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卜 偉
哪里飄來的幽香?淡淡的,若有若無,若即若離。
那香味是從麻石鋪就的巷子里飄過來的。方行周莫名其妙地走進巷子,循著幽香找了過去。古城的巷子多,七繞八拐的。方行周從小方向感就差,不分東南西北,夜里在單位加班回家都迷路,因此,他很少去這些小巷之中。有時,從巷口朝里面望一眼,濃濃的古城煙火,賣包子的、賣炸魷魚的、賣花生米的、賣炒涼粉的……
站在巷口的那個鐵門前,聞到更濃郁的香味。安若素正在院子里侍弄蘭花。十幾盆蘭花就在院子葦棚里的石條上,葉片斜立,呈深綠色,葉質(zhì)堅硬,葉面細(xì)糯,葉溝深。在綠葉叢中有幾株蘭花莛直立其間,最大的一盆是素心蘭,足有二十個箭子。
方行周脫口而出:“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p>
安若素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打了個激靈,他回頭看,四目相對。誰家的音響在唱:
“打開心靈,剝?nèi)ゴ旱男邼?,舞步飛旋,踏破冬的沉默。融融的暖意帶著深情的問候,綿綿細(xì)雨沐浴那昨天……激動的時刻……”
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相識純屬偶然。因為蘭花,兩人從此成了朋友。
方行周喜歡蘭花,但不會養(yǎng),花到他手里,生命周期基本上是三年。第一年賞花,第二年觀葉,第三年只剩下看盆了。安若素建議他買盆建蘭,建蘭好養(yǎng),肯發(fā)芽,易開花,只要水肥光溫到位,每年秋季都會開花。安若素還教他,蘭花要根外追肥,把肥料的稀釋液直接用霧器噴在葉面上,讓營養(yǎng)滲入植株全身。
方行周養(yǎng)成功的第一盆蘭花是安若素幫他選的。安若素指著花行柜臺上的那盆蘭花告訴他:“這是鐵骨素,建蘭的一種,好養(yǎng)?!?/p>
賣花的說:“這花按根賣,一根草5塊錢?!狈叫兄芸戳朔旁诠衽_上的蘭花,10苗都不止。當(dāng)時,他的工資不到300。
“好,就按你說的價。”安若素一口替他答應(yīng)下來。方行周心里咯噔一下,他琢磨:難道……?
安若素嘴角翹翹,笑著說:“賣蘭花論草,是指熟苗,剛發(fā)的新芽不算在其中。你這盆蘭花,5棵熟草,7棵新苗。自家長的,不那么頂真?!?/p>
方行周笑。他聽懂了安若素的意思。
店主也笑:“您是行家,不駁您面子。”
這盆鐵骨素至今仍長得很旺。安若素年長幾歲,方行周稱他“安兄”,只要有空,都會去他家和他聊上幾句。
這些年,方行周醉心蕙蘭,或多或少摸出了點養(yǎng)蘭門道,所養(yǎng)蘭花葉姿輕盈舒展、飄逸瀟灑,花形端莊勻稱、嫻靜幽雅,花香清而不濁。
讓方行周聲名鵲起的也是蘭花。方行周畫的墨蘭已經(jīng)成為古城一張響當(dāng)當(dāng)?shù)奈幕?。安若素說,方行周的蘭花,畫出了蘭花的骨頭。這話,外人聽不懂,方行周懂。方行周畫蘭花速度極快,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一筆長,二筆短,三筆破鳳眼,點花、落款、蓋章。雖然畫得快,走得也快,天天都有人朝他要畫。開始,方行周還樂此不疲,但要的人多了,也就煩了。能開口的都是熟人,不畫就得罪人。就有人說他小氣,手緊,不處事。每當(dāng)有人來要他畫的蘭花時,方行周心里就有像女兒出嫁那樣復(fù)雜的心情,戀戀不舍。
中大街的花行里有兩張方行周的蘭花小品。安若素朝那寥寥幾筆墨蘭瞥去,畫面是三四片葉子。方行周的畫大多是這樣構(gòu)圖。他淡淡地笑。
花行的老板不知道他為什么笑,他問安若素:“你應(yīng)該有他不少畫吧?”
安若素笑笑不說話。
老板自言自語:“就憑你倆幾十年的交情,一年一張,也夠攢一抽屜的。”
安若素一張方行周的蘭花都沒有。他從沒有開口朝方行周要過畫,方行周也沒送過安若素畫。兩人的友情白開水一般不淡不咸,不會想起,不會忘記。君子之交淡如水。
方行周耳順之年,安若素送去一盆素心蘭。那盆素心蘭已經(jīng)長出了十幾個箭子。方行周泡上香茶,他彎腰在畫缸的下面翻了半天,找出一幅畫。安若素看著畫不說話,只是笑。
方行周也笑。他抓過案子上的雞毫,在那張畫上皴皴點點。
安若素說:“有這幾個點點,這蘭才活。否則,無土之蘭怎能活?”
方行周說:“真正的蘭草只贈愛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