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可
“月是故鄉(xiāng)明”,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皎潔的月光會捎來遠方游子的思念。我從三歲起開始跟著父母生活,作為在外奔波的打工人,我的父母很少在中秋夜回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輪“會分身”的月亮。
如果要我回答最喜歡的發(fā)明,那一定是視頻通話。正是它在無數(shù)個中秋之夜讓我們與家鄉(xiāng)的親人通過網(wǎng)絡(luò)相連。記得第一次視頻通話時,剛打開視頻,便撞見屏幕上放大了數(shù)倍的奶奶的臉。還聽到她嘴里喃喃念著:“這怎么弄?。吭趺纯床坏桨。俊眿寢尶扌Σ坏玫亟趟骸澳咽謾C舉遠些,對,就是這樣!”終于將屏幕調(diào)好,看到爺爺奶奶正慈祥地朝我們笑。
我迫不及待地給爺爺奶奶炫耀新學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意思是小時候不知道月亮,把它當成白玉盤?!边€不等爺爺奶奶夸獎,我又急忙問道:“月亮真的那么像白玉盤嗎?”奶奶笑著和我說:“不如去看看?”于是我便將鏡頭對準月亮,讓奶奶也看看。神秘的夜空中,一輪圓月正溫柔地為大地鋪上一層輕盈的薄紗,遠遠望去,整個月亮就像一位淑女一般,皎潔又輕盈。
看到這么美的月亮,我難過地說道:“月亮在這里,奶奶都看不到!”正說著,忽然發(fā)現(xiàn)奶奶那邊也出現(xiàn)了一個圓月高掛在空中,我驚奇地叫道:“原來月亮會分身?。 眿寢尭嬖V我,奶奶那邊也有一個月亮。從那次起,每次視頻我都會讓奶奶照那邊的月亮,我再用手機照這邊的月亮,這樣兩個月亮就可以“合體”了!
彼時的我尚年幼,卻執(zhí)著于“分身”的月亮。我想或許在我與奶奶心中,“分身”早已不是一句普通的玩笑話,它寄托了我們對彼此的無限思念,對我們來說,這是“愛的分身”。
又是一年中秋,凝望鏡頭中奶奶那早已被歲月染白的滿頭銀發(fā),不經(jīng)意間眼眶中泛起了淚花。我在一天天長大,親人們卻在慢慢變老,但我們之間的感情卻能跨越漫長的時間和距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讓會“分身”的明月攜去我的無限牽掛吧!
(指導老師:劉永要)