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研究表明,10~19歲青少年由于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發(fā)展,該成長階段中面對到的人群不定,易受到不良刺激,且其心理承受能力尚未提升,當負面情緒累計到一定程度,會產(chǎn)生危害行為,如自殘自殺等,其自殺風險較高,自殺行為中服毒自殺為最常見自殺方式[1]。
青少年處于知識、心理、身體等各方面成長過渡階段,當其受到心理、社會、家庭等方面不良刺激時,易導致情緒劇烈波動,產(chǎn)生不同程度抑郁癥等心理應激、心理障礙疾病,若未得到及時心理疏導、負面情緒發(fā)泄、藥物治療等干預,其心理疾病會進一步加重,嚴重可導致青少年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2]。雖然青少年服毒自殺后,經(jīng)及時洗胃等搶救治療的成功率較高,但對其身體仍造成損傷甚至為不可逆損傷,存在嚴重后遺癥,因此對于青少年需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藥物治療、解壓放松等治療干預,緩解其抑郁、心理應激等情緒,避免青少年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3]。
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心理應激與青少年服毒自殺的關系,旨在預估青少年自殺發(fā)生并為臨床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提供一定依據(jù)。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存在心理疾病青少年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均存在明確診斷的心理疾??;問卷調查均在兩組青少年情緒穩(wěn)定時進行;兩組青少年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存在溝通障礙;觀察組青少年存在其他方式自殺史;身體疾病導致的情緒不穩(wěn)定。根據(jù)是否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將其分為對照組(未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66例)和觀察組(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26例)。對照組中性別(男/女):32/34例;年齡12~19歲,平均(15.87±1.35)歲;獨生子女29例,非獨生子女37例;單親家庭21例,非單親家庭45例。觀察組中性別(男/女):12/14例;年齡12~18歲,平均(15.79±1.33)歲;獨生子女10例,非獨生子女16例;單親家庭9例,非單親家庭17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1.2.1 廣泛性焦慮障礙檢測
采用GAD-7[4]進行評估:包含7項,每項均根據(jù)其嚴重程度以0~3分進行評估,滿分21分,0~4分為無焦慮,5~9分為輕度,10~14分為中度,15分以上為重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高.
1.2.2 應激感受
采用PSS-10[5]進行評估:包含10項,每項均根據(jù)嚴重程度以0~4分進行評估,滿分4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感受到的壓力水平越高。
1.2.3 心理壓力
采用中學生應激源量表[6]進行評估:包含學習、老師、父母、同學、家庭、社會、自身7個方面,共39項,每項根據(jù)其影響嚴重程度以0~4分進行評估,滿分156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心理應激程度越高。
(1)比較兩組青少年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2)分析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相關性;(3)分析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預測價值。
觀察組患者GAD-7量表7項加和總分、PSS-10量表10項加和總分、中學生應激源量表7方面加和總分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GAD-7量表7項加和總分、PSS-10量表10項加和總分、中學生應激源量表7方面加和總分(P<0.05),見表1。
表1 兩組青少年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比較(分,±SD)
表1 兩組青少年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比較(分,±SD)
組別 n GAD-7 PSS-10 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觀察組 26 12.39±3.35 25.58±5.31 83.78±8.93對照組 66 8.97±2.91 20.39±4.89 74.16±8.05 t 4.861 4.474 5.003 P <0.001 <0.001 <0.001
經(jīng)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相關性分析
ROC曲線中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分別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AUC分別為0.762、0.664、0.804,敏感度分別為57.69%、53.85%、88.46%,特異度分別為84.85%、80.30%、61.12%;聯(lián)合預測評估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AUC為0.934,敏感度為92.31%,特異度為84.85%,聯(lián)合預測的AUC顯著高于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單獨預測(P<0.05),見圖1、表3。
圖1 預測價值ROC曲線
表3 ROC參數(shù)
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是學習、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青少年服毒自殺后即使搶救成功,毒性藥物對青少年身體仍會造成一定程度損失,嚴重甚至導致不可逆后遺癥,嚴重影響青少年身體健康,因此需預估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預防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jīng)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呈正相關,提示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密切相關。原因在于,GAD-7量表中包含過去2 w內感受到焦慮不安、無法控制擔心情緒、擔憂各種各樣的事情、緊張焦躁無法放松等項目,由青少年對近期自我情緒進行評分,根據(jù)其發(fā)生次數(shù)、焦慮情緒持續(xù)時間等進行評分,可充分反映青少年近期焦慮情緒嚴重程度[7]。PSS-10量表中包含過去1 m內對自己的信心程度、感受到壓力的程度、感受到難以感受情況和其心理承受情況[8]。中學生應激源量表中包含學習、老師、父母、同學、家庭、社會、自身7個方面,可反映其各方面心理應激情況,有利于發(fā)現(xiàn)造成青少年嚴重心理應激的應激源[9],因此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密切相關。
本研究ROC曲線中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分別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AUC分別為0.762、0.664、0.804,敏感度分別為57.69%、53.85%、88.46%,特異度分別為84.85%、80.30%、61.12%;聯(lián)合預測評估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AUC為0.934,敏感度為92.31%,特異度為84.85%,聯(lián)合預測的AUC顯著高于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單獨預測,說明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聯(lián)合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具有較高預測價值。究其原因,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聯(lián)合預測可從多個方面分析青少年近期情緒變化情況,有利于臨床輔助判斷青少年負面情緒發(fā)展情況,分析其負面情緒積累發(fā)作情況,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風險。當GAD-7評分>12.31分、PSS-10>23.64分、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75.27分時,提示青少年存在極大風險發(fā)生服毒自殺行為,需立即給予應對干預,避免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
綜上所述,GAD-7、PSS-10、中學生應激源量表評分與青少年自殺行為密切相關,其聯(lián)合預測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的預測價值較高,為臨床評估預測提供參考依據(jù),有利于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預防青少年服毒自殺行為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