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仰顏
蔡仰顏(1931-2023),澄海程洋岡人。書畫家、教育家和評論家,擅長國畫、版畫、書法和詩文。
3 歲隨父親蔡士烈(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學詩文及書畫,又得海派名家劉昌潮、李開麟和留學法國油畫名師李澄之等指導習畫。1951年起任澄海外埔小學校長。1954年在澄海參加黃新坡、黃篤維主持的美術創(chuàng)作班。1956 年9 月至1957 年1 月結業(yè)于韓山師范學校小學行政干部輪訓班第三期,曾擔任班學藝股股長。后歷任澄海縣文化館副館長,澄??h文化局副局長,澄??h文聯(lián)主席,澄??h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第二、第四屆理事,廣東省第二、第三屆文代會代表,廣東省第七屆人大代表,汕頭市政協(xié)第六、第八屆委員,汕頭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汕頭市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李可染藝術研究會顧問等。
1951 年,年僅20 歲的他接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澄海縣外埔小學校長,憑著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善于團結人的個性,他出色地完成了這一工作。離開教育崗位之后,他參加文藝工作,投身民間美術教育,曾擔任澄海美術業(yè)余學校校長,創(chuàng)辦澄海版畫班,培養(yǎng)過眾多藝術人才。當今嶺南及嶺東畫壇諸多中堅力量多出其門下,其中,有的已成為中國美術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如許欽松等;有的已在工藝美術界成長為國家大師級人物,如王芝文等。
1987 年,澄海版畫獲得廣東省魯迅版畫獎,后澄海被國務院授予“版畫之鄉(xiāng)”的榮譽稱號,蔡仰顏就是這一團體的主要策動者和組織者之一。由于在版畫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他被評為20 世紀50 至60 年代中國杰出的版畫家,1996 年獲得文化部頒發(fā)的魯迅版畫獎,1981 年被評為廣東省農村文藝先進工作者,1986年被評為汕頭市優(yōu)秀知識分子。
他歷來重視書畫理論的自我建構與潮汕書畫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成就斐然。汕頭畫院成立后,他即被聘為畫師,該院出版的各類書籍,包括《潮汕國畫家選集》《汕頭畫院作品集》《國際潮人書畫大展特輯》等都由他執(zhí)筆撰寫序言和畫家傳略。后任汕頭畫院專職副院長,專管畫院業(yè)務工作,對于地方美術史論研究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退休后,他被聘為汕頭畫院名譽院長。
六十多年如一日,蔡仰顏踐行“人藝合一”的信條,創(chuàng)作出無數書畫佳作,形成清醇樸厚、韻致幽深的藝術風格。他信奉著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美學觀,把藝術的美指向生活;他執(zhí)著泰戈爾“葉的事業(yè)”的信條,在藝術的田園不辭辛勞的耕耘;他遵從韓愈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道精神,像園丁一樣孜孜不倦地治藝育人;他以孔子的“游于藝”為思想指南,踐行“心游于藝,道不遠人”的理念?!坝斡谒嚒薄皞鞯朗跇I(yè)解惑”“美是生活”“葉的事業(yè)”實際上就是他的藝術人生“四部曲”。他曾獲東京中日書法大展金獎和首屆國學獎學術研究類金獎。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海外展覽,由國家選送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新西蘭、瑞典、韓國、香港、澳門及臺灣等地展出,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北京盧溝橋詩碑和海內外收藏家所收藏。
編著有《潮汕歷代書畫人物錄》《汕頭市歷代書畫人物錄》《蔡仰顏國畫選輯》《蔡仰顏書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