷卻→包裝編號→加速氧化試驗
工藝操作要點:選擇新疆185紙皮核桃原果,清水沖洗后經(jīng)開口處理,破口間距控制在3~5 mm;完成后置于80 ℃烘箱內(nèi)殺青6 h;復配氧化劑按照料液質(zhì)量的0.3%添加,攪拌器攪拌充分溶解,將殺青好的核桃立刻放入料液,浸泡3 min至充分滲透,然后振蕩瀝水后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中,設定溫度80 ℃、時間7 h;結束后,采用鋁箔袋包裝封口,記錄試驗日期。
1.3.3 紙皮核桃加速氧化試驗
試驗采用Schaal烘箱法對手剝即食核桃的抗氧化性能進行加速測定[12-13]。試驗設計:將20份核桃添加不同復合抗氧化劑,將樣品放入鋁箔袋中,在60±1℃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閉口保存20 d;在試驗周期結束后,對樣品的過氧化值(POV)和酸價(AV)這兩個評價指標進行檢測。試驗每組都進行2次平行試驗,并將這些試驗結果取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4 過氧化值的測定方法
試驗采用的過氧化值(POV)測定方法是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14]第一法,即滴定法進行測定。
1.3.5 酸價的測定方法
試驗采用的酸價(AV)測定方法是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15]第二法,即滴定法進行測定。
根據(jù)圖1所示,不添加抗氧化劑的手剝即食核桃在相同的溫度和時間條件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過氧化值和酸價逐漸增加。在放置10 d后,紙皮核桃的過氧化值超過0.08 g/100 g,酸價超過1 mg/g,核桃的品質(zhì)和食用價值已經(jīng)明顯下降。然而,成品手剝即食核桃通常需要保持在銷售時間180 d以上,因此有必要添加抗氧化劑來延長核桃產(chǎn)品的保質(zhì)期。
圖1 加速氧化條件下不添加抗氧化劑的手剝即食核桃的過氧化值和酸價
按照軟件設計的不同組合,對A(TBHQ)、B(異抗壞血酸鈉)、C(油溶性茶多酚)、D(檸檬酸)4種抗氧化劑進行復配,共20個組合,設計方案和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軟件分別通過Quadratic和Special Cubic模型,對POV值和AV兩個評價響應值進行回歸擬合,建立POV和AV值的回歸方程,如式(1)和(2)所示。
表2 設計方案和試驗結果
POV=-10.60A+0.213 7B-4.54C+0.345 3D+14.39AB+20.75AC+12.50AD+4.75BC-0.351 8BD+6.01CD (1)
AV=5.85A+0.245 0B+4.13C+0.320 3D-6.85AB-42.87AC-8.36AD-6.57BC-0.782 8BD-6.92CD+48.07ABC-2.53ABD+56.34ACD+5.85BCD (2)
應用軟件進一步對POV和AV兩個評價響應值的回歸模型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POV的二次回歸方程模型方差分析表
表4 AV的二次回歸方程模型方差分析表
根據(jù)表3中的方差分析(ANOVA)結果發(fā)現(xiàn),評價POV響應值的回歸方程模型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1<P<0.05)。失擬項的P值為0.606 6,表明它對模型沒有明顯影響。計算出的變異系數(shù)(C.V.)為19.46%,置信度較高,說明AV值與回歸模型的擬合較好?;貧w方程的相關系數(shù)R2為0.942 3,校正系數(shù)為0.817 3。這表示回歸模型能夠解釋POV值變異的94.23%,且經(jīng)過校正后的調(diào)整R2也較高,說明模型對數(shù)據(jù)的擬合程度較好。BC、ABC交互作用是極顯著的,說明B和C因素的交互作用對POV值的影響非常顯著。AB、AC、AD、BD、CD、ABD、ACD、BCD交互作用也是顯著的,表明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對POV值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表4中的方差分析(ANOVA)結果發(fā)現(xiàn),評價AV響應值的回歸方程模型具有非常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失擬項的P值為0.118 9,表明它對模型沒有明顯影響?;貧w方程的相關系數(shù)R2為0.936 1,校正系數(shù)為0.878 7。這意味著AV變量的約93.61%的變異可以由A、B、C、D四個自變量的變化來解釋。這個方程可以很好地擬合AV和配方比例之間的關系,說明模型能夠較為準確地預測AV值。此外,從表4還可以觀察到AB、AC、AD、BC、BD交互作用極顯著,CD交互作用也顯著。這些交互作用對AV變量具有重要影響。
根據(jù)軟件的優(yōu)化,得到表5的1~3試驗號共3組優(yōu)化的紙皮核桃復配抗氧化劑配方,其中第4試驗號為空白試驗。為了證實預測值與真實值之間的擬合程度,取模型分析得到的配方加工核桃,將得到的樣品加速氧化保存20 d后平行3次測定POV和AV的值,結果取平均值。
表5 配方優(yōu)化和驗證試驗
表5中3組抗氧化劑優(yōu)化配方的實際測量值與回歸模型預測值基本吻合,表明優(yōu)化所得復配抗氧化劑可靠。另外,從表5的1~3試驗號與空白組4試驗號結果比較得知,添加了復配抗氧化劑的紙皮核桃POV和AV值大幅度降低。對3組抗氧化劑配方的實際測量值進行對比分析,最終選擇POV和AV值相對較低的3試驗號作為試驗優(yōu)化的最優(yōu)值,即TBHQ添加量0.20 g/kg、異抗壞血酸鈉添加量0.24 g/kg、油溶性茶多酚添加量0.25 g/kg、檸檬酸添加量0.31 g/kg,加速氧化保存20 d后,POV和AV的值分別為0.010 1 g/100 g和0.23 mg/g。
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方法對紙皮核桃進行加速氧化處理20 d,以POV和AV值為產(chǎn)品評價指標,采用最優(yōu)混料設計法優(yōu)化TBHQ(A)、異抗壞血酸鈉(B)、油溶性茶多酚(C)、檸檬酸(D)這四種抗氧化劑的復配配方。通過建立回歸模型評估了這些指標,并分析了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同時,通過驗證試驗,得到了幾組較優(yōu)的配方。試驗測定值與預測值基本吻合,這表明該模型相當可靠。
采用的優(yōu)化復配抗氧化劑配方如下:TBHQ添加量0.20 g/kg、異抗壞血酸鈉添加量0.24 g/kg、油溶性茶多酚添加量0.25 g/kg、檸檬酸添加量0.31 g/kg。加速氧化保存20 d后,POV和AV值分別為0.010 1 g/100 g和0.23 mg/g,對紙皮核桃的抗氧化效果最顯著。因此,使用這種復合抗氧化劑可以有效地抑制紙皮核桃的氧化進程,從而在其保質(zhì)期內(nèi)獲得較好的抗氧化效果。這項研究為延長紙皮核桃等堅果炒貨的保質(zhì)期提供了新的思路,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