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碧瑞
(昆明市官渡區(qū)第二中學,云南 昆明 650217)
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最大的缺點就是教師在上面越講越有勁,學生則在下面昏昏欲睡,最終結果就是兩級分化嚴重。隨著“雙減”的逐步進行,教師要深刻理解并實施新課程倡導的學生主體理念,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式教學則是實施這一理念的重要途經(jīng)之一。
問題式教學法是指:教師設置問題,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教師重點講解與點撥,通過當堂訓練后從而掌握知識的目的式新教法。這一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很適合廣大一線教師用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以“氫氧化鈉變質問題的探究”的教學為例,說明問題式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實踐應用。
【師】一堂實驗課后,小明同學幫助老師整理實驗室時發(fā)現(xiàn)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瓶口出現(xiàn)了一些白色粉末(圖1),他很困惑,這些白色粉末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圖1 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入課題。
教師將已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帶到課堂,按照實驗探究的一般思路,即提出問題,假設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實驗反思等對學生呈現(xiàn)一系列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初步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問題1: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學生猜想一: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
學生猜想二:氫氧化鈉溶液未變質。
問題2:氫氧化鈉溶液為什么會變質呢?請同學們回顧之前學習過的氫氧化鈉的相關性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
問題3:未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里只有哪一種溶質?
【學生】NaOH
問題4:已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里一定含有的溶質是哪一種?
【學生】Na2CO3
問題5:要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只需要檢驗溶液中含有哪一種物質?
【學生】Na2CO3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清檢驗氫氧化鈉變質的思路,為后續(xù)實驗方案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問題6:根據(jù)我們目前所學的知識,要檢驗是否存在碳酸鈉,實質是檢驗哪一種離子的存在?
表的主要性質回顧
表2 NaOH是否變質的檢驗方案(檢驗
問題7:對于方案1來說,如果氫氧化鈉發(fā)生了部分變質,此溶液中還可能發(fā)生什么反應?
【師】對于該種情況,中和反應會優(yōu)先發(fā)生,而且此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為確保實驗的準確性,稀鹽酸應該取足量。
請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對應的實驗方案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通過實驗檢驗,該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酸堿鹽的相關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并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反思。
問題8:這瓶氫氧化鈉溶液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
學生猜想一: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學生猜想二: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
問題9:如果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溶質都有哪些?
【學生】Na2CO3和NaOH
問題10:如果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溶質是什么?
【學生】Na2CO3
問題11:要檢驗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要檢驗哪一種物質的存在?
【學生】NaOH
問題12:如何檢驗是否存在氫氧化鈉?
【學生】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是否變紅。
問題13: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變紅,一定能證明有氫氧化鈉嗎?
教師演示實驗:分別向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結果是都出現(xiàn)了紅色。
問題14:若同時存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如何檢驗氫氧化鈉?
【學生】先除盡碳酸鈉,再檢驗氫氧化鈉。
問題15:你能想到哪些除盡碳酸鈉的方法呢?教師提示學生可以把碳酸鈉轉化為氣體或者沉淀出去,即氣體法或沉淀法除雜。
【學生】可以加酸。
問題16:如果氫氧化鈉部分變質,加酸后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
【學生】一段時間后產(chǎn)生氣泡。
問題17:后續(xù)還能檢測到氫氧化鈉的存在嗎?
【學生】如果氫氧化鈉部分變質,稀鹽酸會有優(yōu)先和氫氧化鈉反應,將無法檢驗氫氧化鈉的存在。
問題18:那可以使用氫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鋇嗎?
【學生】引入了氫氧根離子,對氫氧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應該使用氯化鈣或者氯化鋇。
問題19:怎樣才能保證將碳酸鈉全部除去?對所加試劑的用量有什么要求?
【學生】滴加足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
請學生代表上臺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程度。
通過實驗檢驗,該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問題20:氫氧化鈉固體易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且易潮解,應該如何保存?
【學生】密封。
問題21:在除去碳酸鈉后,除了可以用無色酚酞檢驗氫氧化鈉外,你還能想到哪些試劑?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多個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并逐步建立起物質除雜的思想。
問題22:課后設計實驗探究久置氫氧化鈣是否變質?請同學們課后思考,提交說明。
我將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如圖2所示。
圖2 氫氧化鈉變質的問題鏈
氫氧化鈉是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堿,以氫氧化鈉為載體,考察酸堿鹽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的除雜方法,考察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都是中考命題的重點。復習是對舊知識的二次整合,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價值觀念達到更高的層次,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一種物質的深入系統(tǒng)的探究能夠掌握一類物質的相似問題解決的程序性知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個別物質延伸到一類物質,再從一類物質分析出其背后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