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玉坤
2022 年11 月15 日,第77 屆聯(lián)合國大會舉行聯(lián)合國上訴法庭和爭議法庭法官選舉,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高曉力當選上訴法庭法官,是聯(lián)合國成立以來中國候選人的首次當選。
高曉力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市北溪村鎮(zhèn)大流村一個普通的軍人家庭。在軍人父親的熏陶下,她從小非常自律,學習很努力,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而且不管遇到開心還是不開心的事情,她始終微笑的臉龐都讓大家感到和藹親切。
高曉力先后就讀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94年,她憑著優(yōu)異的成績,被最高人民法院錄用,被安排到通州區(qū)人民法院。
高曉力原本認為,憑著自己多年的學習實踐,當一名維護公平正義的法官綽綽有余,可參與了幾次庭后調解后,師傅們博學多才的談吐和不怒自威的魅力以及對當事人舉一反三、有理有據(jù)的質詢,使高曉力深深地體會到,司法實踐是一個無比廣博的學堂,單憑學校里掌握的書本知識就想當一個合格的法官,是遠遠不夠的。
從此,高曉力放下了驕矜的心態(tài),不但在司法實踐中不斷地增加社會閱歷,積累審判經驗,而且一絲不茍地留心案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技巧。她在書記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工作了7 年,對民事審判程序中的每一種類型的每一個細節(jié)了如指掌。
在高曉力的心目中,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既合情合理,又有溫度刻度的標桿。秉承著這個初心,高曉力在處理每一個案子時都盡力做到認真細致地調查研究,努力使公平正義在司法實踐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經過8 年一線庭審的沉淀,高曉力在司法實踐中逐漸能夠得心應手,被最高人民法院任命為助理審判員,成為獨立承辦案件的法官。
涉外民商事審判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司法面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高曉力在類型多樣且遍藏法律問題點的相關案件中堅定不移依法平等保護中外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認真再認真,細致再細致”是她始終堅守的準則。
由于過度勞累,高曉力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癥,撕心裂肺的疼痛讓她直不起腰來。但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將醫(yī)生開的假條悄悄扔進廢紙簍,躺在硬板床上片刻休息時仍然手不釋卷,然后又若無其事地披掛上陣。
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高曉力抱著一顆維護公平正義的雄心,找到該領域國內外第一手資料,探尋雙方矛盾點和共同點,吃透國內外相關政策條款和案例,處理所需要的全部文字材料,然后對癥下藥,使控辯雙方心服口服。
高曉力無論在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民四庭、第一巡回法庭,還是任職國際合作局、第二國際商事法庭期間,都兢兢業(yè)業(yè)做大量的調解工作,盡最大努力縮小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她的真心誠意讓當事人的眼神從高度懷疑漸漸地轉為心悅誠服的信任,最終感受到中國法官不怒自威的公平正義感,進而對中國法官秉公執(zhí)法的處事態(tài)度生發(fā)難能可貴的敬意。
聯(lián)合國上訴法庭是聯(lián)合國內部司法系統(tǒng)的重要機構,是維護聯(lián)合國工作人員合法權益、促進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在法治基礎上有效運轉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機構。高曉力溫婉的低馬尾、親切的笑容,以及優(yōu)秀的簡歷在與會者心目中獨樹一幟地凸顯出來。
第77 屆聯(lián)合國上訴法庭選舉開始不久,高曉力就在首輪投票中勝出,她很快被宣布成為聯(lián)合國上訴法庭首位中國女法官,填補了我國法官在聯(lián)合國內部行政司法系統(tǒng)任職的空白。
站在新的崗位上,穿著鮮艷的法袍,面對新的挑戰(zhàn),高曉力深知肩上的擔子沉重,但她仍然一如既往用忠誠、擔當、銳意進取的態(tài)度迎接新的挑戰(zhàn)。
作為聯(lián)合國首位女法官,高曉力堅信,只要真實地傳遞司法之聲,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公平正義中得到詮釋和升華,就一定能實現(xiàn)促進法治基礎的有效運轉,贏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