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我家的家風家教,也是傳家寶,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給我的兒子、孫子”
甘祖昌和龔全珍養(yǎng)育了七個兒女,為了讓孩子接過艱苦奮斗的傳家寶,甘祖昌告誡子女最多的一句話是:“要挑老紅軍的擔子,不能擺老紅軍的架子?!笔芨首娌驄D的影響,他們兒孫們身處平凡崗位,個個品行端正、工作敬業(yè),三女兒甘公榮先后被評為“萍鄉(xiāng)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勞動模范”。孫子甘軍19歲參軍,21歲入黨,隱瞞家世十余年。大家送給甘家子孫16個字:革命后代,將軍傳人;淡泊名利,情操高尚。
“只能給后代留下革命傳家寶,不能留下安樂窩”
在沿背村,鄉(xiāng)親們常用這樣的話來嚇唬自己的孩子:“別哭!你再哭,就把你送到甘將軍家去!”哭鬧的孩子聽了,往往馬上就不哭了。因為甘祖昌家的孩子都有勞動任務。孩子們五歲時,就開始掃地、洗碗、拔豬草。到七歲以上,孩子們勞動就得定量了:挑水分三種水桶,拔豬草要稱斤兩。勞動成績優(yōu)秀的獎勵學習用品。十歲以后,每個人的衣服得自己洗。上了初中,甘祖昌和龔全珍還給每個孩子一個針線包,要孩子們自己補衣服。
甘祖昌的兒女極少有新衣服穿。每當年關(guān)臨近,甘祖昌就會去買一大匹白布回家,再買上一包黑染料或藍染料,將白布統(tǒng)一染成黑布或藍布,給每個孩子做一身衣服。全家人不是穿著藍衣褲過年,就是穿著黑衣褲過年。他們家的女孩子幾乎從沒穿過花衣服。甘公榮五歲時,很羨慕別人家的女兒穿花衣服,哭著向爸爸媽媽說:“我要穿花衣服!我要穿花衣服!”“公榮,你身上的衣服不是很合身嗎?只是打了幾塊小補丁,還是很漂亮的呀!”龔全珍安慰女兒,可女兒還是哭得很傷心,無奈,龔全珍用結(jié)婚時買的花被面給女兒做了一件花衣服。甘公榮穿在身上,非常開心,她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們展示。沒想到,很多小朋友都笑她:“呀,這是什么花衣服,你這不是把被子披在了身上嗎?”
1962年,龔全珍住校,甘祖昌一心撲在水庫工地上。二兒子甘新榮年僅13歲,就承擔起做家務的重擔,燒飯、喂豬、擔水樣樣都能干。8歲的甘平榮,是二哥的得力助手,小小年紀的他們,一起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條。1966年,甘平榮帶著妹妹拔豬草,做家務,割草做肥料,給生產(chǎn)隊放牛,一年下來,居然掙了一千多工分,夠買十擔谷。
做甘祖昌和龔全珍的兒女,注定要比一般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考驗。二女兒甘仁榮回憶說:
爸爸媽媽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從不會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兒女們謀私利。
我記得,1973年,姐姐在平榮衛(wèi)校讀書的時候想?yún)④?,便通過媽媽要爸爸出面去幫她。爸爸說:“想?yún)④?,我沒意見,只要各方面條件都符合要求就行?!边€特意交代軍分區(qū)領(lǐng)導說:“平榮想?yún)④娛羌檬?,但希望你們在體檢的時候嚴格把關(guān),她的左眼有點近視,不一定合格?!苯憬懵犃诉@話,當場就氣哭了,說:“你們不幫我就算了,還拆我的臺?!眿寢尫浅@斫獍职?,勸姐姐說:“孩子啊,當不了兵,也不要緊,當護士也挺好的?!?/p>
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我的身上。1974年,我在生產(chǎn)隊當婦女主任,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被大隊推薦上工農(nóng)兵大學。當爸爸聽說村里有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也想上大學后,當即就給縣里打電話,把我的名額讓給了他。我很傷心,找媽媽哭訴。媽媽勸我說:“仁榮啊,他比你更需要這個機會?!?/p>
姐姐當年在單位做檔案管理工作,資料室多年沒人整理,盡是灰塵、又不通風,姐姐長時間呆在里面埋頭工作,慢慢患上了過敏性哮喘,好幾年臥床不起。即使這樣,媽媽也沒有想到要出面說情,去給她換個工作。
甘祖昌的大兒子甘錦榮,一直與祖母相依為命。新中國成立后,甘錦榮夫婦來到新疆與父親一起生活。剛開始甘錦榮以為父親會給自己介紹體面的好工作,但是父親安排他去工廠打鐵,甘祖昌說:“你是我甘祖昌的兒子,這點苦都吃不得嗎?現(xiàn)在給你兩條路:一去工廠打鐵,二是回鄉(xiāng)務農(nóng)。”后來甘錦榮因身體的原因不能打鐵,在父親安排下,他開始學車,當了一名司機。1957年,甘錦榮跟隨父親回鄉(xiāng)務農(nóng),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
龔全珍退休時,按照規(guī)定,干部離退休,可以由一名子女頂替,小女兒甘吉榮打算去學校“頂班”,遭到甘祖昌的堅決反對。他說:“子承父業(yè),這是封建社會的舊規(guī)矩,也是官僚集團腐敗無能的根本原因。子女長大了,應該自謀出路,不應該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吃老本!”幾個孩子誰也沒沾過“將軍后代”的光,甘祖昌說:“只能給后代留下革命傳家寶,不能留下安樂窩?!?/p>
甘仁榮說:“小時候,我們對爸爸媽媽不理解,甚至有些埋怨。但隨著年齡增長,加上退休后跟媽媽相處的時間長了,我們越來越理解他們,越來越感受到了媽媽的不容易。我在幫著整理媽媽的日記時,看到一段關(guān)于姐姐的話:‘平榮的哮喘病今天沒有發(fā)作,精神也很好,起得早,吃過早飯去上班了,我吊著的心才放下來了。我寧愿少活十年,也情愿換她一天的康復。讀到這里,我不禁淚流滿面。原來,媽媽是愛我們的,她只是把大部分的愛給了她的學生和困難群眾,把對我們兒女的愛深深地埋藏在心里?!?/p>
“爸爸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甘公榮在家鄉(xiāng)基層崗位上,默默堅守了幾十年,先后榮獲“萍鄉(xiāng)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2016年12月,甘公榮與母親龔全珍一起生活的家庭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甘公榮對父母的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刻骨銘心,她回憶:
爸爸一向非常節(jié)省,他給自己規(guī)定:不吃超過一塊錢的食物,不穿超過一塊錢的衣服。有一次,媽媽買了一塊錢的甲魚,結(jié)果,做好了端上來,爸爸一筷子也沒有動。他不吃,我們也不敢吃,在桌上放了好幾頓,弄得媽媽吃也不是,倒也不是。后來媽媽就再也不敢買這么貴的菜了。
有一次,爸爸去買拖拉機,晚上去住旅館,但是服務員告訴他沒有房間了,爸爸說,那你就給我一張凳子、一點木炭,我在這里坐到天亮就行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幾個旅客,服務員卻給他們開了房間。這時爸爸才知道,原來服務員是看他穿得這么爛,看不起他,覺得他沒錢住店。
后來,吉安市的領(lǐng)導知道爸爸來了,就去各大旅館找,但都沒找到,最后在這個小旅館的角落里找到了爸爸。服務員聽說這個穿得破破爛爛的老頭兒就是甘祖昌將軍,嚇壞了。這時,爸爸對她說:“小同志,不要看不起農(nóng)民,農(nóng)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
1957年至1984年這18年間,爸爸的工資收入加原有存款共計102452元,其中支付用于國家建設(shè)的有79032元,占總收入的80%。他傷病纏身,經(jīng)常要去醫(yī)院看病。按規(guī)定他的醫(yī)藥是100%報銷的,但他堅持不花公家一分錢,在他逝世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了5000多元的醫(yī)藥發(fā)票,全是他自己掏的錢。
在父母的影響下,甘公榮一直堅持做公益。1991年,她開始一對一幫扶學生,一直沒有間斷,到底幫助了多少學生和困難群眾,她已記不清了。她還擔任了社區(qū)龔全珍工作室志愿服務隊隊長,她的兒子、兒媳、侄女,都成為志愿者。2000年,甘公榮所在的單位精減崗位。在同事們看來,作為老革命后代,又有不少榮譽,怎么也輪不到甘公榮。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甘公榮主動要求“內(nèi)退”:“我身體不好,不能占著崗位,該讓年輕人上?!?/p>
如今,甘公榮依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著幫助別人的事情。她說:“爸爸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我家的家風家教,也是傳家寶,我這樣做,還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給我的兒子、孫子,現(xiàn)在他們一有空我要帶他們到鄉(xiāng)下去走訪,讓他們自己看一看別人的生活,了解別人的困難。這樣,當我老得動不了的時候,志愿服務的事業(yè)還有人能繼續(xù)做下去?!?/p>
“我們的身份沒什么特殊,但有一份特殊的責任,把將軍的精神繼續(xù)傳承下去”
甘祖昌的孫子甘軍19歲參軍,21歲入黨,24歲轉(zhuǎn)業(yè)到工商部門工作,在基層工商分局一干就是十幾年。然而,無論是在部隊服役還是在工商部門工作,甘軍的檔案中從沒有記載爺爺是甘祖昌的內(nèi)容,這個“秘密”被他隱藏了十幾年。
甘軍在部隊服役時參加過一次提干培訓,在訓練中撞傷右眼,致使右眼視網(wǎng)膜脫落,右眼視力僅為0.05,為三等乙級傷殘。眼睛撞傷后,他主動找部隊領(lǐng)導要求退出培訓。他說:“我的右眼已經(jīng)嚴重受傷,即使提干了,也會影響以后的工作?!?/p>
轉(zhuǎn)業(yè)后,甘軍進入工商系統(tǒng)工作,大家都以為甘軍是因為近視而戴眼鏡。關(guān)于自己右眼因公受傷致殘的事,甘軍對領(lǐng)導和同事一直守口如瓶。
大家知道后,好奇地問甘軍,為何要隱瞞這兩個“秘密”,他只是說起了兒時的家事。甘軍從小由奶奶龔全珍一手帶大,龔全珍對甘軍要求非常嚴格,常這樣教育他和家里的其他孩子:“我們不要因為是將軍的后代而炫耀自己的家世。我們的身份沒什么特殊,但更有一份特殊的責任,把將軍的精神繼續(xù)傳承下去。”
奶奶的話,甘軍始終記在心里。
1998年夏,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得鄱陽湖大堤經(jīng)受著史無前例的考驗。正在部隊服役的甘軍和戰(zhàn)友奉命連夜趕往鄱陽湖大堤排險。在大堤上堅守了半個多月后,甘軍由于過度勞累患上了重感冒,高燒40攝氏度。部隊領(lǐng)導和戰(zhàn)友都勸他下大堤休息,但他吃完退燒藥又扛起沙袋繼續(xù)戰(zhàn)斗,硬是扛到完成抗洪任務才隨部隊撤下大堤。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心里要想著國家,心里要裝著群眾,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完成抗洪任務后,面對上級的表揚,甘軍用爺爺曾經(jīng)對他的教誨道出自己的心聲。
剛退伍到工商部門時,甘軍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高坑工商分局王家源片區(qū)工作?!拔沂悄贻p人,理應多吃點苦?!?/p>
2011年7月的一個中午,甘軍接到緊急任務,去查扣一批假冒商品。當時,滿載假冒商品的汽車在駛往分局途中被一根掛在空中的電纜卡住了,車輛無法通過。炙熱的太陽把電纜曬得滾燙,甘軍一躍爬上車頂,將滾燙的電纜扛在自己的肩上。就這樣,車輛是通過了,可甘軍的肩頭卻被燙得烏黑,雙手也被燙出幾個血泡。
甘軍在部隊里三次獲得“優(yōu)秀士兵”榮譽稱號,轉(zhuǎn)業(yè)后連續(xù)九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六次獲評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他從沒有向組織提過半點兒要求,堅持自己的困難自己解決。甘軍的父親早逝,母親退休后每月只有幾百元退休金。2003年7月,甘軍調(diào)入安源區(qū)工商局青山分局工作。為了既不影響工作,又能照顧年邁的母親,他在分局對面租了兩間加在一起不足14平方米的民房,把母親從老家接了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讓母親住單位宿舍?”他說:“不能給單位添麻煩?!?/p>
2009年,甘軍的女兒出生了。為照顧女兒,甘軍的妻子辭去了工作,甘軍家捉襟見肘,有時不得不向同事借錢買奶粉。領(lǐng)導了解到甘軍的困難,想聘請甘軍的母親到分局食堂做飯。甘軍說他分管財務和食堂,這樣做不合適。不僅如此,每年年終的困難補助,甘軍從不申報,相反,每次捐款,甘軍從不比其他干部少捐。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還是那句話:“爺爺奶奶的崇高精神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作為甘家的后人,我要讓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我自己這點困難自己能克服,還有很多人更需要幫助?!?/p>
甘祖昌的外孫金鋒,從小就立下了向外公學習的志向。2018年4月,金鋒所在的蓮花縣審計局選派駐村第一書記,他頭一個報了名。駐村三年,金鋒住在簡陋的辦公室,吃在路邊大排檔,卻給橋頭村留下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金鋒離開村子時,村民們十分不舍,一位老人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幾十個雞蛋,裝在袋子里使勁往金鋒手里塞。直到金鋒離開,村民們才知道他是甘祖昌的外孫,紛紛稱贊:“不愧是將軍后人!”
(責編/張超 責校/陳小婷 來源/《甘仁榮:媽媽是一本書》,甘仁榮/文,《萍鄉(xiāng)日報》2013年10月3日;《甘仁榮:我家的“傳家寶”》,甘仁榮/文,《中國婦女報》2016年3月25日;《甘祖昌老將軍和龔全珍老阿姨的女兒甘公榮:讓紅色基因紅色家風代代傳承》,劉旭/文;《中國婦女報》2021年6月29日;《甘軍:延續(xù)將軍夢想》,劉婧/文,《萍鄉(xiāng)日報》2013年7月9日;《五訪甘祖昌》,徐志耕/文,《鐵軍》2022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