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瑞霖
大片大片的紅壤浸在血紅色的陽光中,遠處似乎有人低聲唱歌,亦或是大地的低吟。
老張坐在田壟上,一條腿在田地上輕微蕩著,另一條腿蜷著,架在身邊。他的目光一遍遍掃著這片大地——在這支離破碎的南方,這么一大片完整而平坦的田地實在是少見。
他放下了手中的煙,用手抹了抹刻滿皺紋、點綴著褐斑的臉。這田地正如他的眼睛般小而珍貴——他暗忖。
鞭炮聲將他驚醒,他嚇得一激靈,回頭向村子里望去,處處都是一片鮮紅,幾百年來,人們不都是這么過年的嗎?
老張又轉(zhuǎn)過頭,他知道兒子應該已經(jīng)回來了,但他仍想看著今年最后一抹余暉消散在繁天。他自稱這是一種“浪漫情調(diào)”,村中人們笑他的癡,但也能理解他,且大都很護著他,就好像他還是當年那個孩子——那第一個走出大山讀大學的孩子一般,盡管他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
至太陽最后一抹余輝也散盡時,老張才站起來,伸了一下懶腰,活動活動腰腳,往家中走去。到門口,他看了看赤紅的春聯(lián),輕輕地點點頭,便跨過門檻,進到院子里。
“他倆回來了嗎?”他看著空蕩蕩的房子,略有失落地問道。
“你——說——啥?”他的老伴從廚房中探出頭來。
“我說——他倆回沒回來?”老張也學著她,大叫著回答。
“沒有,但老大剛打電話說快了?!闭f完,她便又進了廚房。
老張重重地嘆了口氣“這倆小兔崽子,一年比一年慢,壞習慣學了一大堆,還……”他一邊念叨著,一邊向院門口踱去?!罢媸堑?,過兩年指不定還會把我扔在這兒?!?/p>
“爸,好久不見!”大兒子微微側(cè)身,吊著一口氣,手里拎著好幾個大紅袋子,小心翼翼地跨著門檻。
老張剛剛還凝成一團的鎖緊的額頭馬上舒展開了,臉上的皺紋也被上翹的嘴角卷成一朵花?!敖K于到了!哈哈哈!等你好久咯!欸,你弟嘞?”
“他還在路上,馬上就到。”
“唉,你這個弟弟,從小就不讓我省心,你先進去吧,我等你弟,你媽在準備年夜飯哩?!?/p>
“好的爸,我先去幫媽忙了?!?/p>
“去吧。”他臉上的笑容又緩緩褪去。
他倚在門柱上,一根一根地抽煙,反復地讀著春聯(lián),看著它在風中兀自燃著——他并不覺得福真到了,但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了,它已然形成了一股季風,每年春節(jié)都會刮過中國大地,吹紅家家戶戶的大門。但以后還會這樣嗎?
“嗯——爸!您咋待在外邊呢?”
老張?zhí)痤^,見到小兒子背著包向他跑來,笑容不自覺地爬上面孔。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p>
他在春聯(lián)上輕輕地抹了一下手,領著小兒子進了門。
年夜飯很豐盛——對于四個人來說。
大家都很安靜,小兒子不時會瞟一眼老張,或是向哥哥遞個眼神。老張只當沒看見。
不知過去了多久,大兒子放下了筷子,干咳了兩聲。
“好了,不用裝了,不可能的?!崩蠌堫^也不抬,扒拉著碗里的飯。
“到底是怎么了?為啥就不去嘞?城里邊多好啊,您還不用種田了!”大兒子面帶慍色——盡管他已經(jīng)收到相同的答復許多年了。
“還是那句話:我舍不得這里的土——地理上叫紅壤的土?!?/p>
“這有啥,到城里待兩年也就忘了?!毙鹤硬遄斓?。
“不能忘,這土地養(yǎng)活咱家?guī)状?,忘了不等于背祖嘛!”老張也坐不住了,抬起頭來。
“國家還建設城鎮(zhèn)化呢——”
“你咋不說耕地的十八億畝紅線呢?別以為就你懂國家政策,你爹我以前也是讀書人!”老張從座位上騰地站起來,以絕對的威嚴盯著兩個兒子。
“好了好了,都消消氣?!崩习閾鷶_地看了看老張,又向兒子們使個眼色。
“我明年春播的種子都備好了,讓我走?不可能!”老張賭氣似的甩下這么一句話,徑直走出了家門。
天幾乎黑透了,在殘存的一絲日光中,千家萬戶整整齊齊地點起了燈。
老張坐回到田壟上,望著這一片開闊的、泛紅的土地。它在落日余光中顯得安靜、沉郁,生命就藏在底下,呢喃著、低語著。它們多年來始終從土地中取著它們所需,到壽數(shù)盡時又將一切送還給大地,仿佛一切都不曾發(fā)生,它們只是一個巨大輪子上的小部分,當輪子不再轉(zhuǎn)動時,它們才會真正歸于塵土。
但輪子始終都在轉(zhuǎn),往復不息。坐在田壟上的人都知道——他們是如今為數(shù)不多愿意傾聽大地低吟的人了。人們往往浮躁、急迫,用盡力氣把這輪子拆開,豢養(yǎng)在他們的指縫間,他們想掌控這一切,不顧及腳下土地的呻吟,不顧及漸漸干涸的生命,隨心所欲地吸收著它、利用著它。
老張摸摸口袋——沒有煙了,便穿過紅壤地,緩緩向家走。
大兒子在門口等著。
“爸,對不起,但我們得這么做,不然您是不會走的?!?/p>
“你干嘛了?”老張懶散地問道。
“弟弟走了,把您春耕的稻種帶回去了。”
青筋在老張的小臂上突起,他瞪著眼,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我,不,走!”
“不是,那您明年沒飯吃了?!?/p>
老張環(huán)顧四周,把眼神釘在了土上。
“吃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