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冰
盛夏如火,天高地潤,千里彝山一派豐碩,漫山遍野的火把梨綻紅了臉,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到了。
火是人類文明的象征,是人類的福音!火的產(chǎn)生,人類迎來了燦爛的曙光;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保留火,就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從此進入了文明時代。
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自稱是火的民族。他們愛火、敬火、崇拜火。關于火的產(chǎn)生,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說法,不同的彝族支系說法也各不相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古樸獨特的崇火習俗祭儀,每年農(nóng)歷六月都要舉行盛大的火把節(jié)。
火把節(jié),又稱星回節(jié),是彝語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彝語稱之為 “朵則”, “朵”意為火, “則”意為節(jié),“朵則”即火的節(jié)日。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不同支系的彝族都有過彝族年的習俗,他們把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稱為過小年,把農(nóng)歷十月朔日稱為過大年,小年過三天,大年過五天,而且同是過年,內(nèi)容和方式卻各有不同。
“十月彝族年是嘴巴的節(jié)日,主要是吃,過年過五天,吃不夠吃不飽;火把節(jié)是眼睛的節(jié)日,主要是玩,過三天三夜,玩不夠玩不飽”。彝族年的一個 “吃”字,顯出了彝族同胞的熱情好客、豪爽質(zhì)樸;六月二十四火把節(jié)的一個 “玩”字,則顯出了節(jié)日豐富的內(nèi)容和趣味。好一個 “玩不夠玩不飽”,這是對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火把節(jié)紅紅火火、其樂無窮的最好寫照!
火把節(jié)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學者認為,彝族火把節(jié)起源于彝族十月太陽歷,即一年有10個月,一個月36天,外加年末5至6天過年的日子 (彝族年)。由于彝族太陰歷是根據(jù)觀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來確定寒暑年節(jié),北斗星的上指和下指都被稱為星回節(jié),斗柄正上指為大暑星回節(jié)、下指為大寒星回節(jié),一年分為上下各半年,各占5個太陽歷,大暑星回節(jié)為年中,大寒星回節(jié)為歲尾,也稱 “年節(jié)”。在彝族民間習俗中,年中的大暑星回節(jié)都要燃起火把,熱熱鬧鬧地慶祝三天三夜,稱“火把節(jié)”,為 “火把迎星回”的意思。
彝族火把節(jié)的起源有各種說法,其主要的有 “田獵”說、 “驅(qū)疫”說、 “祭祖”說、 “火崇拜”說等等,在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故事流傳,而且都跟火有關。
在雙柏縣境的彝族中,流傳著火把節(jié)是為了紀念人類找到火種的故事。相傳很早以前,人間沒有火種,有一個叫者洛的彝族人通曉各種鳥獸的語言,與老虎、蛇、扎布鳥相約到天上去找火種。結(jié)果,老虎和蛇都失敗了,只有扎布鳥從天神那里偷聽到取火種的方法,于是悄悄地告訴給者洛。者洛回到人間,按照扎布鳥說的找來鐵片、石頭、火草,擦碰閃出了火。人們奔走相告,晚上舉著火把狂歡,載歌載舞。那一天恰好是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把這一天定為火把節(jié),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節(jié)日時,要在村中寬廣的場地上豎起一棵高大的火把樹,作為火神的象征,并在火把樹上掛上紙錢和食物祭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老點燃,大家圍著跳笙,還要點著小火把到各家各戶和田地里去跳,以視驅(qū)邪免災、除害蟲,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在大姚縣趙家店鄉(xiāng)與永仁縣交界處一個叫紅山的地方,流傳著一個關于火把節(jié)的動人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紅山的彝族寨子里有一個天仙一樣美麗的姑娘叫諾娜。諾娜心靈手巧,心地善良,容貌楚楚動人。她擅于挑花繡朵,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花鳥草蟲,經(jīng)過她的手繡出,全都變得栩栩如生,完全像活的一般;她有個好嗓子,能把樹上的小鳥唱得落下來。附近寨子里的彝族同胞都知道諾娜的美貌,稱她是千里彝山的馬櫻花,來說親的人家絡繹不絕,可姑娘就是不點頭。原來,美麗動人的諾娜早就有了意中人,她相中了彝族打苴地方的阿查。小伙子心地善良,長得英俊高大,倆人從小在一起砍柴、一起勞動,在生產(chǎn)生活中暗暗生情。諾娜的美貌饞得山官頭人魔哈垂涎三尺,想借這一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選美霸占花一樣美麗的諾娜為妾。魔哈還使出毒招,約阿查賽馬、射弩、比劍,在用盡一切伎倆都無法戰(zhàn)勝聰明勇敢的阿查之后,使出毒招,趁阿查不備,用巫術轟裂山谷,讓阿查深陷萬丈深淵之中。諾娜聽到不幸的消息,悲痛欲絕,哭喊著沖出寨子,要去尋找自己的心上人。魔哈派出爪牙把諾娜所在的山頭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一心要逼迫諾娜跟他拜堂成親。諾娜哪管魔哈爪牙的追捕,口里喊著阿查的名字,竭盡全力地一邊跑一邊哭,最后倒在紅山的懸崖下再也沒有起來。阿查被魔哈的巫術轟下懸崖大難不死,被鄉(xiāng)親們救起后,不顧一切地尋找諾娜,得知諾娜已死,她父母也悲痛過度氣絕身亡。她想縱身跳下懸崖,隨諾娜而去。趕來的鄉(xiāng)親一把拉住他,幫他出主意殺死魔哈報仇雪恨。第二天,阿查號召周圍四山八洼、五村十八寨的彝族同胞高舉著火把沖進魔哈家,殺了魔哈,燒了他的土官宮殿,過上了太平的日子。
為了紀念這個來之不易的日子,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五日,當?shù)氐囊妥迦罕姸家c燃火把,燒死害蟲,用明亮的火把照亮四方,祈求來年無災無病,幸福吉祥。遇到同輩,還要互敬火把,用別人家的火把燒掉自己家的一切禍祟,保證家里清潔平安。儀式結(jié)束,所有的彝族同胞便一起走出村外,聚在一起歡歡樂樂地過火把節(jié)。
千百年來,彝族火把節(jié)傳說不同,形式各異,習俗卻代代相傳,經(jīng)久不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火把節(jié)走入城市,成為城鄉(xiāng)各族人民喜愛的節(jié)日。
1981年5月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討論通過,恢復彝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火把節(jié),將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的彝族火把節(jié)作為全州各族人民的法定節(jié)日。
2006年5月20日,楚雄彝族火把節(ji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同年11月15日,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評選,楚雄州的彝族火把節(jié)被評為中國十大民俗節(jié)日之一。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成為中外賓客了解楚雄、體驗彝族節(jié)日的盛大活動,成為世界了解楚雄的一個重要窗口。
節(jié)日期間,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鹿城賓客云集,城區(qū)的大街小巷、大小廣場成了歌舞的海洋,到處人頭攢動,人山人海。白天進行摔跤、射弩、打陀螺等體育和文藝活動,晚上除了影劇院舉行的重大文藝演出外,到處都是群眾打跳,自娛自樂的歌舞。
歡樂的節(jié)日總是特別吸引人,還沒有到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楚雄城區(qū)早已透出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掛,城區(qū)到處彩旗飄飄,寬敞的大街上人頭攢動,客商云集,十多里長的火把街貨棚搶租一空。火把節(jié)雖然只過三天,但火把街前前后后要趕半個多月。來趕火把節(jié)的旅客一年比一年多,有全國各地的、有海外的,真可謂天南地北,五湖四海。
節(jié)日的第一天,金子一樣燦爛的陽光剛剛灑滿大地,楚雄城西的上章村、城東的程家壩兩個路口,青松毛搭起的迎賓門高大氣派,豪華又接地氣,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迎賓隊伍早已經(jīng)在此等候??腿艘坏?,彪悍的小伙子吹響了高亢的過山號,花一樣的姑娘雙手端著置放8個酒杯的托盤,唱起了彝族迎客調(diào)。
傍晚,熱情歡快的迎賓晚宴適時舉行。酒是不能不喝,酒歌也不能不唱。有敬酒歌: “遠方的貴客喲,親愛的朋友,請喝一杯彝家祝福的酒呀,請喝一杯彝家真誠的酒呀!”也有勸酒歌: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歡不喜歡也要喝,阿表妹喜歡不喜歡也要喝;喜歡呢也要喝,不喜歡,也要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歌聲真誠無比,情濃于酒,讓你無法拒絕。
夜幕降臨,楚雄鹿城彩燈齊放,火把通明,人如潮涌。在彝族太陽歷文化園舉行隆重的火把節(jié)開節(jié)儀式之后,一時間,桃源湖、彝人古鎮(zhèn)、彝海公園和一些街頭巷尾、大小廣場,無數(shù)的火把便點燃了,各民族群眾一圈圈圍著中間燃起的一堆堆熊熊烈火又唱又跳。跳舞的人員不分民族、不分國籍、不分男女老少,圈里的人衣服各式各樣,話音南腔北調(diào),人人都像喝醉了米酒一樣,熱情奔放。從四面八方走來的人們手持特制的火把,圍著火堆邊舞邊跳,還不時在火把上撒上一把松香、香木碾成的香面,讓火把噴出高高的烈焰,火光越高,人們越高興,跳得越歡。
一條條寬敞的大街上,人如潮涌,火似游龍,人們手里的小火把燃盡了,中間熊熊燃燒的火堆燒得正旺,激情難耐的男女老少跳得更盡興。在跳的過程中,有的是男的彈弦子、吹笛子,女的跟著唱、跳,有的是男的唱、女的答,有的是一起唱,一起跳,也有女的彈弦子的。小三弦、大三弦、四弦、月琴、葫蘆笙、笛子等各種樂器各顯其能,各種服飾比美比俏。跳笙場上,年輕人縱情歌舞,渾身激情澎湃;老歌手引吭高歌,人人都有唱不盡的贊歌!美的旋律,激情的舞步,左旋右轉(zhuǎn),歌聲悅耳,每個場上,三個晚上都樂曲不停、舞步不歇,歌聲不止。越到最后,參與的人越多,不同民族,不同服飾,圍了一圈又一圈,形成了成百上千的隊伍,人們盡情地跳、盡情地唱、盡情地舞,全身上下都放松,樂此不疲,通宵達旦。
火把節(jié)這三天,誰也說不清楚雄城里到底有多少人。大街小巷,附近村社,火堆旁、山坡上,到處都是歌的海、舞的潮。那情、那景,那燃燒的激情,匯集成六月的彝山一年情感的河流。
火把節(jié)結(jié)束的當晚,節(jié)日的高潮再次迭起!舞跳得更歡,歌唱得更甜,酒喝得更暢快! “親人你莫走,肥羊多多有;宰了一小頭,還有九十九。朋友你莫走,米酒多多有;喝了一小壇,還有九十九?!?“要走呢阿老表,要走呢阿表妹,走一步來望兩眼,哪個舍得你呀!走一步來望兩眼,哪個舍得你呀!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 “
在這短短的三天里,年紀大的通過唱歌跳舞回憶過去酸甜苦辣的往事,品嘗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的還會碰到年輕時的初戀;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們手挽手地盡情唱歌跳舞,敞開心扉互訴衷腸,很多人都能夠找到情投意合的戀人;還有不少南來北往的商客,通過節(jié)日交流和各式各樣的招商活動,做成自己想做的生意。
走進喜慶融融的楚雄彝族火把節(jié),每個人都會收獲滿滿:愛物的能買到滿意的東西,愛玩的能盡情瀟灑,愛唱的能大展歌喉,愛跳的能舞姿翩翩,愛吃的能品嘗各種生態(tài)食品,愛喝的能大碗豪飲,喜歡結(jié)交的能找到真誠的朋友,做生意的能在無意中覓到商機,年輕人能在不經(jīng)意中找到愛情……
不少朋友都說,走遍天南地北,第一次這么痛快!不少客人連連稱贊,忘不了,真正的忘不了,永遠忘不了!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對火的崇拜,產(chǎn)生了火火的歌舞、火火的節(jié)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每年的彝族火把節(jié)熱烈而隆重,舉州同慶,城鄉(xiāng)同樂,千百萬人的火之舞,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節(jié)日、不一樣的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