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揚,李 麗
(山西白求恩醫(yī)院/同濟山西醫(yī)院/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太原 030002)
牙周炎是臨床常見的口腔疾病,好發(fā)于35 歲以上人群,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可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牙周囊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及牙齒松動等口腔問題[1]。目前,牙周炎的治療主要包括機械清創(chuàng)、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等方式,通過清除牙周囊袋內(nèi)牙菌斑及牙結(jié)石,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控制感染,或徹底清除深部感染灶,重建牙周組織生理結(jié)構(gòu)和功能,但難以徹底清除全部細菌,且存在易復發(fā)、手術創(chuàng)傷大及恢復緩慢等問題,無法完全阻止或逆轉(zhuǎn)牙槽骨吸收[3]。阿托伐他?。╝torvastatin,ATV)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高膽固醇血癥及心血管病預防的藥物,近年來發(fā)現(xiàn)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及促進骨形成等多種生物學效應[4-5]。ATV 能夠改善牙周炎患者臨床指標,減少牙周組織中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及牙周袋深度[6]。但ATV 對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況的影響及可能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過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觀察ATV 對其牙槽骨吸收及炎癥反應的影響,報道如下。
62 只SD 大鼠,SPF 級,雄性,8 周齡,體質(zhì)量(300±20)g,購自上海昇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許可SCXK(滬)2021-0002。大鼠在12 h/12 h光暗循環(huán)、溫度(22±2)℃、濕度(55±5)%的條件下飼養(yǎng),自由進食和飲水。實驗前1 周進行適應性喂養(yǎng)。本研究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23078-J356)。
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每片2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8;無翅型MMTV 整合位點家族蛋白(Wnt)/β-連環(huán)蛋白(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劑XAV939,美國TargetMol公司;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兔抗大鼠β-catenin、p-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Runt相關轉(zhuǎn)錄因子2(Runx2)一抗,日本MBL 公司。
錐形束CT(CBCT)掃描儀,意大利NewTom VGi 公司;SZX10 顯微鏡,日本OLYMPUS 株式會社;Doc EZ 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美國伯樂公司。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麻醉大鼠,仰臥位固定于手術架,用無菌手術刀在大鼠左上頜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間的牙齦上切開1 個約3 mm 長的口,將1根4-0 絲線穿過口中,沿著牙頸部縫合,使絲線緊貼牙面,形成1 個牙周袋。右上頜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間的牙齦上進行同樣的操作。結(jié)扎后每天更換1 次絲線,以維持牙周炎持續(xù)性。以建模結(jié)扎8周后,牙齦紅腫、探診出血及牙周袋形成為造模成功標準[7]。
從62 只大鼠中隨機選取15 只不做處理,設為健康組,其余47 只構(gòu)建牙周炎模型,成功45 只,隨機分為牙周炎組、ATV 組、聯(lián)合組,各15 只。建模成功后,ATV 組大鼠灌胃阿托伐他汀鈣生理鹽水溶液5 mL(含阿托伐他汀鈣3 mg·kg-1)[8],1 h 后腹腔注射二甲基亞砜(DMSO)溶液0.2 mL;聯(lián)合組大鼠灌胃阿托伐他汀鈣生理鹽水溶液5 mL(劑量3 mg·kg-1),1 h 后腹腔注射XAV939 DMSO 溶液0.2 mL(劑量20 mg·kg-1)[9];健康組、牙周炎組大鼠灌胃生理鹽水溶液5 mL,1 h 后腹腔注射DMSO 溶液0.2 mL,每日1 次,持續(xù)干預4 周。
末次干預后檢測。牙齦出血指數(shù)(SBI):將每顆牙分為近中頰側(cè)、近中舌側(cè)、遠中頰側(cè)、遠中舌側(cè)、中間頰側(cè)、中間舌側(cè)6 個區(qū)域,用探針沿著齦溝插入約1 mm 深度,輕輕刮動后拔出,觀察有無出血,并按照以下標準進行評分:0 分,無出血;1 分,探針拔出后有點狀出血;2 分,探針拔出后有線狀出血;3 分,探針拔出后有大片出血或自發(fā)性出血。菌斑指數(shù)(PLI):棉簽蘸取2%堿性品紅滴至建模牙齒處,30 s 后蒸餾水沖洗,將每顆牙分為近中、遠中、頰側(cè)、舌側(cè)或腭側(cè)4 個區(qū)域,用探針輕觸牙面,以紫紅色面積及深淺程度判斷是否出現(xiàn)菌斑,并按照以下標準進行評分:0 分,無菌斑;1 分,牙頸部有細小菌斑,僅用探針或鏡片才能發(fā)現(xiàn);2 分,牙頸部有中等量的菌斑,肉眼可見;3 分,牙頸部有大量的菌斑,覆蓋整個牙面。
末次干預后,各組大鼠均禁食12 h,麻醉后抽取腹主動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TNF-α、IL-17、IL-10 水平。將動脈血樣品按照說明書稀釋比例加入預先包被有TNF-α、IL-17、IL-10特異性抗體微孔板中,在37℃下孵育2 h,去除液體并洗滌5 次,加入生物素標記的TNF-α、IL-17、IL-10 特異性二抗,在37℃下孵育1 h,去除液體并洗滌5 次,加入鏈霉親和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在37℃下孵育30 min,去除液體并洗滌5 次,加入底物溶液,在室溫下孵育15 min,加入終止液,用酶標儀(450 nm 波長)測定吸光度,并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樣本濃度。
取血后,每組大鼠隨機選擇5 只頸椎脫臼處死,10%中性緩沖甲醛溶液固定大鼠下頜,修正標本后將下頜置于CBCT 掃描儀中,采用以下參數(shù)進行掃描:管電壓110 kV,管電流3 mA,層厚0.3 mm,像素尺寸0.125 mm。利用NNT 軟件對掃描圖像進行重建和分析,測量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數(shù)目(Tb.N)、骨小梁分離度(Tb.Sp),以及下頜第一磨牙遠中根的牙槽骨高度,即從釉牙骨質(zhì)界至牙槽嵴頂?shù)木嚯x(CEJ-AC)。由2 名經(jīng)過培訓的觀察者獨立進行測量,重復3 次,取平均值。
每組剩余大鼠隨機選擇5 只頸椎脫臼處死,并取建模牙及其周圍牙周組織,分成2 份,1 份固定在10%中性緩沖甲醛溶液中24 h,采用10% EDTA脫鈣液脫鈣,常規(guī)脫水、透明、包埋、切片,厚度為5 μm,采用HE 染色法對切片進行染色,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并拍照;1 份投入液氮中保存。利用Image-Pro Plus 軟件分析圖片,測量下頜第一磨牙遠中根的上皮附著喪失量,即從牙槽嵴頂?shù)缴掀じ街c的距離。由2 名經(jīng)過培訓的觀察者獨立進行測量,重復3 次,取平均值。
取液氮凍存牙周組織,超聲波破碎后,勻漿、裂解,注入離心管內(nèi)提取總蛋白,采用Bradford 法測定蛋白質(zhì)濃度。10%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將蛋白質(zhì)分離后,轉(zhuǎn)印到聚氟乙烯膜上,5%脫脂牛奶在室溫下孵育1 h 以封閉非特異性結(jié)合位點,TBST 清洗,用β-catenin、p-β-catenin、GSK-3β、Runx2 的特異性兔多克隆抗體(1:500 稀釋)在4℃下過夜孵育,TBST 清洗,碘化半胱氨酸標記的羊抗兔二抗(1:2 000 稀釋)在室溫下孵育1 h,用增強型化學發(fā)光法檢測信號,并用GAPDH 作為內(nèi)參。用圖像分析軟件Image-Pro Plus 測量各條帶灰度值,并計算其相對表達量(目的蛋白灰度值/GAPDH 灰度值)。
采用IBM SPSS 24.0 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描述計量資料,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多樣本計量資料,以LSD-t檢驗比較兩兩樣本。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SBI、PLI 比較(±s ,n= 15) 分
表1 各組大鼠SBI、PLI 比較(±s ,n= 15) 分
注:與健康組比較,# P <0.05;與牙周炎組比較,△P <0.05;與ATV 組比較,▲P <0.05
組別SBIPLI健康組0.18±0.020.17±0.04牙周炎組1.40±0.19#1.56±0.23#ATV 組0.55±0.07△0.68±0.07△聯(lián)合組0.79±0.12▲1.02±0.38▲
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n= 15)
表2 各組大鼠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n= 15)
注:與健康組比較,# P <0.05;與牙周炎組比較,△P <0.05;與ATV 組比較,▲P <0.05
組別TNF-α/(ng·mL-1)IL-17/(pg·mL-1)IL-10/(pg·mL-1)健康組 71.15±10.33 4.33±0.579.98±2.35牙周炎組285.47±52.14#15.35±2.49#2.42±0.37#ATV 組129.93±24.52△ 9.12±1.26△5.20±0.78△聯(lián)合組177.09±22.15▲13.86±3.35▲3.06±0.92▲
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牙槽骨吸收指標比較(±s ,n= 5)
表3 各組大鼠牙槽骨吸收指標比較(±s ,n= 5)
注:與健康組比較,# P <0.05;與牙周炎組比較,△P <0.05;與ATV 組比較,▲P <0.05
組別Tb.Th/mmTb.N/(個/mm)Tb.Sp/mmCEJ-AC/mm健康組0.19±0.045.23±0.780.12±0.031.07±0.19牙周炎組0.07±0.02#4.02±0.53#0.25±0.08#2.51±0.47#ATV 組0.14±0.15△4.96±0.46△0.16±0.04△1.93±0.18△聯(lián)合組0.10±0.03▲4.05±0.08▲0.20±0.05▲2.25±0.26▲
HE 染色顯示,對照組牙周膜及牙齦上皮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完整,牙周組織細胞形態(tài)正常,膠原纖維排列緊密,未出現(xiàn)牙槽骨吸收現(xiàn)象及炎癥細胞;模型組牙齦上皮結(jié)構(gòu)嚴重破壞,上皮組織糜爛,膠原纖維變性斷裂,牙槽骨內(nèi)出現(xiàn)明顯吸收凹陷,可見大量炎癥細胞彌散狀分布,深牙周袋形成,牙槽嵴頂?shù)接匝拦琴|(zhì)界間距增大;與模型組比較,ATV 組、聯(lián)合組牙槽骨形態(tài)得以改善,炎癥細胞數(shù)量減少,偶見部分新生膠原纖維。與聯(lián)合組比較,ATV 組牙周損傷改善更為顯著。見圖1。
圖1 牙周組織病理改變(HE 染色,×400)
見表4,圖2。
表4 各組牙周組織GSK-3β、Runx2蛋白表達量,p-β-catenin/β-catenin 比較(±s,n = 5)
表4 各組牙周組織GSK-3β、Runx2蛋白表達量,p-β-catenin/β-catenin 比較(±s,n = 5)
注:與健康組比較,# P <0.05;與牙周炎組比較,△P <0.05;與ATV 組比較,▲P <0.05
組別p-β-catenin/β-cateninGSK-3βRunx2健康組0.81±0.230.09±0.020.83±0.11牙周炎組0.12±0.04#0.96±0.17# 0.20±0.05#ATV 組0.58±0.06△0.19±0.04△ 0.52±0.07△聯(lián)合組0.32±0.04▲0.41±0.06▲ 0.35±0.05▲
圖2 牙周組織β-catenin 、p-β-catenin 、GSK-3β、Runx2蛋白表達量
吸煙、糖尿病、口腔衛(wèi)生習慣不佳、生活壓力、遺傳、牙齒不齊及女性激素變化等是牙周炎發(fā)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牙周炎發(fā)生和發(fā)展涉及口腔微生物、宿主過量免疫、炎癥反應及骨吸收- 形成平衡失調(diào)等多個機制,牙槽骨吸收、過量炎癥反應被認為是該病進展的主要原因[10-12]。牙周炎患者口腔內(nèi)存在大量致病菌,可刺激宿主產(chǎn)生TNF-α、白介素-17 等促炎因子,并抑制抑炎因子IL-10 分泌,可直接或間接增加細胞核因子κB 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表達,降低骨保護蛋白(OPG)水平,導致成骨細胞過度形成和活化。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TV 組SBI、PLI、TNF-α、IL-17、IL-10、Tb.Sp、CEJ-AC 均低于牙周炎組,IL-10、Tb.Th、Tb.N 均高于牙周炎組,提示ATV 可改善牙周炎大鼠牙周指標,抑制牙槽骨吸收及炎癥反應。ATV 是一種抑制HMG-CoA 還原酶的藥物,具有調(diào)節(jié)骨代謝、抑制炎癥和氧化應激、促進上皮化及創(chuàng)傷愈合等作用,可通過多種途徑減輕口腔生物膜相關慢性炎癥性疾?。阂种萍毎蜃?、前列腺素、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等促炎因子釋放,促進IL-10、白介素-4、白介素-13 等抗炎因子產(chǎn)生,控制牙周組織炎癥反應;調(diào)節(jié)宿主對細菌刺激反應,防止炎癥介導的牙槽骨吸收,促進牙槽骨形成;抑制細菌生長、破壞細菌膜穩(wěn)定性并增加細菌清除率,從而避免感染惡化[13]。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是一種在多種生物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信號轉(zhuǎn)導通路,是細胞生長、分化的重要調(diào)控途徑。當Wnt 信號激活時,Wnt 蛋白與Frizzled 受體和LRP5/6 結(jié)合,從而抑制GSK-3β 對游離β-catenin 促磷酸化作用,促進其轉(zhuǎn)運到細胞核內(nèi),與T-cell 因子/淋巴樣增強因子家族轉(zhuǎn)錄因子結(jié)合,激活下游靶向因子Runx2 表達,從而調(diào)節(jié)骨吸收細胞和骨形成細胞間的平衡[14]。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還參與炎癥反應調(diào)節(jié),影響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及黏附分子等表達,調(diào)節(jié)炎癥細胞的遷移和活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牙周炎組牙周組織Runx2 蛋白表達量、p-β-catenin/β-catenin 低于健康組,GSK-3β 蛋白表達量高于健康組,經(jīng)ATV 干預后Runx2 蛋白表達量、p-β-catenin/β-catenin 升高,GSK-3β 蛋白表達量降低,提示該通路在牙周炎中被抑制,經(jīng)ATV 干預后有所改善。此外,在ATV 干預的基礎上增用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抑制劑可降低ATV 治療效果,提示ATV 可能通過激活該通路發(fā)揮對牙周炎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ATV 可改善牙周炎大鼠牙周指標,抑制牙槽骨吸收,減輕炎癥反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diào)控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