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芹,通格樂格,時 光,劉世英
(1. 阿拉善左旗林業(yè)和草原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內蒙古 巴彥浩特鎮(zhèn) 750300; 2. 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內蒙古 巴彥浩特鎮(zhèn) 750300; 3. 阿拉善盟航空護林站,內蒙古 巴彥浩特鎮(zhèn) 750306)
阿拉善左旗(以下簡稱阿左旗)位于賀蘭山西麓,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地理坐標為38°83′N、105°67′E,行政區(qū)劃面積為 547 800 hm2,屬溫帶荒漠干旱區(qū)。海拔800~1 700 m,地勢東高西低,由于地處內陸高原,氣候具有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寒冷且長、夏季炎熱短暫,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 8.9 ℃左右,無霜期322~335 d。全年降水量 107~225 mm,多集中在7—9月,年蒸發(fā)量2 264~3 087 mm。近年來,隨著阿左旗城鎮(zhèn)園林綠化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植物種類得到極大豐富,城區(qū)內景觀多樣層次分明,給居民帶來了高質量的生活空間。但伴隨而來的是園林植物上的病蟲害種類相應增多,園林有害生物防控壓力劇增。對樹木進行種類和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調查,可為當地園林綠化常見病蟲害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阿左旗城區(qū)由西城區(qū)、舊城區(qū)和東城區(qū)組成,城區(qū)綠化面積1 524 hm2,綠化覆蓋率達 35.5%。園林綠化主要集中在營盤山生態(tài)公園、生態(tài)園、丁香生態(tài)園、敖包溝生態(tài)園及新舊城區(qū)主要街道兩旁,其中位于城北的營盤山生態(tài)公園內樹木種類最為豐富,基本涵蓋了阿左旗園林綠化所有樹種。
2021年3月—2022年10月,按照3—5月每月1次,5—9月10天1次,9—11月每月1次,2021年11月—2022年3月2個月1次的時間安排,調查阿左旗城區(qū)園林綠化核心地段:營盤山生態(tài)公園、丁香生態(tài)園、敖包溝生態(tài)園及新舊城區(qū)主要街道兩旁,園林綠化樹木種類和生長狀況,及發(fā)生的主要病蟲害名稱、受害部位、危害蟲態(tài)、危害等級以及危害嚴重的病蟲危害特征。
采用實地踏查與重點調查相結合的方法[1-2]。
1.3.1實地踏查
在城區(qū)內圍繞綠化核心地段沿路共設置20條踏查線, 踏查面積占阿左旗園林綠化面積的 2%。觀察并拍攝照片,利用工具書確定樹木名稱,記錄樹木名稱種類、生長狀況、病蟲害種類、危害部位、危害程度等內容。其中樹木生長狀況以健康、較健康、生長一般、生長差、生長很差5級劃分(表1)[3]。
表1 樹木生長狀況等級Tab.1 Tree growth status grade
1.3.2重點調查
在實地踏查的基礎上,對各主要樹種選擇目測病蟲害輕度以上發(fā)生的片林、帶狀林或行道樹(表2),設 10個22 m×15 m 的樣地,逐株調查,每個樣地內樹木數量大于30株。病害采用直接計數法進行發(fā)病率調查[1],計算公式為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蟲害做有蟲株率、蟲口密度調查[2],計算公式分別為有蟲株率=有蟲株數/調查總株數×100%、單位面積蟲口密度=調查總活蟲數/調查面積。對危害嚴重的病蟲害類群深入了解其防治措施。
表2 危害程度等級Tab.2 Hazard levels
采用燈誘和捕蟲網隨機采集相結合的方式采集昆蟲標本。燈誘地址選擇在位于城北的營盤山生態(tài)公園,占地面積 211 hm2,采集到的昆蟲標本由本土昆蟲研究專家根據不同蟲態(tài)對照相關文獻資料和專業(yè)書籍進行鑒定[4-12]。采集主要病害標本(各受害部位在不同時期的典型癥狀)同時拍攝高清照片,請高校相關專家處理鑒定。
主要樹木種類共計28種(表3),隸屬13科23屬,其中常綠喬木4種、落葉喬木19種、灌木樹種5種。栽植數量較多的有槐、山桃、紫丁香、云杉、白杜、新疆楊;云杉、白杜、 紫丁香等樹種未發(fā)生病蟲害或輕微發(fā)生,長勢較好;油松、胡楊、臭椿等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蟲害,生長差。
表3 阿左旗主要園林樹木種類Tab.3 Main garden tree species in Alagxa Left Banner
阿左旗園林主要病蟲害有7目50種(表4、表5)。主要病害5種,有胡楊銹病、楊皺葉病等葉部病害和破腹病、楊樹潰瘍病等枝干病害,其中發(fā)生嚴重的是楊皺葉病、楊樹潰瘍病。蟲害45種,種類較多,大部分屬于食葉害蟲,蛀干和地下害蟲較少,分別以鱗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為主。其中鱗翅目占49%,以天蛾、夜蛾、蛺蝶、粉蝶等食葉類害蟲危害較為普遍;半翅目占29%,以蚧類、蝽類、蚜類等刺吸性害蟲為主,危害范圍較廣,是重要的枝干、葉片吸汁類害蟲;鞘翅目占22%,以天牛類等枝干鉆蛀性害蟲的危害最大。
表4 阿左旗常見園林樹木病害種類Tab.4 Common types of garden tree diseases in Alagxa Left Banner
表5 阿左旗常見園林樹木蟲害種類Tab.5 Common pest species of garden tree in Alagxa Left Banner
阿左旗園林病蟲害種類較多,但危害嚴重的較少,主要蟲害有朝鮮球堅蚧、中國槐蚜、光肩星天牛、山楂粉蝶、芳香木蠹蛾東方亞種;主要病害有楊樹潰瘍病、楊皺葉病。防治園林病蟲害堅持預先調查和針對性監(jiān)測,在樹木生長周期中,注重病蟲害防治方法的選擇,尋求園林綠化中所有生物間的良性平衡[13]。現(xiàn)將幾種主要病蟲害發(fā)生危害特點及其他地區(qū)先進的防治經驗總結如下:
2.3.1朝鮮球堅蚧
以若蟲和雌成蟲群集在碧桃、山桃、山杏、白蠟樹以及楊、柳、榆等植物的枝條、葉片上,吸取植物汁液。隨著蟲齡的不斷增長,若蟲分散轉移其產生的分泌物,被害枝條上常出現(xiàn)雌蟲蚧殼累累,造成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干枯死影響樹木景觀效果[10]。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2—3月在樹木發(fā)芽前,人工刮除集中在主干或枝條上的越冬若蟲,結合整形修剪,增加通風透光,剪除被害嚴重的枝條,燒毀處理,消滅蟲源以降低第一代蟲口基數;(2)生物防治。保護增加紅點唇瓢蟲(Chilocoruskuwanae)、異色瓢蟲(Harmoniaaxyridis)等天敵數量自然控制[4];(3)化學防治。3—5月若蟲分散轉移分泌蠟粉介殼之前,可選用300倍液來福靈防治[5]。
2.3.2中國槐蚜
1 a發(fā)生多代,成蚜和若蚜群居在槐枝干、新梢和葉片上刺吸汁液危害,被害嫩梢萎縮下垂,妨礙頂端生長同時分泌蜜露,樹冠下有似油脂物灑在地面。氣候溫暖、干燥有利該蟲害發(fā)生。
防控措施:(1)化學防治。4—9月蚜蟲進入集中發(fā)生期,建議分別使用 2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4 000倍液、2.5% 魚藤精300倍液噴霧防治,發(fā)生嚴重時噴灑 5% 苦參堿水劑防治;(2)生物防治??杀Wo利用食蚜蠅(Syrphidae)、瓢蟲(Coccinellidae)、食蟲虻(Robberfly)等天敵進行自然控制。
2.3.3光肩星天牛
屬于多食性昆蟲,是嚴重危害樹木的一種蛀干害蟲,不管寄主是幼樹或大樹,樹勢如何,均可以幼蟲鉆蛀樹木韌皮部和木質部侵害,破壞疏導組織造成樹干枯死或風折,是阿左旗目前林業(yè)上主要的檢疫對象。其成蟲羽化后暴露在外,喜在衰弱木或新伐、新植木上取食、產卵,成蟲期的防治應是適宜防治時期[14]。建議人工干預時應兼顧無蟲樹或周邊的喜食樹種。
防控措施:(1) 人工防治。有計劃地清理無保存價值的被害樹干,集中銷毀清除蟲源;(2)生物防治。目前最為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是5—6月在樹干上有蟲糞的蟲孔旁施放花絨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或腫腿蜂(Bethylidae),控制天牛幼蟲[15];(3)化學防治。6—9月采用3%噻蟲啉2 000倍液噴灑防治成蟲。
2.3.4山楂粉蝶
在營盤山東坡上的山杏、山桃上發(fā)生較嚴重,當寄主芽綻開時以幼蟲啃食芽、葉和花蕾,吐絲連綴結網成巢,群集其中危害。幼蟲4齡以后分散危害,發(fā)生嚴重年份,可將寄主食成禿枝,狀若枯死。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1—4月結合街道園林管理,人工摘除越冬蟲巢;(2)生物防治。保護引用步甲科(Carabidae)、廣大腿小蜂(Brachymeriaobscurata)等天敵防治;(3)化學防治。3—4月第一代幼蟲出蟄期和5—6月當年幼蟲孵化盛期,噴灑 20% 殺滅菊酯乳油和 2.5% 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進行樹冠噴藥防治[4]。
2.3.5芳香木蠹蛾東方亞種
以幼蟲在樹木枝、干、根莖皮下蛀食,木質部表面被蛀成不規(guī)則的蛀坑,導致木皮分離,極易剝落,蟲體長大后蛀入木質部,破壞樹木的生理機能,造成樹勢衰弱,形成樹枝樹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5]。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上年11月至當年2月樹液萌動前,剪除被害枝梢,清除受害嚴重的蟲源木,集中銷毀;(2) 物理防治。5—8月黑光燈誘殺成蟲;(3)生物防治。性信息素誘殺成蟲,或冬春噴放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重復感染幼蟲或蛹至死亡;(4)化學防治。4—9月,用 50% 倍硫磷乳油1 000~1 500 倍液,50%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0.002~0.003 g·m-2殺死皮下初孵幼蟲?;蛴?45% 丙溴磷·辛硫磷乳油30~60倍液或 12% 噻蟲·高氯氟懸浮劑30~60倍液添加專用滲透劑后高濃度噴涂樹干(注意:禁止噴到周圍的植物葉片上)[4]。
2.3.6楊樹潰瘍病
易在楊、柳、榆等樹木的主干和粗枝受機械損傷部位發(fā)病。發(fā)病初期在光皮樹種上呈現(xiàn)直徑 0.5~2 cm的近圓形水泡狀或水漬狀病斑,水泡破裂后有褐色液體流出;病斑在榆樹等粗皮樹種上,僅使樹皮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流出紅褐色液體。發(fā)病植株長勢明顯減弱,出現(xiàn)枯梢,甚至整株枯死。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冬季清理感病枝及病死株,集中燒毀;秋末或春初,按生石灰10份、硫磺粉2份、鹽1份、水40份的比例配置粉劑,在樹干1 m以下涂白,可以降低初期侵染[5];(2)化學防治。1—3月用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樹干;5—6月、8—9月用 1% 潰腐靈50~80倍液,涂抹或直接注射在病斑處,或用菌毒清80倍液噴灑主干和大枝[5]。
2.3.7楊皺葉病
柳樹樹葉受害后皺縮腫脹,邊緣稍向內卷曲或卷曲成團[16],初呈紫紅色,后隨樹葉長大,皺葉不斷增大,形成“繡球”狀的病癭球,造成受害樹木提早落葉,影響樹木正常生長。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秋冬人工摘除病癭球集中燒毀或深埋;(2)化學防治。5—6月向枝條上噴施 1.8% 阿維菌素3 000~6 000倍液、50% 溴螨酯乳油1 000倍液或 0.2 波美度石硫合劑[5]。
園林樹木作為阿左旗城市景觀系統(tǒng)的主體,在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景觀、促進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城區(qū)大多數樹種間,病蟲害仍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蟲害發(fā)生范圍明顯廣于病害。蟲害中食葉害蟲危害較為普遍,但很少見到樹木死亡,蛀干害蟲種類較少但危害性很大,僅在一些傳統(tǒng)栽植品種或舊城區(qū)早期的綠化帶局部地段內發(fā)生嚴重,導致樹木死亡,景觀衰敗。阿左旗園林樹木病蟲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1)栽植品種相對單一,樹種間配植及栽培密度不合理;(2)引種時未完全遵守適地適樹原則;(3)園林養(yǎng)護管理相對薄弱;(4)伴隨近些年交通物流逐漸發(fā)達,給病蟲害的傳播蔓延提供了渠道。城市園林作為一種人工建立的城市景觀,在植被、環(huán)境、天敵三者間很難建立一個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互相協(xié)調的關系,是一種較為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位于荒漠地區(qū)的阿左旗更是如此。如何與時俱進做好阿左旗現(xiàn)有園林植物的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高園林植物的生態(tài)效益和景觀效益,有待進一步地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