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毅
2010年開播的《行尸走肉》,走過12個年頭后,終于在去年第11季完結(jié)。顯然,AMC電視臺舍不得這塊創(chuàng)下多項收視紀錄的“肥肉”,陸續(xù)推出了《行尸之懼》《行尸走肉:超越世界》《行尸走肉傳說》和《行尸走肉:死亡之城》等多個衍生劇集。以劇中超高人氣角色“弩哥”達里爾為主角的《行尸走肉:達里爾·迪克森》(The Walking Dead: Daryl Dixon,下簡稱《達里爾·迪克森》),更是從開拍時就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爆款。
除了飾演“弩哥”的諾曼·瑞杜斯(Norman Reedus),《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芙蓉”克蕾曼絲·波西(Clémence Poésy)飾演《達里爾·迪克森》的女主角伊莎貝爾。劇集第一季于9月10日開播,目前播出過半,北美影片網(wǎng)站IMDb上8分,豆瓣8.3分,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行尸走肉》的故事發(fā)生地為美國,11季看下來,觀眾已經(jīng)很難再產(chǎn)生新鮮感,于是《達里爾·迪克森》另起爐灶,將故事設定在歐洲。首集一開始,在大海上漂流多日的達里爾于法國馬賽附近登陸,行走在充滿歷史感和歐洲風情的末世街道,確實讓觀眾耳目一新。
戰(zhàn)斗戲份上,本劇也有不少新意,如第一集達里爾上岸后遇到第一撥圍攻,就出現(xiàn)了具有腐蝕性的新型行尸,讓不慎被抓住手臂的達里爾吃了大虧。之后,達里爾被營救進修道院,修女們?yōu)榈挚狗磁墒勘褂霉爬系睦浔鹘響?zhàn)斗,中世紀元素在美國玩不轉(zhuǎn),但在法國這樣歷史悠久的背景下,不僅毫無違和感,還增加了幾分邪典電影的味道。
修道院中,達里爾結(jié)識了修女伊莎貝爾,后者的外甥勞倫特出生在喪尸病毒感染歐洲的初期,他自幼被保護在這里,接受系統(tǒng)教育,修女們一直將其視為未來的領袖培養(yǎng)。伊莎貝爾更是堅信,勞倫特會成為新的彌賽亞,是引領人類從末世中復興的希望,并告訴達里爾:他是命中注定要護送勞倫特北上的信使。達里爾固然不吃這套,但出于道義和愧疚感,也為前往北部勒阿弗爾港乘船回家的目的,他還是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這個“硬漢帶娃”的套路,是不是有點熟悉?這不就是今年年初HBO爆款劇《最后生還者》的法國翻版?
本劇導演兼執(zhí)行制片人克雷格·尼科特羅曾透露,他是在拍攝過程中才知道《最后生還者》的,對這樣的巧合,他也表示難以置信。但歸根溯源,2010年左右,美國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普遍處于保守的大環(huán)境中,AMC的《行尸走肉》以“攪局者”的姿態(tài)打破邊界,讓末日喪尸成為之后十余年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從這個角度來說,《最后生還者》這款游戲及其改編劇集,也算誕生自《行尸走肉》造成的漣漪。正如《行尸走肉》編劇曾在制作特輯里所言,“這部劇改變了北美電視劇的選題規(guī)則,它的印記此后將出現(xiàn)在眾多影視作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