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歡
《上海相冊:消失與眷戀》分享會近日在思南書局舉行。該書是攝影與文學的一次深度碰撞,也是創(chuàng)作者們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一份忠實且飽含溫情又不乏思考的記錄。
該書的主編是澎湃影像新聞部攝影總監(jiān)許海峰和《萌芽》雜志副社長呂正。呂正表示,邀請寫作者時,更多地關注了青年作家:“我們一直說當下的年輕人更關注內(nèi)心世界,探索城市、了解他人的城市經(jīng)驗,其實是一個好的方式。城市發(fā)展太快,幾代人會經(jīng)歷不同的城市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甚至是疊加的一個狀態(tài)。要找到一個抓手,去孵化作者?!?/p>
時代的發(fā)展如此迅速,怎樣用文字和影像的力量來表達這個不斷變化、不斷消逝又不斷新生的城市?該書的第一組作品《天臺造城記》由作家于是和攝影師徐昕共同完成。徐昕認為,消逝雖然讓人很感傷,但變遷是周而復始的、具有規(guī)律性的,這是城市的代謝。而于是表示,天臺是一個很奇特的空間,在很多年里、好幾代上海本地人的生活中,它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孩子會在上面玩耍,老人會在上面種花草、曬衣服,這是一個不可復制的空間。于是認為,城市文學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要表現(xiàn)出多樣化?!爱斘覀冇懻摮鞘形幕臅r候,應該把多種媒介都集合在一起討論?!?/p>
事實上,這本作品雖然名為《上海相冊》,但中國有許多城市都值得好好探索,主創(chuàng)團隊希望以一種更具實驗性、文藝屬性更強的方式,打撈起散落在時空與生活中的片段,作為城市敘事中獨特的一筆,不斷增添、更新城市全息拼圖。
(摘編自《文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