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豐碩
上大一時,我和幾名同學代表我們學院,跟隨校黨委書記、副校長等一行人參加西安市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音樂會。音樂會以“勝利之歌”為主題,歌手、藝術家、樂團歡聚一堂,在歌聲中傳遞對抗戰(zhàn)崢嶸歲月的銘記,激發(fā)新一代年輕人勿忘國恥、致敬歷史的堅定信念。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fā)出萬丈光芒……”音樂會在《團結就是力量》的交響樂團大合唱中拉開序幕。這鏗鏘有力的歌詞、振奮人心的曲調,讓坐在觀眾席的我激動不已,是啊,中國人民就是利用團結這個法寶,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接下來,《救亡進行曲》《長城謠》《延安頌》等幾十首紅色曲目一一上演,觀眾們感受到一代代革命志士共赴國難的英雄豪情,感受到今天和平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當觀眾們還沉浸在氣勢磅礴的大合唱余音里,一位年輕女孩手持古箏緩緩走到舞臺中央。女孩的指尖輕柔地撥動琴弦,音符隨即如泉水般流淌出來。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拉緊,古箏的聲音也隨之跌宕起伏、激昂激越。舞臺燈光營造著戰(zhàn)場的氛圍,女孩仿佛身著戎裝,表情和動作充滿力量。演奏結束,整個劇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女孩微笑著向觀眾們鞠躬致謝。
音樂會結束后,舉辦方組織相關人員采訪拍攝參與抗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及烈士子女,我再次見到了那位女孩。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她的爺爺曾是一名紅軍司號員,身負著吹響號音傳達作戰(zhàn)指令與鼓舞士氣的重要任務。剛開始接過沉甸甸的軍號,她的爺爺每天都要背誦號譜,什么是沖鋒號,什么是集合號,什么是防空號,什么號是在呼叫連長……
由于戰(zhàn)事緊急,許多青年參軍后,都是邊訓練邊打仗。女孩的爺爺和許多戰(zhàn)友一樣,還來不及穿上軍裝就走上了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他吹出令人熱血沸騰的軍號,號召命令全體官兵沖鋒陷陣、英勇殺敵。在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等戰(zhàn)役中,爺爺一次次吹出令人沸騰的軍號聲,傳達著我軍指揮員重要作戰(zhàn)命令。
爺爺通過號音表達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家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爺爺?shù)墓适律钌钣绊懼ⅲ屗龔男「悬h恩、聽黨話、跟黨走。上大學后,她主修小提琴,也深愛著古箏這種傳統(tǒng)樂器。她一直夢想著在西方古典音樂中融入中國元素,將中國的好聲音傳到世界各地。她說音樂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力量,一種愛國的方式。
聽完女孩的講述,我深切感受到,家國情懷并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是流淌在每個中國人血液里的共同基因,是能夠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個具體行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復興偉業(yè),必然能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系西安理工大學學生)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