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文,張 靜
(廊坊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河北 廊坊 065000)
宮縮乏力是指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隨著產程進展,宮縮強度降低,導致產程延長或停滯,每次宮縮的持續(xù)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宮縮乏力會導致胎頭進入骨盆,膀胱被壓迫在胎頭和恥骨聯(lián)合之間,影響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引發(fā)產后出血。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治療原則為加強宮縮、快速止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馬來酸麥角新堿為產后止血的常用藥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促進子宮規(guī)律性收縮,進而減少產后出血量,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于各類產后出血治療中,但單用一種藥物效果欠佳[1]。馬來酸麥角新堿是一種強效全子宮收縮藥物,可以使子宮產生強直性收縮,壓迫胎盤附著處子宮的血管,從而起到止血的作用[2]。此外,藥物治療聯(lián)合一體化護理干預,將各項護理措施實現(xiàn)一體化,能夠改善患者預后[3]。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一體化護理應用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就診于廊坊市人民醫(yī)院的100 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35 歲,平均(28.53±4.98)歲;孕周36~40 周,平均(38.89±1.33)周;孕次1~4 次,平均(1.38±0.36)次;剖宮產36 例,陰道分娩14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36 歲,平均(29.02±4.66)歲;孕周37~41 周,平均(39.02±1.27)周;孕次1~3 次,平均(1.35±0.28)次;剖宮產35 例,陰道分娩1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參照《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4]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因宮內感染、子宮過度膨脹、子宮發(fā)育異常等因素導致子宮收縮乏力,患者產程延長,宮縮無力,宮腔內壓力<4 kPa,伴有陰道出血陣發(fā)性增多、子宮輪廓不清等表現(xiàn);單胎妊娠;B 超檢查無胎盤植入及粘連。排除標準:合并子宮肌瘤、多囊卵巢綜合征、生殖系統(tǒng)感染、凝血功能障礙;合并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馬來酸麥角新堿)過敏或不耐受。廊坊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實施此項研究,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胎兒娩出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規(guī)格:1 mL∶250 μg)肌肉注射治療,250 μg/次,根據(jù)患者子宮反應情況,必要時可間隔15~30 min 重復給藥,最大劑量不超過1 500 μg。觀察組患者在胎兒娩出后使用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方法同對照組,使用馬來酸麥角新堿注射液[ 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5021475,規(guī)格:1 mL∶0.2 mg]肌肉注射治療,0.2 mg/次,注射時緩慢注入,單次注射的時間≥ 1 min,必要時間隔3 h 重復注射1 次,最多不超過5 次/d。兩組患者均視出血控制情況持續(xù)給予藥物干預3~5 d,并觀察至患者出院。
1.2.2 護理方法 兩組均實施一體化護理,患者進入病房后,由特定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積極與其溝通,降低患者的不安感;患者出院前采用宣傳冊、視頻等方式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了解居家產褥期護理及康復知識,講解生產后的相關護理注意事項,包括生殖保健及心理調控、育兒等方面;患者出院后給予延續(xù)護理干預,采用微信、電話及隨訪的方式進行溝通,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指導患者的康復及育兒行為。
1.3 觀察指標①產后出血情況及恢復情況: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產后2、24 h 出血量及止血時間、住院時間。②凝血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24 h 后,抽取患者清晨安靜、空腹狀態(tài)外周靜脈血2 mL,置入肝素抗凝試管,輕輕搖勻,以3 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川械注準20192220021,型號:XC8002)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及血紅蛋白(Hb)、紅細胞比容(HCT)。③血清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采血,血樣采集及血清制備方法同②,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血管緊張素Ⅱ(Ang- Ⅱ)水平。④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血壓升高、消化系統(tǒng)反應、胸悶心悸、頭暈耳鳴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 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情況及恢復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產后24 h 出血量更低,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產后2 h 出血量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情況及恢復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情況及恢復情況比較(±s)
住院時間(d)對照組 50 566.68±40.96 775.35±55.37 29.87±11.45 9.39±1.37觀察組 50 561.77±40.65 619.82±52.16 13.52±6.34 8.42±1.29 t 值 0.602 14.457 8.833 3.645 P 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產后2 h出血量(mL)產后24 h出血量(mL)止血時間(min)
2.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24 h 兩組患者PT、TT 均顯著延長,但觀察組顯著短于對照組;治療后24 h 兩組患者Hb、HCT 水平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PT:凝血酶原時間;TT:凝血酶時間;Hb:血紅蛋白;HCT:紅細胞比容。
組別 例數(shù) PT(s) TT(s) Hb(g/L) HCT(%)治療前 治療24 h 后 治療前 治療24 h 后 治療前 治療24 h 后 治療前 治療24 h 后對照組 50 11.23±2.27 16.46±2.89* 14.76±2.44 20.55±2.47* 117.47±9.87 91.22±9.51* 35.37±4.44 26.66±3.39*觀察組 50 11.39±2.33 14.77±2.75* 14.81±2.37 17.32±2.45* 117.59±9.79 105.68±9.65* 36.28±4.52 32.94±3.17*t 值 0.348 2.996 0.104 6.565 0.061 7.547 1.016 9.56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Ang- Ⅱ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Ang- Ⅱ:血管緊張素Ⅱ。
組別 例數(shù) TNF-α(ng/L) IL-6(μg/L) Ang- Ⅱ (g/L)治療前 治療結束后 治療前 治療結束后 治療前 治療結束后對照組 50 57.38±5.45 40.33±4.77* 21.89±3.55 16.08±2.45* 72.97±8.79 59.49±6.69*觀察組 50 57.49±5.34 31.49±3.82* 21.94±3.39 12.37±1.51* 72.88±8.78 45.45±4.58*t 值 0.102 10.229 0.072 9.115 0.051 12.24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治療主要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止血,目前臨床多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治療??ㄇ傲兴匕倍∪伎梢源龠M子宮收縮,發(fā)揮快速止血的作用,但該藥物對子宮下段、宮頸的收縮改善效果差于子宮體部,止血效果不夠理想。
馬來酸麥角新堿屬于半合成麥角生物堿,通過高選擇性地作用于子宮腎上腺素能受體,促使子宮肌漿網鈣離子大量釋放,從而促使子宮和子宮血管的平滑肌收縮,促進子宮收縮,使胎盤種植處子宮肌內血管受到壓迫進而預防和控制產后出血,促進患者恢復[5]。同時,馬來酸麥角新堿可增加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濃度,凝血酶原在鈣離子的催化下轉化為凝血酶,可形成凝固的血凝塊發(fā)揮止血作用??ㄇ傲兴匕倍∪伎纱龠M血小板聚集,加速局部血凝塊生成,調節(jié)局部血液微循環(huán),增強血管收縮,兩者協(xié)同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6]。一體化護理是一種綜合性醫(yī)療模式,旨在全面、連續(xù)、協(xié)調及個性化的護理服務,以滿足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病情管理和康復需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產后24 h 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24 h 后觀察組患者PT、TT 均短于對照組,Hb、HCT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應用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一體化護理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產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縮短產后出血時間,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短時間內出血過多,易導致機體全身炎癥反應,釋放大量的炎癥因子,如TNF-α、IL-6,從而對細胞和組織造成一定損傷。Ang- Ⅱ由血管緊張素受體介導,作用于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對醛固酮的分泌和合成產生刺激作用,從而收縮血管,導致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病情加重[8]。馬來酸麥角新堿可改善平滑肌收縮能力,對子宮底和子宮頸部有較強的收縮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以清除機體自由基,進而減輕機體細胞損傷程度,有效緩解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機體應激反應,抑制炎癥反應[9]。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實施一體化護理,可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對病情恢復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Ang- Ⅱ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應用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一體化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氧化應激指標,抑制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應用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一體化護理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產后出血量,縮短產后出血時間,改善凝血功能及氧化應激指標,抑制炎癥反應,進而加快恢復進程,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