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文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的閱讀行為和習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科大訊飛和掌閱App(手機應用軟件)設計并發(fā)布了彩色電子書產品,標志著電子書告別了黑白時代,步入彩色閱讀的新時期。數字媒介和智能化也隨之發(fā)展,促使圖書出版從業(yè)者從簡單的文化信息傳播者轉變?yōu)槲幕囆g的創(chuàng)造者,需要不斷地對圖書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內涵作出深化拓展和優(yōu)化提升。以平板電腦及手機為典型代表的閱讀載體,促進大眾閱讀由傳統(tǒng)紙質媒介向新興媒體遷移,閱讀習慣、求知心態(tài)、體驗感受和閱讀心理等基礎深厚的讀書文化也隨之演變發(fā)展出更為豐富的形態(tài)[1]。
當前,圖書的“藝術性”正在不斷超越“媒介性”,其文化品質和藝術內涵在不斷地深化與拓展。圖書出版業(yè)在時代發(fā)展中,不斷地與圖像學、信息學、傳播學及美學等多個學科相融合,讓電子圖書在藝術設計上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面臨著較高的藝術設計難題。基于此,本文以電子圖書的數字化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導向,遵循藝術設計原則,探索數字時代電子圖書藝術設計重點與關鍵,以期為新時期出版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思路。
數字時代是一個顛覆社會發(fā)展和促進產業(yè)變遷的時代,在這一時期背景下電子圖書藝術設計重點在于版面編排,電子圖書作為文化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既有文字性內容,也有圖像輔助說明,如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元樣態(tài)的融合應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對圖書的編排和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內容編排更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同時又能將各個元素進行有序分布,需要出版業(yè)從事者仔細斟酌與考量。圖書設計不能僅僅滿足于各種元素的展示,還應充分考慮如何使信息更為準確、更為有效地傳遞給讀者,數字時代圖書藝術設計建設工作應以視覺流程和讀者的閱讀習慣為切入點,為圖書的制作提供全新思路。
布局的條理化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要注重獨特的風格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二是要簡練、單純、清晰、精確、鮮明地突出設計主題。在編排過程中,如何同時兼顧這兩方面,首先應確立界面設計的編排和造型空間,合理規(guī)劃不同元素的放置位置,讓電子圖書的內容與形式保持統(tǒng)一,使整體具備層次美感。其次應考慮到不同智能移動終端的屏幕瀏覽性,兼容圖書的欣賞性和可讀性。譬如,電子圖書的頁面內容有別于傳統(tǒng)紙質書的平面化特征,電子圖書一頁的內容可以得到無限的拓展和擴充,所以在對電子版面進行設計時,可根據界面的區(qū)域劃分,來分布不同的章節(jié)內容,并在畫面中增加導視系統(tǒng),讓讀者收獲更舒暢、更簡潔的閱讀體驗。
智能媒介終端的頁面空間受限,如果缺少合理的分布編排,則會使整個頁面復雜、擁擠,也易使讀者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設計電子圖書的版面時,可借鑒中國水墨畫的“留白”藝術,為畫面空出一定的空白區(qū)域,既強調了重要內容和關鍵信息,也營造出具有格調的、呼吸感的意境,讓整體版面更清晰、醒目。在文字的排布上,可以運用超鏈接實現讀者對閱讀內容的全局把控,將整本書進行分層處理,避免讓所有文字都出現在一個頁面上,主次分明、輕重有度,讀者可以通過點擊超鏈接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更深入的探索,或對不感興趣的內容直接“劃”過去,體現“立體化”閱讀模式。
電子圖書的藝術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設計上盡可能地貼近讀者的心理特征和閱讀需求,合理編輯與排版電子書的各項元素,有效保持圖書設計、群眾認知和閱讀思維的一致性。設計者應根據讀者的閱讀次序和習慣來確定信息的主次輕重,精心引導讀者在美的設計中體會閱讀美感。人性化設計主要關注四個方面:一是確保能夠有效傳達書籍內容;二是符合人的視覺規(guī)律和閱讀需求;三是保持視覺引導的簡潔性和流暢感;四是抓住“最佳視域”突出關鍵。
圖書的設計具有豐富的藝術性特征,圖書不僅要傳達出書籍的內容,還要能夠通過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形象的元素表征,讓人們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更高級別的視聽享受。通常,電子圖書的用戶多是隨意性較強的讀者,這就決定了圖書的藝術設計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和關注,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到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空間感”需求。數字時代為電子圖書的藝術設計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電子圖書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增強圖書內容與讀者的交互關系,讓讀者與圖書內容之間產生情感互動和共鳴,增強讀者黏性;另一方面,電子圖書可以更好地優(yōu)化閱讀功能,實現個性化定制,為讀者閱讀提供便利。
電子圖書是集文字、圖片、音樂、視頻、動畫、互動等多位一體的多媒體。這些元素在圖書的設計上穿插排布,讓電子圖書有了更多元、更豐富的表現形式。數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使電子圖書存在的載體也變得更加多變、靈活,使電子圖書這一形式變得更加個性化與本體化。
導向性是電子圖書藝術設計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特性,以視覺流程為導向,通過視覺元素的引導,讓讀者根據指示和提醒,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視線移動,將各類元素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圖書”。視覺導向的分類很多,主要有視線、文字、色彩、形象、動態(tài)等。
2.1.1 視線導向
視線導向主要有橫向導視、豎向導視、反復導視、斜線導視等。每一種導向都能夠指導閱讀視線進行移動。譬如豎向導視,就是引導視線從上到下移動;斜線導視則比豎向導視的表現力更強,以不穩(wěn)定動態(tài)吸引讀者視線;反復導視則是讓脈絡更清晰,體現出一定的節(jié)奏美;散點視線導向則是更加自由隨意地分散圖與圖、圖與文字等,展示藝術性。
2.1.2 文字導向
在電子書中經常出現“點擊進入”“請按這里”等文字提示,這種指示方式最為直觀,也最為常見。電子書中應用這類導視,方便讀者展開子目錄的閱讀,增強畫面的美感,除純文字外還可以結合圖文的形式,引導視覺流程[2]。
2.1.3 色彩導向
色彩的導向形式也非常豐富,并呈現出多種樣態(tài)。色彩的純度、明度和色相都能夠引起色彩的變化,用色的冷暖、深淺、輕重等能夠有效產生視覺導向作用。在閱讀時,讀者可自覺地根據色彩的提示讓視覺自然地流動,按照主次進行閱讀,高純度的顏色往往更能引發(fā)讀者的專注,色彩的對比可以使視覺流程效果更加直觀與流暢。
交互性是提升讀者閱讀感受的重要特性,在對圖書進行藝術設計時,加入交互性設計,可以增強讀者在圖書閱讀中的感受和體驗。譬如,電子圖書中有交互式連接,在指向關鍵元素時,元素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這樣能夠引導讀者的視覺規(guī)律,同時也為電子圖書的界面設計增加趣味。一般交互性閱讀回應有視覺回應、聽覺回應和觸覺回應,能更好地規(guī)范讀者閱讀行為。
服務性主要體現在以用戶為中心,便于讀者主動發(fā)起與電子圖書的互動。部分設計師在對電子圖書進行設計時,完全依據自身的喜好進行設計制作,忽略了讀者的感受和審美,脫離了群眾需求。電子書的設計應貼近讀者個性。其中,讀者年齡、興趣、愛好、學歷、性格、知識、智力、視聽能力、記憶能力等各不相同,視覺體系應體現人文關懷,盡量減少讀者的不必要操作,做到為讀者服務。
藝術性視域下電子圖書的設計表現風格應是生動多彩的。繪畫、攝影、圖形等元素的融入,主要目的是打動讀者,讓讀者對閱讀產生興趣。藝術化的設計表現可以有效地豐富電子圖書的內涵,還可以通過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充分體現電子圖書的品質,彰顯獨特的藝術風格。
電子圖書的藝術設計應兼顧自身的特色和人性化設計,準確、快速地捕捉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并依據心理規(guī)律、生理規(guī)律和形式美等藝術設計的手法進行信息傳遞,以滿足人們的閱讀需要,獲得讀者的廣泛關注?;诖?,本文對數字化時代電子圖書的藝術設計有以下幾點理論建議。
數字化時代,電子圖書應充分依托信息技術,整合文字、圖片、音頻、動畫等多種元素并采用動畫特效等讓頁面變得豐富多彩。但是切不能本末倒置,為了藝術而藝術,為了時尚而時尚,忽略了設計的本質與意義,電子圖書設計的目的是讓讀者接收信息內容,而非純粹的藝術創(chuàng)造。在圖書藝術設計上,應凸顯主體,避免要素繁雜冗余,造成讀者視覺混亂。應根據讀者的需求和圖書特點,在保障信息的交流、傳遞和傳播有序的基礎上進行張弛有度的量化設計。合理運用色彩、面積,科學分布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區(qū)域,針對電子圖書的特點,準確地進行信息傳遞。譬如,在較嚴肅認真的學術類電子圖書的頁面設計上應減少圖片、動畫、多種色彩的應用,色系也應貼近低飽和度顏色,營造安靜、簡潔的閱讀情境。設計者應使頁面設計與圖書特點與所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實現書與人的互相影響和作用。
設計者在對電子圖書進行設計時,應綜合運用各類創(chuàng)意思路,構建起自由開放的閱讀情境,打造具有個性化、趣味化特征的閱讀空間,讓讀者感受到書籍的“整體度”,而不是簡單的“部分”疊加。以“整體感”為基礎對視覺元素進行綜合編排設計,并根據書籍內容的主次結構、信息的輕重程度,把握圖書的內在關系,從而充分運用多種元素的優(yōu)勢,使電子圖書更加人性化。譬如,在幼兒的電子繪本藝術設計上,設計者應綜合考量幼兒的成長需求、能力水平和語言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凸顯電子書的圖片、繪畫等元素,較少展現文字信息,分散文字的排版,放大字體字號,使電子繪本貼合幼兒的年齡特征[3]。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在圖書藝術設計上,設計者應對各個部分與元素進行有序排布。電子圖書中,不同部分承擔著不同功能,各部分之間聯動,共同完成傳遞準確信息和情感的總體任務。設計者應科學把握圖書的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使圖書設計在視覺上呈現出有序的美感,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要借鑒多元的藝術形式,有目的地進行創(chuàng)作,積累設計經驗,形成自己的設計特色,創(chuàng)造出充分表達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的設計作品。
綜上所述,數字時代電子圖書的藝術設計顛覆了傳統(tǒng)圖書的編排布局,并在發(fā)展中呈現出與傳統(tǒng)媒介閱讀相互補充、相互延伸的樣態(tài)。要注重探索數字時代電子圖書藝術設計的新方向,創(chuàng)造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