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慶豐
1922年8月的一天,粵漢鐵路岳州站前方,一列火車即將過站。這時,一名青年振臂一呼,帶頭第一個臥倒在鐵軌上。緊接著,數百名工人一擁而上,黑壓壓一片全部臥倒在鐵軌上?;疖嚤黄韧O?,青年和工人們一躍而起,帶著雷鳴般的呼聲向火車涌去??s在車上的軍警驚恐萬狀,胡亂地叫喊道:“快退,快退……”青年朝歡呼的工友們說:“團結起來的工人階級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名青年,就是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郭亮。
寫詩怒問不公平
1901年12月3日,郭亮出生在湖南省長沙縣臨湘都文家壩(今望城區(qū)茶亭鎮(zhèn)郭亮村)。他的父親郭弼林是一名鄉(xiāng)村私塾老師,母親鄒氏是一位賢淑的農村婦女。
從小,郭亮就勤學多思、憂國憂民。小學高年級的一次作文課上,他寫下自由體詩《問問社會》:“富人的米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種谷人把谷擔進富人的倉里?富人的房屋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貧人造屋富人安居?富人的衣裳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種棉織布的人衣不遮體?問問社會,是何道理?問問社會,知也不知?”
這首詩流傳開后,惹惱了反動當局,他被鄉(xiāng)自治所傳喚問話。所長見郭亮還是個孩子,蔑視道:“你是個學生,為何倡導邪說?”
“我一不提倡吸鴉片,二不提倡嫖賭,三不魚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么叫倡導邪說?”郭亮毫無懼色,正義凜然。所長一驚,從牙縫擠出幾個字:“你想抵賴不成!”郭亮冷笑一聲,反問道:“我的作文既未貼在街頭,又未刊于報端,豈能說是蠱惑民心?再者,作文提問,乃學生之學業(yè)。學者不問,教者不容。請問,辦學校是干什么的?”
所長目瞪口呆,只好隨便訓斥兩句,打發(fā)郭亮回去。郭亮義憤填膺,寫了一副對聯(lián)貼在自治所大門兩側:“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痛快淋漓,揚眉吐氣,百姓見后無不拍手稱快。
憂國憂民立志向
1915年秋,郭亮考入長沙長郡聯(lián)立中學,開始接觸新思想,經常和同學們談論時事,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那時長沙學界有個很好的傳統(tǒng),就是把各個學校出類拔萃的學生的范文刊登出來,供同學們閱讀學習。郭亮注意到,幾乎每一期都有毛澤東的文章,他的文章思想深刻,郭亮讀來特別有感觸。他十分渴望認識這個有思想、有抱負的學長。
1916年5月,他在長沙街頭看見革命黨人被殺害后頭顱還高掛示眾,憤然寫下“湘水蕩蕩不盡流,多少血淚多少仇?雪恥需傾洞庭水,愛國豈能怕掛頭”!誰也沒有想到,寫下這首詩的少年,會在12年之后,遭遇同樣的命運。
立誓為國拋頭顱
1919年,五四運動的熊熊烈火點燃了郭亮心中的革命火種。他在銅官一帶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宣傳,矛頭直指軍閥政府,因此遭到通緝。
在躲避反動派的追捕時,他讀到了《湘江評論》上毛澤東撰寫的創(chuàng)刊詞和《民眾的大聯(lián)合》等文章,眼睛為之一亮,頓時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他從鄉(xiāng)下趕到長沙城,四處打聽毛澤東的消息,終于從同學那里問到了毛澤東的行蹤。
第二天一大早,郭亮趕到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等候毛澤東的到來。不一會,只見毛澤東健步走來,郭亮迎上前去,說明了來意。毛澤東大感意外,沒料到眼前這個身材矮小的青年,竟是遭軍閥政府通緝的郭亮。毛澤東由衷地喜歡這個勇敢的青年,打趣說:“鼎鼎有名的郭亮兄,原來是個矮腳公喲!”
從這一天起,郭亮開始追隨毛澤東,成為一名革命者。1920年秋,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1921年冬由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時,郭亮立誓:“有的人入黨,只是獻出一張空嘴皮,我郭亮,甘愿為黨獻頭顱!”
郭亮曾先后擔任過湖南總工會委員長、中共湘鄂贛邊區(qū)特委書記等職務,為工人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投身革命的他無數次九死一生,逃過劫難。然而,1928年3月,他被叛徒出賣,被秘密殺害于長沙司門口前坪,年僅27歲。
(作者系長沙市委黨校兼職教授,長沙地方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